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习近平引用率最高的十大典故
2018年06月02日 15:11: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杨立新

  【劝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清末民初)王国维《人间词话》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14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5月13日《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03年7月13日《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之江新语》)

  ——2003年7月10日《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上作报告时的插话》(《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解读:

  《人间词话》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批评著作。他的“人生三境界”说,是对历史上无数成功人士的经验总结。王国维发现,成功有其共同的内在逻辑,这种逻辑在晏殊、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中得到体现。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王国维将此句解读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瞻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尽管遇到百般困难,还要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意指人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炼之后,就会日渐成熟,豁然开朗,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习近平在论及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时,多次引用王国维的“三境界”说,并详加阐述: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习近平说,这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王国维照片

  【辩证】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2015年9月22日接受《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

  ——2015年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解读: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意思是说,天下万物各不相同,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存在的。孟子这段话强调了事物的差异性。

  习近平在谈及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时,多次引用孟子“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观点。习近平指出,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孟子像

标签:老子;领导干部;座谈会;为民;干部;之江新语;月;大道;研修班学员;孔子诞辰 责任编辑:吴盈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