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礼让”杭州
2016年08月26日 10:18:12 来源:人民日报 王慧敏 方敏

  初到杭州的钱洁过了个马路,就确定了自己将来要生活在这里。

  走到斑马线旁,她正盘算着“要不要横穿过去”时,一长串车流像约好了似的,陆续停在了斑马线前。她愣住了……一位司机从车窗探出身,微笑着挥手让她先过。

  备受“礼遇”的钱洁感慨:尽管这座城市的建筑、道路是陌生的,但心里却有一种归属感——因为这里到处充满暖意。

  快节奏的城市里,杭州愿为你慢下来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其它城市的红绿灯在空中,而杭州的红绿灯却矗立在大地上——和人等高,“平视”着提醒你过马路时,何时通过,何时驻足。

  这个细节,反映了这座城市对每个个体的尊重与关爱。

  这样的细节,在杭州比比皆是:骑自行车,杭州有专门的骑行道路,你不用紧张得东张西望,害怕机动车会来抢道、截道;在十字路口等待通过时,你的头顶有遮阳遮雨棚。你可以有几分钟,安心地整理一下被雨淋湿的头发……

  “文明出行”,已经成为杭州文明的一部分。最近,全城正传播着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外地车主在西湖边遇到斑马线没有让行,被交警抓了个正着。车主抱怨说:你们欺负外地人,你抓个本地车试试!

  交警笑言:杭州的车,在人行道前一律让行。想抓都抓不着。不信?你来监督!

  这个较真的司机在路口观察了41分钟,其间,有270辆浙A牌号的车通过,全都是车让人。

  这个外地司机爽快地接受了处罚,临走时竖着大拇指:“服了!”

  “文明出行”,是杭州“文明系统工程”的一部分。近些年,杭州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文明种子”播进每个市民的心田。

  “礼让斑马线”,源自市公交集团一项调研。调研中发现:公交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斑马线前的事故率最高,且多为恶性交通事故。

  于是,杭州便制定了《公交营运司机五条规范》,明确规定“行经人行横道时减速礼让”。

  初始,许多司机第一反应是:不习惯!

  但杭州动了真格:派管理人员到处蹲点巡查,不遵守的司机会扣掉当月的“安全奖”,且接受处罚。

  好风尚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密集的“文明出行”宣传与强力的交通整治双管齐下,公交车开始变自觉了。两年后,出租车也加入到“礼让大军”中。渐渐地,私家车也主动让行。

  “之前也有不耐烦的时候。但让行后,有人会竖起大拇指表示感谢。”杭州司机陈俊林说,这个大拇指的互动,让人心里暖暖的。

  大都市,人来人往,脚步匆匆,“打招呼”成为奢望。“车让人”,融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司机、行人相视一笑,挥手致意,于是,暖意在整座城市里流淌。据杭州交通管理部门的统计,在杭州市区主要道路上,斑马线前的礼让率已经达到93.91%,公交车“礼让斑马线”率达到99%。

  很多人在微信公众号“杭州发布”里这样点赞:“快节奏的城市里,杭州愿意为你慢下来。车让人,真好!”

  “最美现象”从“盆景”成为“风景”

  文明也会“传染”。文明孕育出的暖意,不仅体现在“车让人”上。在杭州,从一些闲事、小事、美事上,也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温情。

  说一口很有特色的吴侬软语,不过,下城区潮鸣街道65岁的许宝香的行事风格,却透着豪爽。退休后,她一直在社区做志愿者。有人遇到难事找她,她总是雷厉风行。

  几个月前,许宝香听闻社区几名保安的工资被物业公司拖欠。她决定管一管“闲事”。因为物业公司法人已几次易主,她7次上门协调。最终,保安高高兴兴拿到了工资。“像我这样的志愿者,杭州有一百多万人哩。”许宝香说。

  8月的杭城暑热难耐,江干区的环卫工王有琴心里却很熨帖。尽管骄阳似火,但中午休息时有个好去处——新塘路的“城管驿站”。走进驿站,里面有微波炉、冰箱、无线网络。几年来,杭州设立了各类爱心休息点2650个。这些大多来自社会捐助。

