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大量引用中国古代经典名句,无论是谈论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事访问中阐述中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观点立场,习近平都善于从诸子百家和历代文人、政治家的经典名句中旁征博引,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不仅彰显了大国领导人执古御今、持经达变的大视野、大气魄、大胸怀,也折射出习近平对于治国理政的深邃思考和宏大韬略。其中,有一些典故还在不同场合被多次引用,说明这些典故有着深厚内涵的理念表达和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为此,本人特选取习近平引用率最高的典故10则,分为天下、信念、为政、笃行、任贤、敬民、劝学、辩证、创新、立德十个方面,以期对习近平用典有一个较为宏观全面的呈现。
【天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春秋至秦汉)《礼记·礼运》
——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2017年10月18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016年11月21日《在秘鲁国会的演讲》
——2016年4月26日《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5年9月28日《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
——2015年1月12日《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7月14日《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
——2014年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解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进行的答问。“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天下”,特指天子统辖的区域;“公”,按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即“共”的意思。其意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的天下。也就是说不把国家当做一家一姓的私有物。在这个理想社会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就是所谓的“大同世界”,它反映了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的政治理想和对未来社会的憧憬。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习近平引用率最高的一则典故,多用于中国外交政策的阐述,旨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所讲的“天下”与前人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古代中国的“天下观”指的是“普天之下”,其基本主张是“天下一家,中国居中”。而习近平所讲的“天下”是指全世界,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大道”则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公平正义”等价值。正如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其蕴含的内容更深邃、更宽广,体现了广阔的世界眼光和人类胸怀。
“天下为公”(孙中山题)
【信念】国虽大,好战必亡。
——(春秋)司马穰苴《司马法·仁本》
——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2015年9月22日《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2015年4月21日《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
——2014年11月17日《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
——2014年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
——2014年7月4日《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
——2014年5月15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
——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
解读:
《司马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相传为春秋末期齐国人司马穰(ráng)苴(jū)所著。《仁本》是《司马法》的首篇。司马穰苴倡导以仁爱为本的义战主张,提出“以战止战”的安邦大略,既反对轻战,又反对忘战。他指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句话辩证分析了慎战与备战的关系。“国虽大,好战必亡”,战争不能无限制地进行,必须持谨慎态度;“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对于战争也不可麻痹大意,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警惕战争危险。
“国虽大,好战必亡”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习近平在对外演讲中多次论及这一富有东方智慧的观点。习近平指出,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中国繁荣昌盛是趋势所在,但国强必霸不是历史定律。中国最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任何动荡和战争都不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纵观历史,任何国家试图通过武力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亚洲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中国历来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们的战略选择和郑重承诺。
《司马法》书影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