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三:浪花里飞出英雄歌
刊发十万灾民呼唤救助的报纸
还记得九八抗洪吗?还记得抗洪精神吗?1998年夏秋之际,中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全域性大洪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斗争,那是保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一场伟大斗争,表现出了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业绩,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之险,监利尤烈”。我那时任监利报总编辑,与编辑记者们日夜奋斗在前线,用新闻为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将士们鼓与呼。什么叫风口浪尖,什么叫生死考验?有次采访突遇狂风大作,卷起滔天巨浪,掠过长江干堤,形成巨大的长长的“浪洞”,惊心动魄,比美国大片场景还要恐怖,我们就在“浪洞”里穿行,并没有“魂飞魄散”,因为我们的干部群众和将士们站在惊涛骇浪中打桩扎排,置生死于度外。
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我和同事们全过程参与其中,做了两件小事情。
一是采写编辑了多个英雄故事。九八抗洪,监利县牺牲了7个农民,我采写了5个,参与编辑了1个。上车湾镇青年农民胡继成,带病上前线,奋斗17个昼夜,最后倒在长江干堤上。通讯员写来一个简短的消息稿,我发现这是抗洪前线牺牲的第一个农民典型,应予高度重视,便与头版编辑、通讯员一道深挖细找其事迹,很快形成通讯稿《生命的最后一搏》,监利报首发,中央和全国各大媒体一齐跟进,中央电视台一次次隆重推出,使其迅速成为全国著名英雄。
朱河镇余杨村团支部书记杨书祥,在倾盆大雨中带领团员青年抢堵溃口,不幸被倒下来的电线击中,死时手握一柄铁锹。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含着热泪连夜完成长篇通讯《队长倒在团旗下》,监利报首发,之后中国青年报头版用一个整版编发,报眼配发评论员文章《青春方阵看头雁》。紧接着,我写杨书祥的妻子徐燕子《接过丈夫那面旗》,人民日报隆重推出,配发评论员文章《永远飘扬的旗帜》。
二是写了一封“最值钱的信”,一字一万元,一篇一千万。那封信是求助信,题目叫《十万灾民呼唤救助》,刊发在监利报上。写的是为确保武汉和江汉平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监利县主动扒开3个防守了两个月的民垸,几十万亩粮田被淹,两万栋房屋被毁,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希望多方扶持,共渡历史难关。我是含着热泪写成的,全文1000字,用的是散文体,骈散结合,情真意切。
求助信发出后,反响强烈。福建的海峡都市报全文转载,福州全体的士司机拿着发有这封信的报纸开了一天义车,当天收入100多万,全部捐赠给了监利。一个月时间,打进救助信下面账号的资金达到1000万元。
一字万金,绝对不是我写的文章怎么好,而是监利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高风亮节感动天地,更是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和时代风尚映照日月。我的一篇千字文如同一滴水珠溶入了这个大海,得以共享辽阔和深邃,共享灿烂和辉煌。
九八抗洪取得伟大胜利,江泽民总书记在九八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高建成、吴良殊、胡继成等人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特别赞扬了李向群、杨书祥两家“儿子牺牲了,父亲冲上来;丈夫殉职了,妻子顶上去”的感人事迹。我和同事们很荣幸地编写中国抗洪英雄群体中的两位烈士,让他们成为伟大时代的光辉典范,连同伟大的抗洪精神一起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宝库里的一笔重要财富,这个特殊的荣誉和价值远不是一字万金可以比拟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