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见证80多年前红三军革命历程 重庆黔江濯水镇有个红军渡
2016年10月13日 17:50:29 来源:华龙网 李春燕 徐焱

  离濯水古镇不远处,是红军渡广场。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华龙网10月12日17时讯(记者 李春燕 徐焱) 提起重庆黔江,濯水古镇和风雨廊桥想必你有所耳闻,然而除了民俗文化,当地的红色文化同样有着丰富的内涵。在离濯水古镇几百米远的地方,立有一块写着“红军渡”三个大字的石刻,上面记录着80多年前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三军由此渡江攻打彭水的经过。今(12)日,“长征路上奔小康”重庆全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了位于武陵山区腹地的重庆黔江区,在濯水镇的红军渡重温了红军在黔江征战的峥嵘岁月。

  提起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贺龙,可谓家喻户晓,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建立了不朽功勋。说起贺龙和黔江的交集,要把时间倒回82年之前。

  贺龙曾四次到黔江从事革命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1934年,那年的5月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军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率领红三军经濯河坝,渡阿蓬江,奔袭彭水县城。

  要西渡阿蓬江,贺龙选择了黄泥沱渡口,这是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渡口,因渡口是黄泥巴而得名。5月6日凌晨,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三军将士急行军翻越北溪盖,上午8时许,近万名红军将士集结到濯河坝黄泥沱渡口。

  阿蓬江黄泥沱渡口还有个名字叫红军渡。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当年的黄泥沱渡口,就是今天的红军渡,老百姓为纪念红军,把渡口更名为红军渡。在濯水古镇西面的阿蓬江边,采访团一行见到了刻着“红军渡”三个字的巨石,石高约3米,宽1米多,巨石之后,便是阿蓬江宽阔的水面。

  “后来有了国道,渡口也就停用了,以前交通不发达,渡口是当地人过江到彭水的必经之路。”濯水镇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由于现在修起了高速公路,渡口的水面变窄了不少,当时,渡口水面宽达100余米,水深流急,红军没有渡江工具。

  贺龙找到了当年在黔江水市乡水车坪买马时结识的两位朋友,这两人已是当地的船老板,在他们的协助之下,当地80多名船工,集结了20多只木船,帮助红军渡江。船工们人歇船不歇,直到傍晚,才将红军将士和骡马、物资全部运送过江。

  而更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在红军渡江的过程中,当地百姓接受了红军的宣传和主张,同时也被红军将士爱护老百姓的行为所感动,不少人主动拿出草垫铺在船底,让红军的骡马顺利渡江。还有不少人接受了扩红宣传,当地出现了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参加红军的场面,当天便有30多名濯水青壮参军入伍。

  当年阿蓬江黄泥沱渡口水面宽达100多米,由于现在修起了高速公路,水面变窄了。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镇上的工作人员说,1977年,黔江县委在西岸树立了红军革命纪念碑,记录了红军由渡口过江时当地百姓踊跃摆渡的历史,1982年公布为黔江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黔江区委、区政府又塑造了“红军渡”雕塑,简记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三军于此渡江攻打彭水的经过。

  记者看到,80多年过去,红军渡的渡江功能已被附近的319国道替代,渝怀铁路离红军渡也仅有500多米,向西300米远处是渝湘高速公路互通,三条交通大动脉的汇聚让红军渡成了交通枢纽。随着交通的便利,濯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渡口旁修建了宽敞的红军渡广场,不远处的古镇已是创5A的景区。渡船交通虽已成为历史,再难寻到当年印记,但红军精神却在当地留了下来,并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标签: 网络媒体走转改;红军渡;重庆黔江 责任编辑: 陈斌
分享到:

美冒险家希腊扎索金斯岛体验极限跳伞

每日关注
  • 17岁少年偷公交车安全锤 屡砸车与酒吧玻璃盗窃
  • 女房客用吹风机时遇停电忘了关 来电后失火
  • 支付宝提现收费引网友热议 大额转账或重回网银
  • 空中俯瞰世界遗产敦煌莫高窟
  • 北京雾霾还将持续四天 预计今明天将达中度污染
相关阅读
  • 【网络媒体走转改】游老街听江音 感受濯水古镇慢时光
  • 【网络媒体走转改】再访红军入川之城 重庆巫溪脱贫致富有“良方”
  • 【网络媒体走转改】变输血为造血,这村的互助社真不赖
  • 【网络媒体走转改】猕猴桃吃上油菜有机肥 彭水善感农家收入翻两番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