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制假、贩假、假拍;二是定价机制比较混乱,比较在意艺术品作者的岗位、所在机构,使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定价呈现出扭曲的现象;三是交易制度比较混杂,监管乏力
在天津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举办的拍卖会上,郭金良花高价拍下一幅字。
交了钱、办完手续,郭金良迫不及待地抻开画轴,愣了那么一会儿。左看右看、远观细瞅,这幅字给人的感觉跟拍卖图录上的就是不一样。
犹豫不决,郭金良找到一位专业人士,鉴定结论是:这幅字是假的。
“拍到假货太正常了,只能自认倒霉,只能怪自己眼力不好。”郭金良说,这几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很红火,但也有不少问题。比如,小拍卖行骗取图录费、“托儿”拍场假拍顶高拍品价格、部分新拍卖行“知假拍假”。这些问题是他和他的朋友都曾遇到过的。
业内人士也认为,拍卖场上的这些“乱象”扰乱了市场,给拍卖市场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如果不尽快修正,艺术品市场将难以渡过“瓶颈期”。
拍卖公司不负责真假
郭金良是天津市东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一个拍卖爱好者,他每年都要在大小拍卖公司花上几十万元。
摸爬滚打多年,郭金良清楚艺术品拍卖圈中明里暗里的规则。
从明面上说,多数艺术品拍卖公司每年拍卖两次,也就是“春拍”和“秋拍”。拍卖前,艺术品拍卖公司收集拍品,然后通过微信、广告作宣传,给会员发图录,最后确定拍卖日期。拍卖公司一般靠赚取佣金盈利。以前参加拍卖,买家卖家都要交6%的佣金,现在拍卖公司只收买家的佣金,范围在12%至15%之间。
除了交佣金,还得交“学费”,比如之前拍到的那幅字。
“相比较而言,我交的‘学费’算少的。”郭金良说了他了解的一个真实案例。
前些年,有位女士拍得一幅吴冠中先生的字画,拿到实物后反复端详,觉得画有问题。由于拍价很高,这位女士找拍卖公司退货,但是拍卖公司不同意。最后,这位女士辗转找到吴冠中先生本人,经其本人鉴定,那幅字画是假的,吴冠中甚至在字画上题写:“此作品非本人所作”。尽管如此,这位女士还是没能从拍卖公司拿到任何赔偿。
“拍卖公司只管拍卖,收取佣金,不管真假。看到假的,你可以不买,拍卖公司并没有强制要求你买,这就像赌博。”郭金良说,还有一种是无底价拍卖的艺术品,谁都看不出来真假,拍卖全靠运气。拍下来的人其实也不知道真假,但一般都会当做真品保存下来,再编一个动人的故事,最后,这件不知真假的艺术品就成真的了。
“现在的拍卖市场,的确存在假货横行的问题,因为很多物品历史久远,比如清朝的字画,有多少人能确定辨别其真假?很多时候,大家只能凭手法画派来判断是否为真品。此外,专业人士越来越少的局面,也会造成假货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技术发展,有些假货几乎识别不出来,比如日本3D技术打印出来的印章,即便是专业人士也很难分辨出真假。”郭金良说。
除了假货,艺术品拍卖圈里还存在托价的问题。“托价是拍卖行业一直存在的问题,卖家不是做慈善的,也想赚钱,肯定要找人托价以达到预期的价格。对于买家来说,在参加拍卖时,只能出价到自己的心理价位,不能赌气盲目出价,不然肯定落入圈套。”郭金良说。
一位艺术品拍卖行业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存世的文物真品,90%以上都在博物馆或大收藏家手中,少有流通,但市面上的‘真货’却越拍越多。很多赝品粗制滥造,明眼人一看便知,可一些拍卖公司为牟利不惜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拍卖法中的‘不保真’免责条款,让许多知假拍假的拍卖公司有恃无恐。”上述业内人士称。
高估价格骗取图录费
在艺术品拍卖圈里,买家可能遇到拍卖假货与托价,卖家也可能坠入陷阱,比如图录费。
郭金良告诉记者,一些拍卖公司以收取图录费作为盈利手段,拍卖本身只是一道幌子。拍卖行与收藏者签订的拍卖合同有时也是千奇百怪,充满霸王条款的味道。
