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空气质量全国倒数,到2017年空气质量八项指标改善情况全省第一,再到今年上半年,被称为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最大的20个市之一……“重化围城”的河北邢台,如何使大气环境为之一变?
邢台市集中存放的燃煤锅炉。 冷昊阳 摄
“京南第一城”的空气治理困局
河北邢台有3500余年建城史,是中国最早形成城市的地区之一,有“京南第一城”之誉。然而近年来,大气污染治理难,成为邢台环保面临的最大难题,“重化围城”更是首当其冲。
邢台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形成了钢铁、煤炭、煤化工、水泥、玻璃等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而这些企业又大多依城而建;仅在市区周边半径25公里范围内,就有130多家燃煤企业,年燃煤量达1800多万吨,约占全市的70%。
无论什么季节、什么风向,都会有污染物飘向市区,直接影响市区环境空气质量。
除了产业布局,地形因素也成为该城治理空气污染的一大障碍。邢台地处太行山前凹槽地带,平均海拔仅60米,年平均风速只有1.66米/秒。地势低、风速低的自然条件,极易形成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此外,地处晋煤东运通道的邢台,每天过境的运煤重型车辆近30万辆,加上城市建设正处于改造发展期,建筑工地多、施工机械多,交通和城市建设因素叠加,使得该市的污染治理任务异常艰巨。
祁村居民的家中,已经更换了燃气取暖设备。 冷昊阳 摄
铁腕治污做“减法” 撕开“重化围城”
在“重化围城”的困局下,邢台市首先采用“减法”,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在邢台铁腕治霾的政令下达后,首当其冲的就是当地2000余家板材厂。
据邢台市环保局介绍,2017年,邢台对全市5459家“散乱污”企业(群)进行集中整治,尤其对板材企业全面开战,统一拆除,做到“两断三清”(断水、断电、清原料、清设备、清场地),撕开了“重化围城”的口子,腾出了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
除了调整产业布局,邢台的“减法”也在民生领域为百姓谋得实惠。
记者在祁村看到,以往用来取暖做饭的小煤炉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燃气取暖设备。
“换上燃气之后,政府给我们补贴,这样算下来,用气成本虽然仍比用煤高一点,但是环境却好多了。以前煤炉周围的墙壁都会被熏黑,现在就没有了这个困扰。”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根据当地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5月18日,祁村615户“气代煤”改造任务全部完成,其余65户“电代煤”也已到位。
大力淘汰燃煤锅炉的同时,“减”下来的锅炉设备要如何处理,也是一道难题。为了防止淘汰的锅炉在市场上二次流通,邢台市将淘汰下来的燃煤锅炉集中存放,以杜绝二次污染。
据测算,邢台市拆除的2384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每年可削减燃煤量5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928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5220吨,烟粉尘排放量6380吨。
南和县一家宠物食品加工厂。 冷昊阳 摄
巧用“加法” 释放经济新动能
在淘汰一批落后产能的同时,邢台也不忘积极引进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激发新动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在南和县看到,此前板材厂云集的工业园区内,已经看不到各类“散乱污”的小企业,取而代之的是符合环保标准的新厂房。
“之前大概做了7、8年的板材,但在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还是走出了转型的一步。”现在已是一家宠物食品厂经理的唐晓敏告诉记者。
谈及转型,唐晓敏回忆称,当时县政府带着大家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参加展会,寻找合适的转型方向,而他选择了宠物食品行业。“相比板材行业,不仅减少了对环境和身体健康的危害,公司利润也成倍增长。”
唐晓敏的经历在当地颇具代表性。据介绍,在板材产业“偃旗息鼓”后,该地大力培育宠物食品加工新产业。现如今,邢台市宠物食品的产销量已经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
除了宠物经济,邢台还积极引进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记者在邢台市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了解到,该园现已拥有燃煤替代,污水处理,污染土壤修复、绿色建筑与生态城规划等40多项技术,入驻企业30家,技术合作企业50余家,开启了科技治污、产业替代新路径。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