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贵州大交通:从西南腹地到开放前沿
2017年08月30日 22:44:49 来源:当代先锋网 记者 吕跃

  从群山环绕的内陆山区走到风行天下的世界前沿,贵州铺设临海、临边、临江“三临”大通道,在跨越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16年,贵州交通捷报频传: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投资总额位居全国第一;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433公里;拥有11个站点的沪昆高铁全线开通;乌江航道全线通航……贵州构建起对外开放的立体交通格局。

  随着贵州获批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对于破解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难题,积极探索内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地区发展新路,加快形成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和大格局,具有重要示范效应,影响深远。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贵州要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充分利用近海、近边、近江区位特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强对内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合作,主动参与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分工,加快推进出省出海出境通道建设,全面打通连接周边省份的省际通道。

  交通大发展 打开山门连接内外

  交通带动发展,从江县谷坪乡银滩村村民潘胜华感受深刻。

  2011年,夏蓉高速贵州段通车;2014年,贵广高铁开通;2015年,全省县县通高速……从江北上贵阳、南下广州,路程缩短至1.5小时、3小时46分。

  依托交通优势,潘胜华经营乡村超市有了起色。“游客多了,店里的商品经常供不应求。”潘胜华说,“尤其是特色农产品,经过游客的口口相传,在外也小有名气,甚至有游客专门慕名而来。”

  银滩村是一个有着600余户人口的侗寨,至今保存着原始模样。在过去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养在深闺”的深山小寨,随着交通的改善,如今已成为众多寻觅民族文化游客的目的地。

  随着游客增多,村民们看到了商机,在银滩村,像潘家的乡村小超市,已经发展到20余家。

  “近年来,贵州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实现高速铁路连接,通航机场实现市州全覆盖,贵州在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贵州对外互联互通优势已经初步显现。”省交通厅厅长王秉清说。

  借助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贵州产品翻越大山被送到全国各地人民的手中。打开山门连接内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盘活,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次第开花,贵州经济迸发无限生机。

  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为许多大企业、投资商到贵州投资兴业增添了信心,微软、西门子、阿里巴巴、富士康等一大批500强企业纷纷入驻贵州。贵州交通大发展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的发展水平,促使贵州对外开放色彩更加鲜艳,进一步释放贵州的近边、近海优势红利。

  从群山环绕的内陆山区走到风行天下的世界前沿,贵州铺设临海、临边、临江“三临”大通道,在跨越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打通水运主通道 融入长江经济带

  从2016年年底开始,省乌江航道管理局便不断接到企业老板咨询乌江通航消息的电话,副局长周恩江感叹:“陆路运输物流成本高昂,使他们都想早早通过水路,把自己的货物运出去。”

  贵州沿河乌江轮船公司是一家以经营乌江干流客货运输和兼营船舶修造业务的水运企业,公司已有50多年历史。乌江断航后,公司的运输距离由1000多公里缩短为70多公里,业务量急转直下,由鼎盛时期的1000多名员工下降到只剩100多名员工和几条小船。

  年初,地处思南县乌江峡谷的思林水电站,一艘500吨级货船被该电站大坝500吨级升船机提升70多米后,顺利翻越大坝向前航行,标志着贵州省“黄金水道”乌江航道全线通航,贵阳北入长江的水运通道打通。

  通航让贵州沿河乌江轮船公司看到了生机。“我从去年就开始走访乌江沿线的开阳磷矿、瓮福磷矿、遵义铝业等企业,目前已经与多家企业达成水运意向协议,他们的大宗货物对乌江水运的需求每年在3000万吨以上。”贵州沿河乌江轮船公司副总经理杨军说。

  随着乌江航道上的思林、沙沱电站的大型升船机投入运行,由构皮滩电站坝下港区至重庆涪陵港、全长456公里的水道全面贯通,500吨级船舶可直入长江。

  2013年9月20日,贵州印发了《贵州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提出用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水运建设大会战,乌江航道正式通航,贵州水运建设三年会战迎来最重要的成果。

  会战三年时间过去,贵州建成乌江(乌江渡—龚滩)四级高等级航道431公里,南北盘江、红水河四级高等级航道364公里,建成清水江锦屏至白市高等级航道56公里,贵州四级高等级航道里程达851公里,改写了贵州无高等级航道的历史。

  如今,贵州水路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推进了与广西、云南等临省的水运通道建设;北上长江、南下珠江,多条水运通道为贵州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注入了“活水源头”,释放了新的动能。

  发挥枢纽作用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4月5日,德国法兰克福举办了一场以展示各种乐器、乐器配件和音乐设备为主的大型国际乐器展览会。会上,一个中国面孔引人注目,他就是遵义市正安县返乡创业农民工郑传玖。

  2013年,在外打工的郑传玖返乡创办吉他企业,成立了遵义神曲乐器制造公司。随着郑传玖在法兰克福参展,海外订单“如约而来”。

  在正安吉他产业园,现已有11家企业进驻投产。2016年,园区的吉他销量达到300万把,远销巴西、美国和德国等20多个国家,实现产值30亿元,比2015年翻了一番,同时成为全省100个产业园区中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

  80%的材料靠进口,80%的产品是出口,吉他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产业。

  正安吉他“出海”,是贵州开放的缩影。

  今年一季度,贵州外贸回稳向好,全省进出口值达82.4亿元人民币,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6.2%。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2个,合同外资金额22.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4.91%;实际利用外资总额9.49亿美元,同比增长18.08%。

  成绩的背后,是开放的贵州一路追赶、一路超越的决心和勇气。

  一直以来,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地理上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贵阳综合保税区和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遵义综合保税区筹建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三大综合保税区并行,打破“三不沿”瓶颈,开辟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平台。

  作为西部南下出海通道交通枢纽,贵州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立体交通网的建成,使贵州货物和旅客周转量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黔深欧、黔新欧等国际海铁联运班列新路径的开通,构筑起贵州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便捷物流大通道。

  为支持贵州发展,2016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随着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强力推进,贵州正不断发挥地处“一带一路”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深度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区域发展,一个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详见《当代贵州》2017年第18期 责任编辑\蒙珺)

标签:治国理政;贵州;交通 责任编辑:吴盈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