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这就是我们印象中的东北!
2018年09月28日 16:26:22 来源:新华社微信公号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

  ——《松花江上》

  松花江畔,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于很多人而言

  东北的印象或许来自于这些词汇:

  黑土地上的超级粮仓

  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中华民族的工业摇篮

  当然

  还有在哪儿都能听到的东北话

  看中国雄鸡版图

  东北昂首挺立

  地位举足轻重

  东北地区

  是中国的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

  不是行政区

  今天指的是

  黑、吉、辽、

  内蒙古东部和河北北部

  而“东北”一词

  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

  “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

  《山海经》中,“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新中国成立后

  这片土地在战后的废墟上重新苏醒

  并寄托着一个国家望眼欲穿的期待

  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上

  东北作为共和国之子

  做出了巨大的奉献

  20世纪七十年代,大庆油田钻井工人在严冬里进行作业。 新华社照片

  如今

  站在这片土地回溯

  东北记忆

  如同奔涌在国民血液里的松花江水

  一刻未曾停歇

  1、印象中的东北风光

  站在长白山巅

  看茫茫林海

  皑皑雪原

  这里曾是无数国人的梦想之地

  从北极村到乌苏镇

  从牡丹江到红海滩

  长风吹过15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雨露滋润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大兴安岭地区和俄罗斯交界的黑龙江沿岸风光。新华社记者 王凯摄

  记忆中的东北是

  天下粮仓、绿色海洋

  黑土殷实、稻谷丰硕

  林木丛生、百鸟争鸣

  现代农业的壮美图景

  徐徐展开

  清脆婉转的生态之歌

  千回百转

  在吉林省吉林市万昌镇,家庭农场的稻田一片金黄。新华社记者 许畅摄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的湖沼苇草地带,是丹顶鹤的乐园。 新华社记者 王凯摄

  冰雪王国、运动天地

  每年冬天这里都会建起

  一座座冰雪城堡

  流光溢彩、梦幻如画

  雪上的激情

  水中的动感

  在这里一起奏响“冲浪”的快乐

  游客在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松花江畔观赏雾凇景观。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在冬天

  很多南方小伙伴

  不远千里来到这片冷飕飕的黑土地

  只为看一场零下30摄氏度的雪

  感受一回清凌凌的雾凇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游客们在园区内玩赏冰雪。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我国最北专业滑雪场——大兴安岭映山红滑雪场开启滑雪季。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不过

  有一个善意的提醒

  在东北的室外

  千万不要用舌头舔冰凌柱

  2、印象中的东北工业

  站在工业区里

  整齐划一的厂房

  来往不停的货列

  工业的气息和脉动向你扑面而来

  在共和国的记忆里

  当百业待兴之时

  东北以“共和国长子”的身份

  担起了工业建设的重任

  航拍哈尔滨著名“三大动力”路附近的装备制造企业厂房和建筑。 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1956年

  被毛主席命名为“解放”牌的第一辆汽车

  在长春试制成功

  首批12辆解放牌汽车缓缓驶下装配线

  这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

  岁月流转

  记忆中的一汽在历经数次升级改造后

  成长为年产销300万辆级的

  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昔日的“第一”汽车厂

  如今依然跑在“第一”阵营

  在长春一汽红旗工厂,工程师们商量汽车检修方案。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东西长4公里

  南北宽2公里

  垂直深度300多米

  记忆中的海州露天矿

  如同一座巨型地下峡谷

  横卧在煤城辽宁阜新的南端

  见证了共和国大工业时代的壮美

  海州露天煤矿曾登上了1960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五元钞背面。图片来自网络

  而今

  海州露天矿被改造成矿山公园

  国家投入巨资

  在这里恢复植被、治理污染、建设博物馆

  打造地质环境科普

  矿山知识扩展

  能源利用历史等的教育基地

  海州露天矿当年为国出力

  如今又重焕青春洋溢

  向国人讲述奉献的故事……

  露天矿山“变”公园,无人机摄的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回望东北工业

  第一辆汽车

  第一炉钢水

  第一艘万吨轮船

  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在东北这片美丽的沃土上

  曾经诞生了数不清的“新中国第一”

  我们也要看到

  过去的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比较单一

  传统产品占大头

  但东北老工业基地蕴藏着巨大的能力

  就看如何继续挖掘潜力

  促进转型升级

  在对接新一轮东北振兴中

  传统老工业基地

  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瞄准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发力

  通过优化政策供给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举措

  为东北制造注入新活力

  谁说东北经济搞不上去?

