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中国发现17.8万年前人类牙齿:早于人类走出非洲时间
2016年07月17日 09:13:44 来源:参考消息网 编译 洪漫

  参考消息网7月17日报道港媒称,三年前,在贵州省毕节的一个石灰岩溶洞内,由赵凌霞教授率领的一个课题组在把一个古老的地下河床的数米厚泥沙除掉之后,发现了三颗人类牙齿。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11日报道,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它们跟现代人类的牙齿很像,但是沉积物的年代显示,它们是11.2万至17.8万年前被埋的,早于首批现代人类走出非洲的7.5万年前。

  报道称,今年年初,该课题组在《人类学学报》刊发的一篇论文中公布了这一发现的细节。该发现给中国人的起源之谜增添了新内容。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南部几乎每个省都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其中许多都来自可以追溯到10万年或者更多年头之前的沉积物,但是从解剖学来看,这些人类的特征跟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刘武教授是赵凌霞的同事,他同样在湖南省道县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关于道县人的发现首先发表于去年的《自然》杂志,表明10万多年前生活在中国的人类跟当今的人类是一模一样的。

  “化石记录上有压倒性的证据表明,在非洲定居者到来之前,中国就有人了。”刘说。“他们不是住在一个或两个小的地区,而是蓬勃发展,几乎无处不在。”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是被新来的人类赶尽杀绝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刘说。

  在发表在《人类学学报》同一期的一篇论文中,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新智称,通过对8000年至13万年前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古人类石制工具进行彻底研究,他们得出结论认为,制造技术是从一代传到又一代,具有一致性,其特色与非洲早期移民的石器有着明显不同。

  报道称,石器文化,还有中国出土的大量古人类化石表明,现代中国人是该地区无缝演进的结果。根据吴和同事的研究,虽然非洲移民的到来可能会引入一些新基因,但是并没有发生更换或者大灭绝。

  为了找到真相,可以把古代遗迹中提取的DNA与现代中国人的DNA进行比较。德国对在非洲移民到来之前生活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的化石进行过类似的比较,结果显示,当今欧洲人都带有尼安德特人基因,而这表明当时抵达欧洲的人与当地人进行了混合,而不是灭绝了他们。

  但是在中国重复这一试验更加困难,因为中国的样品要比尼安德特人早得多,后者生活在2.8万年前。遗迹越老,保留的DNA信息就越少,研究人员一无所获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们必须评估风险,因为任何DNA分析势必造成一块珍贵的化石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刘说。“当利益远远超过成本时,我们才会进行测试。”

  上海复旦大学研究古人类DNA的李辉(音)教授说,当今的技术使他确信,可以从10万年或者更老的样品中提取有用的DNA。

  “任何可以用放射性碳素进行测定的样品都可以用于DNA分析,”他说,“我们拥有最尖端的技术来完成这项工作。”

  李说,要进行DNA测试,研究人员将需要把整颗牙齿磨成细粉,或者用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头骨来做这事。

  李表示,尽管化石遗骸是重要证据,但它们没有DNA检测那样可靠,因为它们埋葬的沉淀层可能由于最近的地质活动而受到干扰,使得测年结果可能夸大了化石的年龄。

  大约7.5万年前,印尼发生超级火山爆发,导致了著名的灭绝事件——被称为托巴灾难。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它把地球变成一个雪球,造成大量物种灭绝,包括一些早期人类。

  李说,少数人类从这场灾难中幸存下来是有可能的,但他们无法抵挡来自非洲的新移民。即使他们混在一起,但现代中国人身上天然DNA的贡献将非常小,不太可能超过2%。

  “我们很愿意测试一些非常古老的样本,但是我们得不到。”他说。

  “(关于中国人起源的)分歧只能通过拥有化石者与拥有(古DNA分析)技术的人之间的合作才能得以解决。”(编译/洪漫)

标签: 考古;牙齿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伦敦将开全3D打印餐厅:花2000元吃一堆浆糊

每日关注
  • 中国自建太阳模拟器投入使用 防重蹈“玉兔”覆辙
  • 男子信用卡透支50万元不还 连同保证人一同被诉
  • 七旬老太起诉八旬丈夫:老伴有钱不给我 太抠
  • 男子开车突然癫狂:撞车后抢车肇事 咬伤一名女子
  • 大麦网遭撞库39名用户被骗百余万 警方已介入调查
相关阅读
  • 圆明园遗址考古今年“推进”至大水法
  • 海昏侯墓与致远号沉船等入围十大考古发现终评
  • 江西将保护利用海昏侯墓 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 郑州市中心现大型古墓群 初步判定属商代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五十六期:干部选拔任用有标准 浙江打出“上”“下”“管”组合拳
  • 【政百科】第五十五期:前三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
  • 【政百科】第六十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盘点 2016浙江经济怎么发展?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