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似白色“森林”,蔚为壮观;光伏发电板像蓝色“海洋”,熠熠生辉。
如今,行走在柴达木广袤的大地上,大片蓝色的太阳能光板整齐排列在荒漠上,将无尽的光能转变成电能,成为循环经济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在这里,一排排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挺立在高原上,一片片光伏电板汇集成蓝色海洋,随风旋转的大风机和高耸入云端的吸热塔“追风逐日”,清洁电能经过整流、逆变、升压等过程,通过高架的银线源源不断地一路向东奔流……
“风光无限”在海西
近年来,海西州依托域内丰富的光照、风能、未利用地资源优势,积极推进青海省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相继建成一大批对全州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示范项目,创造了同一地区短期内最大太阳能光伏电站安装量、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并网系统工程等多个“世界之最”。努力打造世界“光热之都”和“柴达木光伏走廊”,为青海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作出了积极贡献、不断刷新青海“绿电百日”纪录提供了样本,初步实现海西州第一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架构。
海西州通过强力推进光伏、光热、风电以及配套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形成了格尔木市东出口、德令哈市西出口等16个新能源主要发电园区。新能源发电产业快速发展,“风”“光”带来巨大环保效益。截至目前,全州新能源并网装机1096万千瓦,在建装机168万千瓦,清洁能源占电力总装机的91%,已全面建成第一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基地,成为青海省打造清洁能源示范省的主战场之一。
经过海西州多年的努力,林立的白色风电“森林”在千里戈壁拔地而起,浩瀚的蓝色光电“海洋”在茫茫大漠耀眼璀璨,完备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工厂”在柴达木盆地激情运转……
清洁能源发展乘势而上
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海西州的产业结构也从过去的传统工业产业向新能源产业迈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绿色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海西乘势而上,以光伏、光热发电为主,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光伏研究等并行的多元化发展脉络已徐徐打开。
清洁能源,绿色发展,进取正当时。
这里年日照小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风能可用时间达3500-50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达到每平方米6618.3-7356.9兆焦之间……
3月25日,我国装机规模最大、储能规模最大的光热电站等27个清洁能源项目,在海西州举行了开复工仪式;
10月15日,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海西基地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格尔木市乌图美仁光伏光热园区举行;
前不久,全省首个“源网荷储”示范项目——青海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德令哈500兆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户海西……
清洁示范就是生态示范,生态示范就是绿色发展示范。一个个清洁能源项目的建设是海西州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主力军。
“作为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只有紧扣国家能源转换战略部署,在发展思路、装备制造、技术创新上先人一步,下好先手棋,才能一招鲜,吃遍天,赢得市场,当好绿色发展的排头兵……”“青海明阳在德令哈市海西风电产业园实施的500兆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总装机容量500兆瓦,其中风电装机170兆瓦;光伏装机330兆瓦,建设地点为西出口光伏产业园区;项目配套建有50MW/100MWh储能电站、110kV汇集站以及出线路工程。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企业和电网提供清洁电能90482.05万千瓦时。按照火电煤耗每度电耗标准煤326克,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94971.48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35364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22122.88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11061.32吨。”面对记者的采访,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利介绍说。
今年是甘肃小伙孔维武来到流沙坪的第6个年头,吸引他来到这里的是全国第一家在高海拔低风速地区开发风力发电业务的国内企业——三峡能源大柴旦风电有限公司。公司的风力发电机从起初的33台,变成了如今的150多台。孔维武在个人的成长中也见证了新能源企业在大柴旦地区发展的历程。他说告诉记者:“我们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公司从国内第一个高海拔低风速地区风电科技示范试验风电项目起步,不断探索发展,努力在高海拔低风速地区开发风力发电业务,目前总装机容量达到252兆瓦,三峡新能源青海锡铁山流沙坪二期100兆瓦风电项目正在建设中。这些年来,我们公司在柴旦地区累计发电量18.4亿千瓦时,这就相当于种植了4468公顷阔叶林,年节约标准煤6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7.3吨,能够满足121万户城乡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这些年来,像青海明阳德令哈新能源有限公司、三峡能源大柴旦风电有限公司等一批深耕于海西州的新能源企业立足企业未来发展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不断积累项目建设、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经验、积极探索,面向“十四五”,这些公司纷纷表示,将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重大要求,继续紧跟国家战略重点发展方向,科学引领、创新发展,深度参与清洁能源工程建设,践行社会责任,推进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续写新的辉煌
作为省首批发展新能源产业及光热发电的地区之一,海西大地上迎风旋转的风叶、碧波荡漾的光伏电板、高耸云端的吸热塔,一幅幅“追风逐日”的生动画面陆续呈现开来,海西州正阔步迈出高质量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征程。
“十三五”期间,海西州已建成全国单体项目装机容量第一的百兆瓦光伏、首座商业运行的槽式和塔式光热发电项目、风光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等项目,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发电基地。健全“源网荷储”智能高效协调运行体系,配套建设电化学储能8万千瓦,推动竞价光伏项目配套10%电化学储能系统,建设高比例、大规模电网侧电化学储能促进新能源发电“时间转移”和平滑输出的实证基地,探索构建不同电源互补消纳运行模式。此外,海西州建成投运清洁能源利用展示馆, “国家级塔式热发电设备检测实验室”“中兴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运维服务中心”等清洁能源科研和服务项目落地,加力推进“风光互补+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等项目,标志着海西州新能源发展的产学研测检运维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今后,海西州将严格按照省州的战略部署和相关要求,立足资源条件,抢抓政策机遇,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规模化、基地化、集团化、一体化、标准化的新能源“五化”建设原则,扎扎实实做好营商环境建设,保障项目建设要素供给,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研究“绿电”到“碳汇”的实现路径,探索“绿电生产和消费证书”制度,坚持高质量、高效率、高技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不断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网系统,继续推动“十四五”末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积极推广“新能源+储能”模式,支持“风光气储一体化”“风光热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打造综合智慧能源基地。有序建设燃气调峰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推进清洁能源发电、汇集、输送、消纳、储能、调峰协同发展,着力提高清洁能源就地消纳比重,同时加快建设西北地区最大的清洁能源“云管理”数据中心,推动全省第二条清洁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打造清洁低碳的新型城镇化能源体系和绿色循环的乡村振兴能源体系,以绿色共享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海西力量。
海西,正驰骋在清洁能源产业建设发展快车道上。
- 青海西宁第二批封控区、管控区解封
- 多国驻华大使:中国生态保护经验对世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4.7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公里
- #沿着高速看中国·条条大路见美好#浙江援青结硕果:德令哈有个发电的“小太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