  我们不服气

  3、印象中的东北味道

  站在东北的市井小巷

  城市的味道、独特的小吃、地道的食材

  便会将你的记忆定格

  哈尔滨的红肠

  长春的酱骨棒

  沈阳的不老林糖果

  还有那酸甜口的锅包肉

  李连贵熏肉大饼

  西塔的酱汤

  都能唤醒你的味蕾

  驻足停留尝上一口

  冰上美食夜市亮相哈尔滨。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夏日傍晚

  三五个好友相聚

  在街边支起小桌

  摆上啤酒

  撸几把烤串

  配上“花毛(花生和毛豆)一体”

  一天的忙碌和劳累

  就在欢声笑语中消逝得无影无踪

  在东北

  人们常说

  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搞不定的

  如果有

  那就两顿!

  一位小朋友在集市上的摊位前等着吃烤串。新华社记者 张楠摄

  还有冻梨和冻柿子

  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童年记忆

  在那个年代

  人们习惯将水果放在屋外冷冻贮存

  待食用时放入水中

  捏碎包裹在周围的小冰屑

  便可以一饱口福

  黝黑的冻梨、鲜亮的冻柿子,仍是东北人赶集的必备年货。 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不过东西好不好吃

  毕竟还是众口难调

  但要是论菜量

  东北如果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如果你去东北做客

  肯定见识过比锅还大的盘子

  比脸还大的碗

  好不容易快吃光了

  好客的东北朋友

  一定会再整几个菜

  一边整一边说:

  你咋吃这么少呢

  4、印象中的东北文化

  出了山海关

  就觉得自己身边都是小品

  似乎每个人都会哼上几句二人转

  二人转

  植根于东北民间文化

  自草创至今

  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

  属于走唱类曲艺

  其主要来源是东北大秧歌

  和河北的莲花落

  东北人说:

  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

  二人转的根

  扎在东北农民的心里

  无论是在田间地头

  还是茶余饭后

  只要大家有了兴致

  边说边唱,且歌且舞

  所以在东北

  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

  如果你是一位资深粉丝

  便不难发现

  四大评书名家——

  袁阔成、田连元、单田方、刘兰芳

  全部出自东北

  不用惊奇

  评书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火热时代里

  东北对全国的一份文化馈赠

  听评书的老照片 图片来自网络

  东北评书

  兴盛于鞍山、本溪、沈阳等重工业城市

  讲述者以普通话为基础

  颇具豪放、质朴、热烈、明快的风格

  《三侠五义》《英雄儿女》

  《隋唐演义》《杨家将》

  英雄故事

  荡气回肠

  前些日子

  单田芳老先生也离我们而去

  但我们仍能在电波中

  听见那一声熟悉的

  “下回分解”

  观众在辽宁一家茶馆中观看评书表演 新华社发 龙雷摄

  东北

  还是新中国电影梦开始的地方

  第一部木偶片

  第一部译制片

  科教片、长故事片……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孵化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

  多个第一

  从《上甘岭》到《英雄儿女》

  从《刘三姐》到《白毛女》

  记忆里陪伴你的那些英雄形象

  都从这里走出

  长影旧址博物馆,新中国电影梦开始的地方。 新华社记者 许畅摄

  5、印象中的东北话

  提到东北人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

  都有几个东北老铁

  操着一口“风靡全世界”的东北话

  从小品、二人转、影视剧演员

  到游戏主播、网络红人

  都有东北人的身影

  最具标志性的

  也是他们的口音

  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天生自带笑点

  只要一张嘴你就想乐

  最主要的是有感染力

  无论东北人去哪

  都改不了口音

  还能带动身边一群人“跑偏”

  有一种可能叫备不住

  有一种不可能叫够呛

  有一种愤怒叫急眼

  有一种喜欢叫稀罕

  有一种聊天叫唠嗑

  有一种疑问叫噶哈

  有一种不着急叫赶趟

  有一种不耐烦叫磨叽

  在东北

  有一种地方叫那嘎达

  有一种农村叫屯子

  有一种特殊的路叫隔路

  有一种设施叫马路牙子

  还有一种母爱叫东北妈妈

  妈我想买手机!

  我看你像手机?

  妈我想吃雪糕!

  你看我像不像雪糕?

  如果你实在学不会

  只需要记住一个字

  ——整

  你整啥呢

  我给你整点吃的啊

  咋整

  这事儿整的

  “我要给你整个世界。”

  “那你整吧。”

  其实

  东北人的性格

  就藏在东北话里

  简单形象的表达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代表着直爽、幽默、乐观的天性

  东北

  就是一片广袤可爱的黑土地

  那里天地广阔

  物产却很丰富

  那里天寒地冻

  人却热情似火

  那里曾负重前行

  那里又重新出发

  关于东北的印象

  说不尽也谈不完

  有机会

  记得带好羽绒服一路向北

  听听他自己怎么说

  欢迎留言

  写下你的东北印象

  责任编辑:张明瑟

标签:东北;二人转;松花江上;吉林省;中国电影;评书 责任编辑:金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