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点睛实体经济|“全域旅游”擦亮贵州新兴经济底色
2017年03月30日 19:34:41 来源:当代先锋网

  文/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陈振垚

  5.31亿人次——这是贵州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同比增长41.2%,全年旅游总收入5027.54亿元,同比增长43.1%,贵州旅游收入迅速增长为贵州新兴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贵州省旅游业牢牢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抓住“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契机,打响山地旅游世界名片,推进“快旅慢游”体系建设,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和旅游产业化,力求为贵州新兴经济增长做出最大贡献。

  民族旅游商品大赛上展示的民族盘画工艺品

  2006年以来,贵州每年举办一届旅发大会,打造一个旅游品牌、助推一方发展、保护一方青山绿水,让外界对贵州有了全新的认识,促进全省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崛起,旅游业占全省GDP9.5%以上。

  贵州省以大交通带动大旅游、以大生态提升大旅游、以大数据助推大旅游、以大健康丰富大旅游,旅游业逐步成长为贵州支柱产业。

  正确决策筑牢旅游支柱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迎来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变期,人们休闲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贵州的优势资源是什么?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期间,组织召开全省山地发展座谈会并强调,贵州全域皆山、一山一景,充分发挥全域旅游资源优势,把山地旅游作为贵州旅游业的基本定位,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奋力建设令人神往的山地旅游大省。

  决策的高度,为贵州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更符合国际国内旅游发展大趋势。

  拥有民族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土司文化、宗教文化、明朝汉文化、民国军政文化等人文历史资源和10多种优势自然资源的贵州,把山地旅游作为贵州旅游业的基本定位,突出了贵州旅游的资源优势,突出了贵州旅游产品的与众不同,为贵州旅游培育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路径支撑。

  2016年贵州山地旅游大会暨户外运动大会期间,来自全球的参会嘉宾达3700余人,参加山地户外运动角逐的运动员超过2万人,主会场和分会场撬动游客20余万人。同年年底,2016贵州山地旅游招商引资大会在贵阳举行,现场签约252.71亿元,涉及合同类项目52个。

  为大力发展贵州旅游事业,做足山地旅游长板,贵州频出新招、奇招,山地旅游项目不断开展。

  在贵州各地,山地观光旅游、山地文化旅游、山地乡村旅游、山地休闲旅游、山地运动旅游和山地旅游装备制造业及特色旅游产品加工业等旅游业态蓬勃兴起。

  “六全理念”壮大全域旅游

  走进遵义花茂村,青山绿水尽收眼底,新农村新面貌让人耳目一新,络绎不绝的游客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乡村旅游一年比一年红火,家里的屋子、食物、土地都可以成为旅游商品,年收入比前几年翻了好几番。”“红色之家”主人王治强笑得合不拢嘴。

  遵义花茂村“红色之家”

  离花茂村不远的酒都仁怀,在发展白酒工业的同时,更是将工业旅游发展到极致。目前,仁怀市已经完成茅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项目10个、国酒文化旅游区项目5个、赤水河文化旅游带工程项目3个、泛盐津湖文化旅游景观带工程4个、红色乡村旅游示范带工程5个、旅游接待宾馆等基础设施项目8个,生态文化旅游带实施项目35个。

  近年来,贵州省结合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提出了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区域管理的全域旅游“六全理念”,强化统筹协调,优化全域旅游新格局,呈现出环境优化、合力凝聚、增长强劲的发展态势。

  遵义突出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围绕“处处是景,四季可游”,推动多规融合,实施产城景一体,集中打造“四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实现全天候全空间全景域旅游体验;突出资源整合,构建工农文旅结合,集避暑休闲、健康养生、山地户外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并以游客需求和消费为出发点,强化产业配套,着力构建“全过程消费”的旅游服务体系等。

  安顺通过“全域景区化、景区精品化、文旅一体化、业态多样化、营销数字化”的战略部署,加快旅游业全要素升级增效。

  六盘水打破旅游产品间的无形界限,把旅游产业融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基本形成‘春采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的产业发展格局。

  ……

  2016年年底,中国·花溪“大数据旅游”产业高峰论坛在贵阳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联手中国旅游大数据联盟机构共同编制的“全域旅游国家发展指数”在论坛举办期间首次发布,贵州省位列第九。

  自我改革擦亮经济发展底色

  “贵州抓住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历史性机遇,把发展旅游作为贵州的支柱产业来培育,花大力气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大力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省长孙志刚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上表示。

  旅游井喷式增长之势正在继续,贵州人民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紧抓项目建设,重视旅游服务,旨在促进贵州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近年来,贵州加快推进100个旅游景区、70个旅游小镇和1000个特色村寨建设发展,建立了一套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了项目化抓旅游的良好氛围。

  在贵州,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作为重点项目打造。截至2016年底,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共完成建设项目3148个,累计完成投资1189.53亿元,推出新项目、新景点、新业态388个。过去四年间,100个景区建设共带动全省接待旅游人数14.93亿人次,拉动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1.38万亿元,为贵州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硬件设施不断改造升级,优秀的软件配套才是拳拳入人心的关键因素。

  2017年贵州省旅游工作会议上,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三旗表示,2017年是贵州“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我们通过为期一年的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实现综合治理更加有效、市场环境更加规范、旅游环境更加优化、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安全管理更加到位、标准建设更加系统、人员素质更加全面的目标,推动贵州旅游由数量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绿色发展理念的贵州经济倒逼蓬勃发展的贵州旅游自我革新。找准旅游发展命脉,对游客从“引进来”到“留下来”再到“还回来”,贵州旅游从实际出发,从自身痛点上理清发展“方法论”。

  贵州旅游业“十三五”期间定了一个“小目标”:实现旅游产值1万亿,旅游商品产值占比30%,并带动100万人就业。贵州旅游业的崛起,使贵州整个经济发展底色格外耀眼:一个山清水秀、宜居宜游的绿色贵州,正在用自己最美的姿态拥抱八方来客。

标签:实体经济;贵州 责任编辑:杨静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