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故事
留下来,与塑料加工较劲
本科毕业后,瞿金平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他要彻底解决塑料成型加工过程及机械中存在的缺陷。经过几年的学习研究,他提出“电磁动态塑化挤出”的研究课题,尝试把电磁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聚合物流变学有机地融入塑料成型加工领域中,对其进行全新的变革。
就在这时,两封英美深造邀请信摆在了他的面前。“到国外搞课题,科研和生活条件都好得多,样机的研制可能顺利一些,但是,我不愿意把在国内辛勤劳动换来的新成果,拿到外国去开花结果。”
瞿金平揣着自己的课题和国外博士生录取通知书闯进了当时校长刘振群的家。他把两样东西向校长摊开:“如果留在国内能让我研究自己的课题,我一定不出国。”校长笑了问道:“需要多少经费?”“三万元。”“好,我动用校长基金三万元,你去专心研究你的课题。”
这句话,极大地鼓舞了瞿金平,他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
1990年,国家科委11位专家到华工考察火炬计划项目,当时是冲着另一个课题来的,不知是谁提到瞿金平正在做的项目,专家们很感兴趣,都说要过来看一看。看看就看看,瞿金平也没做什么准备,打开原理样机只运行了30分钟,这群在全国顶尖的专家们被吸引住了。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项重大发明,当场就将该项目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预备项目,并拨款40万元支持开发工作。
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1992年9月,瞿金平团队研制的工业产品样机成功地吹塑了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是一项国内外新发明,它将对国内外传统设备发起革命性的挑战,起到更新换代的作用。
新发明得到了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化工部、广东省科委等的立项支持,共获得2000多万元专项基金,其中一些科研项目还被列为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
就在这个时候,国家教委决定公派瞿金平到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这对瞿金平来说是一个大开眼界的机会。出国护照已经拿到手上,但一想到自己承担着火炬预备计划和“八五”攻关项目,瞿金平又一次放弃了出国的机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