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1月20日正式就职美国总统至今,特朗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已经走完了一整个月。毫无疑问,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这一个月,那就是“乱”。
首先是内阁“乱”。在全部23个需要参议院确认的内阁或内阁级别席位中,总统就职当天仅有2人顺利过堂、第一周结束仅有4人过堂、第二周结束仅有共6人过堂、第三周结束仅有9人过堂、第四周结束仅有14人过堂……截止到今天,还有包括商务部长、能源部长、劳工部长、贸易代表等重量级阁僚在内的8人未能过堂:特朗普内阁堪称近数十年来到位最慢的内阁。
一方面,内阁到位慢当然要“归功”于民主党从中杯葛;但另一方面,包括已就任教育部长Betsy Devos和前劳工部长提名Andrew Puzder在内的诸多内阁部长提名深陷争议和丑闻,则是内阁到位慢的主因——Devos争议之大,以至于副总统兼参议院主席的Mike Pence不得不投出打破僵局的一票(副总统虽然位居参议院主席,但除非平票,不得投票);而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更是直接告知白宫劳工部长提名人选Puzder根本不可能通过参议院确认,以至于白宫不得不更换提名。内阁迟迟不能就位,部长以下的团队更是无从谈起。在内阁级别官员之外,还有超过600个需要参议院确认的职位至今空缺,这些处于中高层和中层的官员是维系政府运转的核心,其缺位无疑使得特朗普政府运转失常。
美国现任教育部长Betsy Devos
内阁之上,则是特朗普尤为仰赖的政策核心圈“乱”。早在特朗普竞选后期和胜选之初,无论是公开信息或是靠近其团队的信源均表示,特朗普将更为仰赖由其女儿Ivanka Trump、女婿Jared Kushner等家族成员,Reince Priebus和Sean Spicer等共和党建制派核心人物,以及包括Steve Bannon、Kellyanne Conway、Stephen Miller、Michael Flynn在内的极右翼和反建制派共和党人组成的核心圈。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其核心圈并不是铁板一块,甚至可以说是矛盾重重、四分五裂。
一方面,其核心圈成员的公开表态、声明经常自相矛盾。在前国家安全顾问Michael Flynn卷入俄罗斯丑闻这一问题上,Conway前脚表示特朗普对Flynn无条件信任,白宫新闻发言人Sean Spicer后脚就对记者表示特朗普正在评估这一局势、只字不提信任——随后,更是直接传出Michael Flynn辞职。而在对外问题上,以Bannon为代表的所谓“另类右派(alt-right)”姿态强硬、无所顾忌,后面则是Kushner、国防部长James Mattis、国务卿Rex Tillerson等人负责收拾局面。
另一方面,其核心圈成员各怀鬼胎。数个白宫内部的消息源表示,Priebus几乎把控了外界接触特朗普的通道,以此控制特朗普可以接触到的外界信息。
人事安排之外,特朗普政府在过去的一个月还不得不面对层出不穷的丑闻造成的“乱”。自当选以来,有关俄罗斯政府操纵选举的新闻和相关的情报证据就层出不穷,而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更多的证据则指向特朗普的竞选团队高级成员——包括其安全政策智囊、首任国家安全顾问Michael Flynn(已辞职)在内的亲信被指与俄罗斯官员有私人联系,并且向俄罗斯高级官员泄露与奥巴马政府制裁俄罗斯相关的情报。虽然这一指控尚未坐实,但Michael Flynn的辞职则间接证实了这些丑闻和指控并非毫无根据。此外,很多人可能已经忘记了的丑闻还包括特朗普无礼挂断澳大利亚总理的电话等在内、如果放在之前任何一位总统身上都“不得了”的丑闻——当然,这些丑闻与俄罗斯丑闻相比,则几乎是“微不足道”。
Michael Flynn辞职
