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中国@2016]"十三五"开局考:政策呵护双创企业"破茧成蝶"
2016年12月28日 11:28:2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集群注册让我的创业梦不再被房子卡住,对这样的政策我必须点赞。”今年9月,创业者孙鹏终于拿到了工商营业执照。

  由于租不起办公场所,孙鹏的企业注册一直被卡在经营场所的环节。今年成都市工商局推出集群注册新举措,允许创业者以成都市内任意一家托管机构的经营场所作为企业住所登记。“这样一来,像我这样的创业者每年只需要花很少的托管费用就解决了经营场所问题。”孙鹏说。

  “十三五”开局之年,各地各部门想方设法为创业者减负,让创业者尽快迎来事业的春天。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至少21个省份试点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同时,全国10个省份发放了电子营业执照,18个省份开展了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试点。今年10月1日,“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面施行,将原先由多个部门分别发放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改为由工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仅这一变化,就能为企业平均节省20个办证工作日。

  此外,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及其下属机构都在职责范围内出台了鼓励扶持双创的政策措施,推出了资金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等一系列政策。

  改革激发了创业就业热潮,但如何让这些企业活得更好,才是更长远、更艰巨的任务。调查显示,初创的中小企业,除了技术、团队、办公场地需求之外,最大的难题就是融资需求。而且,由于缺乏合适的抵质押品导致贷款较难,贷款办理时间长、还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等让青年创业者很难从银行或信用社贷到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提供的创业资金支持成为他们的救急钱。

  据了解,400亿元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已经组建完毕,将助力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各种地方版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也早已开始运作。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均设置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采用参股创业投资企业、跟进投资以及融资担保等方式扶持创业企业。

  12月22日,北京市文资办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文创产业“补贷投”联动体系,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一次申请,即可享受相应的奖励、贴息、贴租、贴保等“补贴”政策,或者金融机构下浮贷款利率、简化审批程序的贷款服务,需要的时候,还有股权投资机构为文创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目前,共有327家企业获得财政资金“补”的支持,另有80余家文创企业与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初步融资意向。

  北京电影学院文创园运营公司最近获得298万元文创产业专项资金支持,并通过文化租赁获得了5100万元的融资支持。“按照规划推动文创企业孵化,公司还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曾经为融资伤透脑筋的公司董事长万子千现在不担心了:“听说未来‘补贷投’体系内联合的金融机构将达3000家,如果能与他们合作,对孵化器内的优秀、创新的影视企业开展股权投资,我们有信心将北京电影学院文创园打造成为华北地区知名的影视创业大街,让优秀的影视企业在我们手中孵化、壮大。”

  银行、央企也加入到支持创业企业的队伍中来,通过加入各种投资集团、投资联盟,出台优惠政策和金融产品,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一系列政策措施,让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显著降低,经营过程中得到的支持更及时有效,企业注册数量不断上升。来自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新设企业498.3万户,同比增长27.9%,日均新设企业1.49万户,超过2015年的1.2万户。(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 颖)

标签: 创业者;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营业执照;北京电影学院;创新创业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扫二维码就能缴违章停车罚款?千万别信!

每日关注
  • 有福利!深改三年“红包”不断,这10大人群很有感
  • 去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1.7万亿元
  • 国台办: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企图必失败
  • 12岁少年救人溺亡 父母申报见义勇为遭拒起诉获救者
  • 中共外交部党委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
相关阅读
  • 创新|弘扬创新创业精神 助推经济社会繁荣
  • 【治国理政新实践·浙江篇】互联网时代为工匠精神注新内涵 “光荣浙商”见匠心
  • 中国将实施“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
  • 郎平、李彦宏等入选年度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榜单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