为了解图录费的情况,记者以艺术品收藏者的身份联系了北京某拍卖有限公司的宋女士。
按照宋女士的说法,收藏者参加拍卖,首先要与拍卖公司签订合同。每件拍品需交2000元拍卖费,底价可以由收藏者自己定,拍卖公司在底价基础上运作。不过,拍卖是有概率的,拍卖公司不能保证拍品一定可以拍出去,概率是一半一半。拍卖成功后,拍卖公司收取7%的佣金、3%个税。即使没有拍出去,费用也不退还。
江苏的李先生从事古钱币生意,每年都会带些拍品参加各地的拍卖会。
“我一般是送拍、参拍都参加,但大多时候还是送拍。送拍要交钱,不给费用拍卖公司肯定不会让你拍。近段时间,拍卖公司怕收不上拍品,就把卖家的佣金降得比较低。我不清楚小拍卖公司是怎么收费的,大公司收的费用包括税在内一般是10%左右。”李先生说。
据李先生介绍,上拍的物品必须要有一定的价值,因为拍卖公司会做一个拍品图录,上拍物品的价值至少要值得做图录。拍卖公司印一批图录大概五六百本,印刷费用十多万元,一本图录的售价是200元左右。除此之外,拍卖公司还要租赁拍卖场地、支付拍卖师费用等,一个拍卖会的成交额低于200万元,拍卖公司就是亏本的。
因为成本大,一些小的拍卖公司将前期收取的费用作为盈利主渠道。
李先生告诉记者,一些小的拍卖公司在鉴定方面并不一定专业,但他们懂大多数藏家的心理——几乎所有藏家都希望自己的东西是好的。所以,当拍卖公司声称拍品是好的,可以拍到较高价格时,藏家心里一高兴,什么警惕性都没了。藏家的警惕性小了,拍卖公司就开始谈收取费用的事。这些费用不少:出具鉴定证书的费用,如果要送拍,还要收取拍卖费用。除此之外,有的拍卖公司还要收取制作图录宣传的费用,相比动辄评估上百万元、上千万元的拍品,区区几百元、几千元的图录费显得微不足道。一些小拍卖公司正是利用拍卖者的这一心理,以收取图录费作为盈利手段。
“我遇到很多藏家抱怨,东西委托给某公司拍卖,承诺的拍卖时间都过大半年了,拍卖时间还没有定下来。打电话追问,拍卖公司会以各种理由、找出各种原因拖延时间。有些拍卖公司的操作手段是租个酒店、找个拍卖师,然后开拍,现场的参拍者基本都是‘托儿’,一天拍卖两千多件,全部流拍,就是骗取前期费用。”李先生说。
鉴定专家有待规范
“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主要有三大问题:第一是‘三假’问题比较突出,即制假、贩假、假拍;第二是定价机制比较混乱,大家比较关注艺术品作者名头、行头,比较在意艺术品作者的岗位、所在机构,使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定价呈现出扭曲的现象;第三是交易制度比较混杂,监管乏力。”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说。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文物学院院长、中国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会长李彦君说:“拍卖行业乱象主要有两个,一是专门有一种公司,以收取鉴定费、拍卖保险费为主,而不进行真正拍卖的骗子公司。这些公司甚至连工艺品也拍卖,以收取佣金为主;第二是有拍卖公司拍卖高仿品,而且无人监管。”
“骗取图录费的行为在法律上存在真空,因为法律没有不允许收图录费。不过,有规定明确不能在拍卖前收佣金,佣金是在拍卖成交后收取的。”李彦君说,有些公司在拍卖前收取佣金及各种费用,涉嫌诈骗,应该由工商、文物部门联合执法,进行整顿和处罚。如果涉及刑事责任,应依法追究。此外,鉴定公司都是内部鉴定,没有聘请专家鉴定的情况,有的小公司甚至把假东西说成真的,以此吸引藏家交钱参拍。
李彦君说,拍卖法规定拍卖公司不负责甄别真伪和瑕疵,因此,只能靠拍卖公司自律不拍卖假货。
除了拍卖公司自律,行政执法部门应如何加强监管?
陕西省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所所长周荣认为,拍卖行为应该由工商部门加强管理。
李彦君则建议规范艺术品鉴定专家资质认定。“目前对艺术品鉴定专家没有严格的规范,对专家缺乏考试、培训、规范。这方面需要改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