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左为尼耶曼·亚曼,右为优素福的律师。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当地时间10月14日,涉嫌对埃森一座锡克教寺庙进行炸弹袭击的德国少年“圣战者”优素福之母尼耶曼·亚曼在柏林就她所著的《我的儿子是圣战者》一书接受国际媒体采访。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中新社柏林10月14日电 (记者 彭大伟)“我的儿子是萨拉菲(圣战者)。”14日在柏林的一场媒体见面会上,尼耶曼·亚曼尽可能平静地念着自己这本新书的名字《我的儿子,圣战者》。
37岁的她戴着头巾,作为在德国长大的第二代土耳其移民,她的德语无懈可击。然而,今年4月的一场爆炸彻底改变了她平静的生活:16岁的儿子优素福与其他两名少年参与了对埃森一间锡克教寺庙的炸弹袭击。
“我早在两年前就发现他身上越来越多极端化的迹象。”面对在座记者的提问,显得心力交瘁的尼耶曼·亚曼抑制不住愤懑,“但是在这个国家,预防极端化的努力太少了。”
早在儿子14岁时,尼耶曼·亚曼就开始注意到他的转变。
“他开始收集伊斯兰教的信息。我经常看到他在网上看视频,一个男子用阿拉伯语大喊大叫,还带有德语字幕。”尼耶曼·亚曼说,自己那时还没有意识到儿子接触了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直到有一次,儿子带来了新交的女友,做母亲的她大吃一惊:15岁的姑娘穿着“布卡”罩袍,整个脸遮得严严实实。优素福2015年向父母宣布,自己已与未成年的女友成婚。
“我终于意识到,这是极端化的标志。”尼耶曼·亚曼事后回想起,儿子出事前已经有诸多迹象。
尼耶曼·亚曼还感受到德国的一些清真寺“失控了”,儿子去一间使用阿拉伯语的清真寺,而他们作为父母无法弄清楚儿子在那里受了什么影响。
在两年的时间里,尼耶曼·亚曼一家尝试了几乎所有可能的途径去挽救儿子:从收走手机、断网到带儿子去德国移民和难民局设置的“退出项目”接受咨询,再到向警方报告,全都无功而返。
“现在人们为此做得太少了,这一切必须得到改变。”尼耶曼·亚曼把这段心碎的经历写成书,希望能让更多人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
“我儿子和他的伙伴在亚马逊网站上买到了制作炸药的化学品,又在YouTube网站上学会制作炸药,这实在太可怕了!”尼耶曼·亚曼对德国当局对网络暴恐信息的监管力度表示不满。她认为,这不只是宗教极端化的问题,“还可能有一些青少年有心理疾病,不应该让他们接触到这些东西。”
令她忧心忡忡的是,德国的极端化已远非个案。就在今年8月,德国警方在离埃森不远的杜伊斯堡破获一处伪装成旅行社的IS恐怖分子据点。
“一间旅行社,后院却在教授阿拉伯语,不知道多少人就此去了叙利亚。”在尼耶曼·亚曼脑海中,这些片段和使用阿拉伯语的清真寺、童婚等叠加在一起,最终解释了儿子和另外两个同龄人令人震惊的极端行为。
据德国内政部掌握的数字,德国境内至少有1500起童婚。德国已考虑通过立法禁止童婚。
“今天是优素福,明天可能是其他孩子。假如孩子们都这么走向极端化,德国这样一个国家今后会变成什么样?”说到这里,尼耶曼·亚曼整理了自己的米白色头巾。
“‘伊斯兰’(Islam)这个词的本意是‘和平’,而我作为一个穆斯林,现在却不得不对你们说这番话,我感到非常悲伤。”她说。
优素福的案件预计将于今年12月宣判。他的律师表示,由于他年龄不满18岁,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惩戒,但不会与成人采用相同的标准。
尼耶曼·亚曼希望儿子有一天也能读到妈妈的书,“我现在定期去探望他,他已经开始认识到这是一个错误,他会有一个全新的开始的。”(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