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这样一个独特的全国“最美家庭”,7个家庭成员、7个不同姓氏。这个大家庭的父亲,用博大而深沉的父爱,养活了六个从外面“捡”来的孤儿,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他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们身上,一辈子未曾娶妻生子。
他,就是曾被评为“哈尔滨十大杰出老人”、“2014感动哈尔滨人物”的96岁高龄的彭云松老人。
1954年冬天,35岁的彭云松在铁道线附近发现了衣着单薄、已快饿昏的8岁孤儿闫景成,慌忙从兜里掏出一个馒头,看着闫景成狼吞虎咽地吃完,彭云松哽咽着对他说:孩子,跟我走吧……从此,彭云松走上了收养孤儿的大爱之路。
1966年,他收养了11岁的张秀清和5岁的栾景通,1967年,收养了11岁的郭廷忠和9岁的高玉滨。1969年,他又从山东老家带回了孤儿刘玉忠。从此以后,他给六个孩子又当爹又当妈,承担起养育他们的所有责任。
那时,彭云松在化工厅当临时工,领导看他腿脚不好,又艰难地拉扯着六个孩子,便让他到化工厅的供销社打更。由于生活困难,全家7个人挤在收发室后面的一间小土屋里,那是工人们用来换工作服的地方。
为了不让孩子们遭人白眼、被人嫌弃,彭云松起早贪黑地焊了一个大铁桶放在收发室里无偿地为工人们烧开水、热饭菜。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6元,养六个孩子哪里够啊。为了让孩子们吃饱肚子,他买来5只奶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挤奶,再拖着一条病腿拿到早市上去卖,换取微薄的饭钱。
好心的邻居见彭云松无论春夏秋冬都只穿一身蓝布衣服,便给他送来旧衣,可他却把衣服改小了给孩子们穿。邻居见他一天只吃一顿饭,给他送来饺子,他却给孩子们一个个分了。
家里再穷,他也不许孩子们出去捡破烂,用他的话说,在外没人管,容易学坏。为了让孩子们安心在家,他省吃俭用攒钱买了一台大收音机给孩子们听。
眼见彭云松为了六个孩子日日辛苦操劳,很多亲人和同事都劝他把养子们送到孤儿院去,娶个媳妇,生个自己的亲骨肉,可他一次次地沉默一次次地拒绝。
由于不理解彭云松的“缺心眼儿”,一些亲戚朋友渐渐疏远了他。可彭云松却说,孩子们已经够可怜了,我再把他们送到孤儿院去,他们不就又没家了吗,人啊,不管是老还是小,都得有个家,就算家里没妈疼,也得有个爸管啊。
春去秋来,寒风冷雨,小泥屋快塌了,可屋里那个坚强的山东汉子,对孩子们的爱,却从来没有动摇过一丝一毫!孩子们几次三番地要随彭云松姓,可他就是不肯,他说,我是在帮你们的父母照顾你们,怎么能随便让你们改姓呢。
懂事的孩子们也常常劝爸爸找个伴,有个自己的孩子,彭云松却一再郑重表示,你们就是我的亲骨肉!其实,他并不是没想过娶妻,但他怕娶的妻万一给孩子们受气怎么办,他是想把孩子们养大了以后再找,可孩子们长大了,立业了,有了自己的家了,他的头发却白了,耳朵聋了,腰也弯了……
彭云松为6个孩子奉献了大半生,但他始终不想麻烦孩子们。在本该颐养天年的80岁那年,他把财产留给了儿女,一个人回到了山东老家,盖了一处草房,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
在老家的十几年里,善良的彭云松一如既往地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把儿女们给他汇去的钱和并不多的退休金,都施舍给了缺吃少穿的贫困乡亲。当得知村中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里生活十分困苦时,他当即从微薄的退休金中拿出一百元钱交给馒头店的老板,嘱咐他每天给那位老人送去2斤馒头。
2013年,在孩子们的坚持下,彭云松回到了哈尔滨,临走前,他把原本留作买棺材板的一万块钱全都分给了乡亲们。乡亲们哭着喊着不舍得让村里娃娃们的“最美爷爷”走……
彭云松无私奉献的一生深深影响着子女,孩子们有的在政府机关工作,有的是公司老板,有的是工厂工人,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诚恳做人、踏实做事,全都成了知恩图报、服务社会的好人。
老五栾景通,在创办企业成功致富后,于1999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提供免费服务的雷锋车队,十六年来投入几百万元,帮助了6万多名孤寡、特困老人,成为全国孝亲敬老模范、哈尔滨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十大孝星,并带动影响全国98个城市组建雷锋车队。
老大闫景成的女儿闫丽影,用实际行动坚守着爷爷和叔叔们的奉献精神,虽然她每月打工的收入只有两千多元,却帮助了许多贫困孩子上学,连续六年每月资助一家残疾人两百元,那些被帮助的孩子们感动地说,等他们长大了,也要像闫阿姨一样,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许多人都说彭云松伟大,彭云松却说,这话不对,我养我的娃,是我心甘情愿做的事,不伟大。
彭云松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老人,他用坦荡光明的爱心、用日积月累的行动、用难能可贵的坚持,养育了他的孩子们,支撑起一片晴空,照亮了周围的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