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网上读到任正非接受央视《面对面》专访的文字实录,得到一个印象:任正非很关注教育。后来,看了这次采访的视频,进一步感到:任正非对教育不是一般的关注,而是有一种焦虑。
看采访视频跟读文字实录不一样,看视频,能从任正非的贵州普通话里,从他的语气里感受到他的内心状态。这次接受采访,任正非谈得最多、最恳切的,就是教育。
任正非的教育观,绝不是泛泛而谈。他对教育的看法、感受,都是从华为的发展经历中生发出来的。
5G是世界最新最尖端的通信技术,华为的5G技术已经世界领先,但是,再尖端的技术都要以基础研究为基石,而高校是一个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董倩在提问时谈到基础学科在高等教育中不受重视的一些现象,任正非像是遇到知音一样:“对啊!对啊!你讲到了命脉了……”任正非对教育、科研中出现的短视及短期行为特别敏感,他称之为“泡沫机会”,“在泡沫里挣钱”。就是这种带有任正非个人特点的、未经格式化的表达方式,格外明显地流露出他的焦虑。
任正非说要重视基础研究,也不是泛泛而谈的,他对专业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他特别在意统计学的作用,他说,人工智能是什么?是计算机加统计学,是神经学加统计学。他说,他在南方科技大学,包校长向他介绍一个专业,他就说这个专业后面要加上统计学。
据介绍,华为在全球18万员工中,研究人员就占到了45%,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15%左右。2018年华为在研发方面投入达150亿美元,未来5年的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美元。长期的、大量的科研投入,是华为技术积累的基础。任正非向董倩介绍:华为至少有700多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还有6000多名基础研究专家,以及60000多名工程师,形成华为的研发系统。
华为的一个年轻的科技人员,在半导体研究领域获得突破性的成果,任正非提出要破格提他7级工资,下属部门考虑平衡,最后提了5级。但是,任正非不认为科研投入后,最终没有成果,投入就是浪费了。相反,他认为投入仍然是有价值的:培养了人才。有这样开阔的视野,长远的眼光,长期的巨大投入,华为不成功就没有天理了。
从企业的发展中,任正非切身感受到,工业进步要靠科研,科研人员的培养要靠教育。他说,“国外有人说过,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讲台上完成的,最廉价的国防是教育”。听得出来,这不是他第一次引用这句话。他一再强调,要重视提高老师待遇,要让优秀的人才愿意当教师,让优秀的孩子愿意读师范,这样就可以实现“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任正非对教育的关注乃至焦虑,我看是超过了很多教育工作者、决策者。
写到这里,想起一句话:企业家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任正非这样的优秀企业家,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注脚。任正非的价值,并不局限于华为这个企业,也不仅仅是通信制造业。如果他对教育的关注、焦虑以及见解能在教育决策、教育管理中落地;他的远见卓识能为更广大的人群接受,则是全民之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