最后,则是第一个月政策的“乱”。上任后数小时内,白宫就着手推翻奥巴马医保;第一周,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议,并签署总统行政令简化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估手续、下令在美国-墨西哥边境“建墙”以阻挡非法移民、暂停对“庇护所城市(sanctuary city)”的联邦资助,以及至今仍造成巨大争议的移民禁令……上任仅三周时,特朗普已经签署了25个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假定特朗普可以成功连任,以此速度计算,他在八年时间里将签署超过3000个行政命令——与之相比,奥巴马在其整个八年总统任期中仅签署了277个行政命令。无怪乎有媒体戏谑称“白宫的笔都不够特朗普签字用的”。
而草率通过的行政命令背后则是政策制定过程的严重混乱。以备受关注的移民禁令为例,白宫在禁令准备过程中彻底抛弃了国务院、国土安全部以及国会相关委员会这些惯常情况下应该提前介入的政府部门和机构。正因如此,上述部门负责移民事务、难民事务的具体官员和负责相关工作所涉法务的政府律师并未提供任何咨询意见,使得禁令一出就饱受质疑,并最终被裁定暂缓执行。同样混乱的还有其外交政策——由于特朗普具体的国家政策团队迟迟不能到位,其在对华政策、巴以问题上的相关表述均引发了巨大争议。
热闹过后,我们可以从这一个月的种种乱局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并由此判断未来四年特朗普政府的走向。
其一,俄罗斯丑闻将继续发酵。国家安全顾问Michael Flynn未能任满一个月就仓促辞职,承担了俄罗斯丑闻的主要责任。但是,目前美国司法部门还不能排除Flynn是自行其是,还是受更高层指使。因此,无论是联邦调查局在内的政府部门还是国会情报委员会(Senate and House Intelligence Committees)等国会委员会,都将继续对这一丑闻进行调查。美国时间2月17日,联邦调查局局长Comey对参议院情报委员会进行了一次闭门汇报;虽然汇报内容仍未公开,但情报委员会主席、共和党参议员Richard Burr和情报委员会高级成员(ranking member、少数党在委员会内最高级别成员)、民主党参议员Mark Warner均表态将彻查到底,甚至要求Flynn最终过堂作证。
这样下去,丑闻可能有三种结局:第一种情况下,丑闻继续发酵,但是没有更直接的证据证实特朗普和俄罗斯的关联;最后调查不了了之,或者干脆被特朗普自己制造的新丑闻掩盖。第二种情况下,丑闻如温水煮青蛙,时有猛料曝出、间歇性占据头条:特朗普的政治前途将仰仗于民意支持率——如果民意支持率能够保持在一定水平,国会共和党将继续与其合作,力争中期选举保持两院多数、推行重要政策;如果民意支持率因为丑闻而暴跌,共和党则将在保全自身的情况下与特朗普做必要切割。第三种情况下,后续调查证实特朗普直接牵涉丑闻,共和党则不得不壮士断腕、及时止损。
这三种情况都不利于特朗普政府。从表面看,第一种情况对特朗普政府损失最小,第二种情况对特朗普的影响取决于其支持率,第三种情况则会为特朗普政府敲响“丧钟”。
但在这三种情况背后,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特朗普外交政策中的重头戏“重塑美俄关系”将几乎不可能实现。早在1月初、美国情报机构公布关于俄罗斯干扰总统选举相关文件的时候,笔者就分析,特朗普的对俄政策将受到参议院对俄鹰派议员的影响。包括John McCain、Marco Rubio、Rand Paul、Susan Collins、Lindsay Graham在内的众多对俄鹰派议员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都不会面临选举压力(McCain、Rubio、Paul刚刚在2016年选举中成功连任、获得一个新的六年任期,而Collins和Graham在2014年成功连任,下一次选举是2020年)——这意味着他们不需要担心因为反对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而失去选票。事实上,在内阁提名确认投票的过程中,仅有的四名投反对票的共和党参议员中即包括Collins、McCain和Paul。
与此同时,特朗普事实上已经开始“回调”其过分亲俄的外交政策:在刚刚过去的一周,特朗普任命的美国常驻联合国大使Nikki Haley公开谴责俄罗斯占领乌克兰,要求俄罗斯立刻撤出克里米亚,并表示对俄制裁将一直持续、直到俄罗斯将克里米亚半岛归还乌克兰。紧随其后,白宫新闻发言人Sean Spicer也表态称俄罗斯应归还克里米亚。特朗普本人则在Twitter上表态,称俄罗斯“强夺”了克里米亚。无论这种政策回调将持续多久,可以预见的是,美俄彻底修复双边关系在短期内将是空谈。而特朗普的反复无常是否会激怒俄罗斯、使得一切修复关系的可能性都化为泡影,则值得我们关注。
