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港澳办港澳研究所经济室博士、全国港澳研究会秘书处课题部副主任刘文娟。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 摄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 张晓曦)国务院港澳办港澳研究所经济室博士、全国港澳研究会秘书处课题部副主任刘文娟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在“十三五”规划下,2017年香港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与时俱进,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刘文娟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确定、人民币国际化大踏步向前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等,香港在国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服务于国家的金融发展、金融深化。香港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现在中国经济金融体系面临转型压力,香港要在转型的过程中承担作用。
第二,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获得收益。香港各界近几年举办了不少活动和研讨会,社会大众对“一带一路”的认识亦不断加深。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沿线地区的企业和投资者,可以利用香港的商业网络、融资平台和专业服务,进军内地和国际市场。
第三,香港要帮助国家发展高增值制造业的同时,踏上“再工业化”之路。香港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环境和优势,发展高增值制造业,弥补自身制造业空心化的结构弊端,与国家、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优势互补,真正做到推动产业多元化和带动经济发展。
据刘文娟介绍,2016年香港经济预计全年增长1.5%,低于2015年2.4%的增幅,亦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数3.4%。主要表现在,贸易陷入持续衰退困境、旅游业持续探底、零售业跌幅较大、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滞后等。
“但‘一带一路’建设对香港贸易的正面效应开始出现,”刘文娟说:“今年出台的‘深港通’以及成功落实的‘沪港通’和‘基金互认’等互联互通措施,推动国家资本市场向国际开放,更加有助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刘文娟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为香港的贸易走出困局带来希望,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对香港贸易产生影响。以2015年为例,虽然香港当年整体出口收缩1.8%,但对印度和越南的出口却上升了8.1%和14.7%;今年1至10月香港整体出口下降2.5%,但对印度和阿联酋的出口则分别大增12.4%和14.4%。
“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先后启动,以及交易总限额的取消、保险资金的入市等,使得香港市场与深圳和上海市场连接为一个有70万亿元人民币市值的巨大的共同市场。这个共同市场以香港市场为门户,为内地资金进行国际化配置,以及国际资本进入内地资本市场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平台。
刘文娟还表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意愿并未减弱,国家产业转型也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
她指出,截至今年11月底,共有602家内地民营企业在港上市,港股上市资源亦较为充足;2016年国家经济增长趋稳,经济发展模式已成功由投资拉动变为消费带动,这也令内地对服务业的需求上升,为香港这类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创造更大商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