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贫困户张永常: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2016年01月14日 15:24:22 来源:新华网

  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的村民张永常在养牛基地。新华网记者雷东瑞摄

  新华网毕节1月13日电(记者雷东瑞)1月是贵州毕节最冷的时候,53岁的村民张永常却激情似火,在村里的养牛基地,高兴地忙里忙外。

  张永常是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的贫困户。去年7 月,当地政府推出了"一市五金多套餐”问需式精准扶贫政策后,让张永常感到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以前地里种玉米,不值钱,孩子又多,刚刚够吃饱肚子。”说起过去的贫困日子,张永常满脸无奈,眼里泛着泪花。

  据村主任张义介绍说,垭关村共有267户人家,其中贫困户34家。他们都像张永常一样,靠党的扶贫政策,奔走在摆脱贫穷的道路上。

  去年,政府推出新的扶贫政策时,张永常考虑到村里荒地、荒坡较多的特点,决定选择"一市五金多套餐”的"养牛套餐”。为此,他申请了2.4万元贴息贷款,买了2头母牛。

  张永常告诉记者他选择养牛脱贫的想法。两头母牛,3年里,每头最少可产2头小牛,这样就会有4 小牛。每头小牛,就算按7000元的最低价卖出,4头小牛的总收入就有近三万元。这样还了贷款,还节余几千元。

  为了科学规模化的养殖,张永常联合了15户贫困户成立了垭关村养牛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轮班制度,每两家人看一天牛,这样大家都有空闲时间,做其它农活。

  谋脱贫,更得谋致富。肯动脑筋的张永常,看上了村里正在建设中的养羊基地。

  "我可以卖羊吃的草。”张永新告诉记者,买一吨草300元左右,一亩地一年可以产草八九吨,"一年下来,收入也有好几千。”

  靠山吃山,勤劳致富。午后,满是欢喜的张永常穿着满是泥泞胶皮鞋,开始忙着放牛。一头头健壮的牛,争先恐后地往山上跑,此起彼伏牛叫声响彻山谷。

  山路蜿蜒,寒气逼人,看到张永常的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记者心里忽然有一种温暖的感动。

  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养牛基地中的牛。新华网记者雷东瑞摄

标签: 脱贫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每日关注
  • 陈吉宁: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40个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 西藏定结县、定日县分别发生5.3级地震
  • 总理力推简化审批,让企业办证不用看人脸色
  • 新西藏,从这一刻启程——专家学者谈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
  • 西双版纳发生野象伤人事件 一老人被攻击身亡
相关阅读
  • 脱贫攻坚看贵州:接住金融扶贫“馅饼”的侗族乡亲
  • 脱贫攻坚看贵州:授人以渔关键在“精准”
  • 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借力大数据“拔穷根”
  • 江口:梵净山下的创新脱贫启示录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 【政百科】第六十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盘点 2016浙江经济怎么发展?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