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财经 正文

中老铁路货物运输量突破6000万吨 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字体:
— 2025—
05/23
14:32:42
2025-05-23 14:32:42 来源: 央视新闻 记者 刘文杰

  5月23日,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获悉,中老铁路自开通以来货物运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截至5月22日,货物运输总量正式突破6000万吨大关,跨境运输货物超1390万吨,充分彰显了这条连接中国与老挝乃至东盟国家的黄金线路的强劲运力和巨大潜力。

  运输需求逐年攀升

  黄金线路活力持续释放

  今年以来,中老铁路货运繁忙,运输需求旺盛,1月1日至5月22日已累计运输货物超99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230万吨。产自云南的蔬菜、土豆、苹果等温带果蔬深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民众青睐,出口品类和数量呈现日趋增长的良好态势。

  目前,跨境运输商品种类也拓展到3000余种,涵盖了老挝的铁矿石、木薯粉、橡胶、香蕉,泰国的榴梿、山竹、龙眼,以及中国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温带果蔬等。中老铁路不仅促进了沿线农产品的出口,也为中国制造的高新技术产品打开了东南亚市场,实现了货物的双向高效流通,有力推动了沿线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运输能力持续提升

  双向流通更加高效

  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以来,这条国际大通道便以其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迅速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往来的重要桥梁。中老两国铁路部门不断加强货物运输组织,提升运输能力和效率。

  依托中老铁路,铁路部门创新打造了“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等跨境货物运输产品,累计开行“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已超过2000列,并推出了“京滇·澜湄线”“沪滇·澜湄线”等国际货运班列产品,极大地丰富了运输选择,提高了运输效率。特别是随着东南亚榴梿、山竹等生鲜产品的大量上市,中老铁路通过“澜湄快线”冷链专列快速入境,运输时效较传统运输方式大幅压缩,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贸合作的发展。

  下一步,中老铁路将进一步拓展黄金线路的独特优势,深化运输供给侧改革,拓展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推动“铁路+园区+产业”深度融合。依托中老铁路,将逐步形成以昆明为集结中心,辐射东盟国家、连通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开放格局,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向纵深领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中老铁路;运输能力;东盟国家责任编辑: 马驰骋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