  在杭州,人人都想献出一点爱:

  来到中山北路屏风街路口,全国道德模范孔胜东每周六固定在这里为市民免费修车,这一干就是25年。在老孔身后边有一家美发店,老板陈蓓免费给社区老人理发也有5个年头了。

  在附近的建国中路,一到早上10点,顾大伯的免费凉茶摊就开张了:一个不锈钢推车、一个大茶缸,一块写着“茶”字的小黑板。过路的人口渴了喝一杯,透着心里凉。

  之前说起杭州,人们会说:西湖美!现在说起杭州,人们会说:这里的人更美。

  你可知杭州的“最美妈妈”?2011年7月2日,杭州市民吴菊萍没有丝毫犹豫,用她纤弱的双臂接住了从10楼坠落的女童;

  你可知杭州的“最美司机”?2012年5月29日,杭州长运公司的司机吴斌在开车途中被一块飞入车中的铁块刺入腹部。他的第一反应是:不能倒下。他忍着剧痛停下了车,保证了24名乘客的安全;

  你可知杭州的“最美消防员”?2013年1月1日,萧山区一家工业园区的厂房大火,消防员尹进良、陈伟、尹智慧冲入火海,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47名工人的生命……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豁得出去,”这是杭州“人美”的生动写照。经过多年培育,在杭州,“最美现象”已从“盆景”成为“风景”。

  因为文明,天堂杭州有了更深层次的美

  面对电视台的摄像机和话筒,64岁的鲍凤珠——闸弄口社区“爱健康先锋社团”团长有些不好意思了。退休后的她,一年到头走街串户为特需家庭免费理发。

  打开杭州的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一周正能量”栏目正记录着杭州在一周内发生的小人物正能量的感人内容。“我们已经举办了11届‘十大平民英雄(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杭州市文明办主任董悦说。这些身边人、身边事,看得见,摸得着,引领着社会风尚。

  2011年以来,杭州还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每月开展一次主题讲座、一次互动讨论、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潜移默化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中间传递、扩散。

  杭州对推动文明从不自我设限。在全省率先实现《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从此,在杭州,救人者无须自证清白,“礼让斑马线”也写入地方法规。同时,杭州的文明工作纳入了政府考核体系,接受监督打分。

  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人们是怎样的心情?2015年10月31日,杭州再次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誉称号——这已是连续9年入榜。

  再听听普通百姓的评价——

  76岁的市民寿宝琴说:在杭州,老人喜欢坐公交。因为每次都有人让座。司机看到老人上车,会按下让座播音提示;等到老人坐稳后,车才缓缓开动。

  48岁的环卫工田晓兰说:这里的游人很多,但垃圾落地的少。“有人会来问这里能不能抽烟?我说最好别抽,他就不抽了。”田晓兰说,文明氛围影响着所有的人。

  17岁的学生陈环说,在杭州图书馆,看书很惬意。暑假,陈环最喜欢泡在图书馆里。这里人很多,却听不到一丝吵闹。这里不要证件,流浪人员也能来看书。

  人们说:因为文明,天堂杭州有了更深层次的美!

标签: 杭州;斑马线;礼让;文明出行 责任编辑: 陈斌
分享到:

惊喜!美国篮球明星为女儿定制豪华公主游戏房

每日关注
  • “大力士”火箭长征五号天津启航 运往文昌发射场
  • 王毅:G20峰会在即,中国将进入繁忙的“多边外交季”
  • 消费者扫码假货显示“正品” 防伪标签成造假帮凶
  • 北京上半年常住人口同比减少18万 调控任务仍艰巨
  • 民警称170/171号段实名登记不严 实际归属地不明
相关阅读
  • G20抢先看:习近平与G20杭州峰会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 【浙商有话说】张天任:五年内电动汽车续航五百公里
  • 国际社会期待G20杭州峰会为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
  • 我和“G20”的故事:给我12分钟 还您一片美丽夜景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