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江多杰向记者介绍培育成功的藏柳树苗 (余璐 摄)
“以前在这里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难,现在我们繁育出自己的树苗了,玉树不仅有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河水、绿绿的草原,还有茂密的树林。” 玉树州林业局局长昂江多杰对人民网记者说。
康巴汉子昂江多杰,这位大家口中的“民工局长”每次回想起3年前建设高原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的场景,总是侃侃而谈,“这里是德卓滩,2016年以前这里都是砂石地,一片荒芜,原来是玉树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产业园区,为加快推进林木良种繁育产业化进程,政府将产业园区规划地调整为林业基地建设用地。经过几年的努力,育苗实验基地集中连片面积达1200亩,创造了海拔3700米建育苗基地的纪录,是青南地区最大、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育苗实验基地。”
2016年育苗实验基地建设的场景 图片来源:玉树州林业局
山,是林业人的魂;树,是林业人的根。从年过半百的林业局长到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小姑娘,尽心尽力建造和维护好那一片林子,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把它当作自己的职责。“刚大学毕业,考到林业局当会计,没想到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实验基地干苦力。每天从早八点到晚八点,没有午休只有汗水,吃的是大锅饭,干的是扬粪、捡石头、用手翻地、种树……连续45天的高强度体力劳动虽然辛苦,但看到身边人每个人都在辛苦干活,想到自己是林业人,为三江源的生态奉献一份力,也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今年26岁的玉树州林业局职工李慧敏回忆当年亲身参与造林的情景,依旧记忆犹新。
玉树高原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如今的景象。(余璐 摄)
昔日的寸草不生的砂石地,如今呈现一片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的景象,满目新绿给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三分栽树,七分管护。”昂江多杰告诉记者,由于玉树在高海拔地区,其他树种很难适应生长环境,苗木经长途跋涉运到高海拔的玉树后,不经适应直接大面积栽种,成活率只有50%。随着实验基地的建成,试验并培育出了适宜玉树生长的青海云杉、藏柳、密植丁香、河北杨等树种,栽植树木成活率已达到90%以上。目前,培育的40万株藏柳分床扦插之后可形成300万株规模,已被州委州政府列为今后玉树用于景观提升或绿化造林的首选树种。几年后,玉树依赖引进外来树种的历史将被改写。
玉树高原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一角。 人民网记者余璐 摄
玉树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是三江源保护区的核心区,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高原千亩良种繁育实验基地只是玉树林业人用汗水保护高原绿色生态的一个写照。在三江源这片圣洁的土地上,如今的玉树务林人依然守护着这片沃土,书写高原绿色奇迹。
据了解,玉树州林业灾后至今累计栽植了各类苗木1217.85万株,完成造林绿化9.6万亩,玉树国土绿化进入了快车道。完成了天然林资源管护任务577.87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管护任务641.27万亩,完成1106.85万亩的湿地资源管护任务等林业重点工程……
“玉树人经历过地震的磨难,是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关怀,让玉树重生。守护好三江源,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用绿色感恩,生态报国是我们玉树林业人的唯一表达。” 昂江多杰说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