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五年前,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五年来,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从倡议变为现实,从经贸往来的商路,连接起彼此人民的心路。古老的丝路再次焕发生机,“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也有了新的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新的国际共识。从今天起,《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首先来看第一集:《从愿景成为现实 成果丰硕》。
在波兰铁路货运枢纽罗兹车站,“中欧班列”标志的集装箱格外醒目。从最初每周只有一列从中国开来的班列,到现在几乎每天一列,这里见证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在欧洲的落地生根。
央视记者:这个货运站的人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从中国开来波兰的车频次越来越高,从波兰回程中国的列车,也越来越满了。
如今,中欧班列国内开行城市48个,通达欧洲14个国家的42个城市,让中国很多内陆省份成为开放前沿,既扩大了出口,也增加进口,双边贸易迅猛增长。
再过些天,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的数量将突破一万列。从驼铃声声到列车轰鸣,沉寂了几个世纪的古丝绸之路再次繁忙。而这一切,正是始于五年前,一个基于历史与未来的倡议。
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7日,哈萨克斯坦 阿斯塔纳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此后,习近平主席又在印度尼西亚,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共建“一带一路”,立足全球化的现实,让各国看到了互利共赢的前景,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五年来,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被纳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去年五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形成五大类279项成果。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史育龙:“一带一路”号准了世界的脉搏,紧扣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回应了广大国家这种渴望发展渴望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的需求,同时特别重要的是它的发展不是零和博弈。
“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打开交流新空间。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优先领域,高效畅通的国际大通道正加快建设。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有序推进,雅万高铁全面开工,比雷埃夫斯港成为重要中转枢纽,中缅原油管道让原油从印度洋进入中国。
在加勒比岛国牙买加,中国企业修建运营的南北高速公路,联通首都与北部经济重镇,旅游、物流、商贸的发展,给当地创造了一万多个工作岗位。
牙买加纳福德快运公司经理 汤普森:我们运送的旅客人数直线上升,利润也出现了爆发式的成倍增长。
“一带一路”加速融通,释放经济合作巨大潜力。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与沿线国家已经建设8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找到新空间,也为当地创造24万个就业岗位。
今年上半年,我国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74亿美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6050亿美元,增长18%。全球贸易呈现出新的格局,也让创新的商业模式互鉴共享。
在中东地区的约旦,化妆师瑞达昨天收到了她的网购包裹。
约旦消费者 瑞达·阿卜杜拉:这些都是我的孩子给我买的,这个可能是我的女儿给我送的礼物。
瑞达这次购物是“一带一路”商贸发展的一个缩影。网站平台由中国杭州的企业投资运营,员工来自约旦、沙特等多个国家,卖的商品来自中国、美国、土耳其、日本等多国。
浙江执御公司执行总裁 丁伟:我们在营销上给当地消费者培养了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和消费的理念和习惯。
金融方面,我国已经在7个沿线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已经有11家中资银行在27个沿线国家设立71家一级机构。
“一带一路”共同逐梦,为更多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从古老驼铃到现代交通,这五年,一座座连接沿线各国的民心相通桥正在搭建。2017年,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倡议。
巴基斯坦卡拉奇市民 慕哈默德·拉姆赞:我相信,“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会让所有国家受益,分享发展经验。
“一带一路”互利共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随着人流、物流的日渐繁密,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合作理念正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塞尔维亚总统 武契奇:“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促进世界稳定的倡议,塞尔维亚人民很高兴成为“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一部分。
五年来,从基础设施到经贸往来,从金融互通到人文交流,众多领域的合作风生水起。丝绸之路这个古老的历史符号,正融入越来越多的时代内涵,也给世界带来无限机遇。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