特朗普在Twitter上表态,克里米亚是在奥巴马任期内被俄罗斯“强夺”的
其二,国内政策将受到白宫内乱的严重阻碍。特朗普第一任期必须推行的三大国内政策是1)推翻奥巴马医保法案;2)推行税改;3)推动大规模基建投资;而这三大政策,尤其是税改和基建投资,则是紧密联系的。笔者此前已经分析,对于特朗普和共和党国会而言,大规模减税措施是竞选的一个重要承诺,税改成功与否将决定特朗普第一任期及一个共和党完全控制的国会两院在未来两年的工作成绩。因此,为了在2018年中期选举中继续维持共和党在两院的控制权,白宫和国会势必要在中期选举前争取通过新税制。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国会两党对于“财政直接支持基建投资”缺乏兴趣,因此通过大幅减税从而推动基建投资可能是特朗普政府的必由之路。
现在来看,虽然国会共和党人为了赢得2018年中期选举仍不得不在2018年11月前通过税改法案,但其形式将远不及此前许多人预计的一样。参众两院共和党人都对目前税改方案Brady Plan中的边境税(border adjustable tax)抱有疑虑,而大型零售商则在大举游说国会、避免最终通过的税改法案中包括边境税。而失去边境税,政府将难以筹措足够的财政资金以支持大幅度的降税。换言之,除非提高财政赤字,特朗普税改计划中降税的部分将难以实现。在最终的法案中,虽然针对海外资产征税和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门税率将有可能得到保留,企业税率和整体税收减免恐怕都将难以达到预期。与此同时,参众两院目前尚未能就推翻奥巴马医保达成共识,而替代方案则至今无影无踪。这意味着共和党在今年乃至明年中期选举前都很难彻底推翻奥巴马医保法案。
更重要的是,白宫内部的矛盾分歧将使得国会共和党与白宫的协调变得困难。而持续发酵的俄罗斯丑闻、特朗普的大嘴引发的其他危机也将牵涉白宫和国会足够多的精力。这都意味着国内政策的推行将受到来自特朗普政府自身的阻力——正如很多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最大的敌人恐怕就是特朗普。
其三,核心团队内乱将继续。特朗普核心团队中的分歧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正如前文所述,女婿Kushner、女儿Ivanka、国务卿Tillerson和国防部长Mattis代表了核心团队中的温和派势力;Bannon、Miller、Conway代表了核心团队中的极右翼反建制派势力;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前主席Priebus和白宫新闻发言人Spicer则代表了共和党建制派的势力以及特朗普与建制派共和党人的纽带。此外,还有出身金融界、企业界的内阁官员“心怀鬼胎”。
在过去的几周时间里,几派势力不断利用泄密的方式打击对方,并在自己职权范围内阻击其他派别的计划。可以预见的是,只要这些派别持续存在、这样的政治内斗也无疑将继续下去。消弭分歧意味着特朗普本人将不得不站出来——最新的消息指出特朗普可能在计划用新泽西州州长、在大选中最早站出来支持特朗普的建制派共和党人之一Chris Christie来取代Priebus,以打破后者对接近特朗普渠道的垄断。同样,特朗普正考虑给新的国家安全顾问以更大的人事授权,避免其像前任Flynn一样在内斗中被边缘化并最终被牺牲掉。正在被考虑的人选则包括曾一度是国务卿热门的David Petraeus等人。(当地时间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了现役军人,美国陆军能力集成中心主管麦克马斯特为新任国家安全顾问。——观察者网注)问题是,用一个深陷丑闻的Christie换一个把持白宫的Priebus,用一个曾经因泄露军事机密而被革职的Petraeus换一个因为丑闻下课的Flynn,这样的白宫真的会好吗?
(本文作者封楚诚,原载于微信公众号:世界说globusnews,授权观察者网发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