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疫”行动
近日,德国的新冠疫情恶化,每日确诊感染人数攀上6.5万例的新高,死亡人数也显著上升,尤其萨克森州和巴伐利亚州,医院开始告急。虽然总体而言,疫情仍处于可控范围,但发展趋势令人十分担忧,对下一步该如何抗疫各方展开激烈辩论,新冠疫情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考验处于交接期的德国政府。
政府更迭,谁来抗疫?
“谁来指挥抗疫?”这是德国媒体发出的疑问。德国9月底刚刚举行了政府换届选举,获胜的“红绿灯”联盟(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从10月中旬开始组阁谈判,至今未出结果。在新政府产生前,现任政府继续履职,但却难以得到地方州政府的全力支持。德媒评论称,“在抗疫问题上,默克尔领导的留守内阁已鲜有作为,即将组阁的‘红绿灯’联盟也缺乏有力的主张和计划。”宝贵的时间在冗长的政府更迭和抗疫措施辩论中流逝,新冠病毒却一如既往地传播和扩散。
最近6周以来,德国新冠感染病例一路飙升,从10月初每日新增数千例到11月18日超过6.5万例,却迟迟未能推出强有力的干预措施。关于在什么条件下允许公民参与公共生活,各州的规定也各式各样。已经是新冠疫情下的第二个冬天,各州还在以不同的方式抗击疫情。在萨克森州和巴伐利亚州感染人数暴涨之时,北威州仍在举办数万人参加的不需要戴口罩的科隆狂欢节。受疫情影响特别严重的州现在终于开始反省,认为“红绿灯”联盟犹豫太久,并低估了大流行形势的严峻性。
11月18日,经过激烈的辩论,德国联邦议院以398票同意,254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正在组阁的“红绿灯”联盟推出的《感染防护法修正案》,不再延长将于11月25日到期的新冠大流行全国紧急状态。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指责“红绿灯”联盟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走错了方向,不负责任地剥夺了联邦和地方政府控制新冠疫情的有效手段。联盟党认为,退出新冠紧急状态后,疫情会像脱缰的野马。后续该法案还将在联邦参议院审议,各方的斗争仍将继续,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德国政界在抗击疫情问题上的巨大分歧。
疫苗缺口,怎么补漏?
截至11月18日,德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16亿剂次,5635万人已完全接种,占德国总人口数的67.8%。反过来说,德国仍有超过2000万人还没有接种疫苗,这些人在即将到来的冬天感染新冠的概率很高。更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德国各地疫情的严重程度刚好与疫苗接种率相关。疫苗接种率将直接影响疫情的反弹程度,因此,尽快补上疫苗缺口成为德国的当务之急,也是政府拟议各种防疫措施的首要目标。
为了敦促更多的人接种疫苗,德国政府想了各种办法,包括广告和宣传片,设置方便的流动疫苗接种点,引入家庭医生实施接种,允许12至18岁的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等。默克尔总理甚至在视频讲话中紧急呼吁:“接种疫苗是明智的,它使我们能够更快地摆脱大流行。因此,我敦促所有尚未接种疫苗的人再想一想。”10月中旬,德国为了推动疫苗接种,取消了此前行之有效的免费新冠检测的政策,后来因为疫情急转直下,才又不得不恢复。
德国一直坚持自愿接种疫苗的原则。近日,随着德国疫情形势恶化,接种疫苗的人数有所上升,但改变主意接种第一针的人并不多。11月17日,德国有50.4万人接种疫苗,这是近几个月以来德国单日接种最高数字。但其中接种第一针的仅有6万人,有38万人接种的是加强针。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为上千万人接种疫苗的能力,而是短期内让那些对疫苗持保留态度的人改变看法。实施起来真可谓任重而道远。加之两针疫苗之间还要间隔至少三周,补齐疫苗漏洞的办法颇有“远水不解近渴”之感。
限制措施,如何实施?
“红绿灯”联盟提出的《感染防护法修正案》针对新冠危机的新措施主要包括:在工作场所实施“3G规则”(即已接种疫苗、已感染并痊愈、已检测呈阴性),雇主有义务进行监督检查;在飞机、火车和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也实施“3G规则”;在医院和养老院就医和工作的人,必须持当日有效阴性检测证明方可进入;伪造疫苗通行证和检测证明,面临最高有期徒刑5年的刑罚等。
然而,德国著名病毒学家德罗斯滕教授指出,目前新冠大流行并非只是未接种者的大流行。尽管有疫苗接种保护,德尔塔变异病毒仍会传播。在接种几个月后,疫苗保护作用就开始下降。接种过疫苗的人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并传播病毒。无论3G还是2G规则都无法阻止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新冠病毒。
为了阻止目前疫情的指数级增长,11月18日,看守总理默克尔与各联邦州商议后取得共识,将根据7天内每10万居民中新冠患者的住院人数分三级设限。具体来说,如果超过3人,各州将在活动和餐饮行业等实施2G(即已接种疫苗和已感染并痊愈)的准入规则。如果超过6人,各州应在2G基础上增加测试阴性要求(2G+)。如果超过9人,各州应采取进一步的限制措施。例如限制接触或禁止活动等。由于目前几乎所有的联邦州都已经超过3人的限值,因此2G规则将很快适用于德国全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