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在施工现场(右一)
“幕后英雄”同样精彩
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中,除了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建设者们,为这座超级工程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也不少,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徐伟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港珠澳大桥工程图复核专家,他让荷兰公司开出的天价咨询费泡了汤,为大桥隧道顺利建设保驾护航,并获得了港珠澳大桥的“参建纪念章”。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也在公开场合多次感谢徐伟。昨日,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之际,徐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9年的努力,大桥终于开通,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很有成就感。”
记者:港珠澳大桥开通了,能否谈谈您的感受?
徐伟:我能参加港珠澳大桥建设当中的一部分,作为工程领域的工作者,我很幸运,也很高兴和安慰。我对大桥也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从珠海口岸到内地和香港连接线的交界处,我走了很多次。
记者: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没有先例,但最终很成功,也得到了国外媒体的赞誉,您觉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徐伟:和第一线工程人员比我们其实属于后勤保障部门,当然在建设中不管前方还是后方都很重要。实际上参加建设大桥的人员有好多,但所有的建设者们组成的技术协助架构非常融洽,这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大家把长处结合在一起,为实现一个目标而忘我地工作,这种精神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也是成功的关键。
我们做了一个没有先例的工程,成功了,而且质量很好。只要走过港珠澳大桥的人都会感受到隧道里面滴水不漏,结构设施非常整齐,这些能做到是很不容易的。这次岛隧工程的成功,也得到了沉管经验最丰富的荷兰人的赞誉。我国从原来的一个沉管施工的小国,一跃成为沉管施工的强国。
林鸣总工程师有一句话说得好,他对荷兰公司的负责人说:“你过去反对我们做一些技术创新,这是出于一个工程师的责任,因为你没做过。今天你肯定我们的创新成果,是出于你一个工程师的胸怀。”
接受了任务就没有退缩的余地
记者:是什么原因让您和港珠澳大桥结缘的?
徐伟:由于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隧道深埋外海海底,其长度和埋置深度达到世界上目前最长、最深的规模。原本这个工作是请荷兰公司来做的。而巨大沉管的深水安装是一道难题,荷兰一家世界著名隧道沉管公司同意派出专家提供技术咨询,但只发表意见,不承担责任。后来想请他们承担一些责任一起完成这个难题时,尽管他们也没经验,但依然开出了1.5亿欧元的天价咨询费,当然这价格我们没法接受。
为了确保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岛隧项目部委托同济大学承担其设计文件的复核、审查,并完成相应的关键技术科研任务。因为我和中交集团在技术上的交流有20多年了,我们都是老朋友。从这个项目一开始我就经常去那里,我们经常有交流。所以项目有需要,我义不容辞。于是我们团队承担了这项科研任务,孙钧和叶可明两位院士担任了这项科研任务的指导工作。
记者:当初您承接这项任务时,压力大吗?
徐伟:我接受这个任务首先是有一种喜悦感,压力也是有的,如果做不成的话是要负责的。但那时我的想法就是想去做这个事情,把它做好,并没有那么多担心。做任何事情都会碰到困难,更何况接到这么重大的任务,我更没有退缩的余地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