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裸捐书记”陈光保:轮椅上守望一方热土
2016年07月29日 14:41:38 来源:党员先锋

  陈光保 资料图

  有一群人,一辈子怀揣信仰。他们忠诚俯首,甘为人民的孺子牛;他们九死不悔,为理想披肝沥胆。他们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共产党人! 陈光保就是他们中的一员:16岁参加革命,18岁入党,63岁离休后还扛着锄头开荒办农场,裸捐助学。他把心都掏给了老百姓,把一生交给了党。

  人民的好县长

  早在海康公社社长、县长、县委书记任上,陈光保就是公认的好干部。1970年,时任广东省湛江市海康县县长的陈光保看到南渡河两岸一眼望不到边的黄叶,觉得非常心痛。南渡何是雷州人民的母亲河,但也是一条灾难频发的河,许多年来让当地居民苦不堪言。面对群众期盼的眼神,他决定一定要根治南渡河。

  于是,一场人人义务出工修大堤的活动开始了。陈光保身先士卒,日夜吃住在工地,累了、病了也不肯离开半步。经过10年苦战,南渡河全线筑起一道宽10米、长20公里的拦海大堤,被驯服的河水灌溉着两岸22万亩良田,再也不是百姓的心头痛,海康县也成为了“金色粮仓”。

  1977年至1978年,“广东包产到户第一村”北和镇谭葛村谭葛大队大胆尝试包产到户,一下让这个“乞丐村”“逃荒村”拔了穷根。当村支书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这件事汇报给时任县长的陈光保时,得到的不是质疑,不是制止,而是支持。

  1979年11月,陈光保在全县公社书记会议上力推包产到户。人们不知道的是,转年陈光保就被点名参加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有人直接拍桌子指责他“搞倒退”。但陈光保横下一条心:“就算撤我的职,罢我的官,我也要搞包产到户!”硬把这个“雷”给抗下来了。他说,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让农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有钱花才是硬道理,为什么不敢干?最终,谭葛村包产到户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离休了也要为民拓荒

  如今的雷州,处处蔗田葱茏,蕉果飘香。当地有个远近闻名的“保伯农场”。在那里,田埂整齐笔直,蔬果等经济作物茁壮成长,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很难让人想到,这里曾经是一片乱石林立、杂早丛生的荒山野岭。

  在当地有一首农民自撰的歌叫《雷歌》,里面有这么4句:“传说仙过岭生鬼,历代从无谁敢开,当代愚公光保伯,荒山垦成百果园。”歌颂了陈光保为这里做出的贡献。1994年,63岁的陈光保离休了。忙活了大半辈子,家人都盼着他享享清福。没想到,他却作出一个让人们吃惊的决定。

  历史上,雷州半岛曾是流放囚徒、贬官的“南蛮之地”,赤地千里,杳无人烟。在海康县(现雷州市)任县长、县委书记时,陈光保发出“绿化海康”誓言,一座座石头山被搬走,红土地换绿装,海康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仙过岭地处偏远,始终没能开发出来。

  “群众没过上好日子,我决不休息!”

  陈光保说干就干。离休后第二年,他和老伴儿张少乔带着一群人,扛着锄头,背着箩筐,开着推土机,上仙过岭安营扎寨,摆开了战场。

  锄头挖,推土机推,肩挑手提搬石头,陈光保亲自上阵,带领大家拓荒。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苦战,在仙过岭令人生畏的乱石堆里,大伙儿咬牙硬是垦出2800亩荒地。

  荒山好不容易披上绿装。但困境接踵而至,连续几年,不是寒潮就是台风,种芒果被冻死,种香蕉被台风打倒,农场经营困难,债台高筑。有人劝陈光保把农场转租出去,不仅扔掉包袱,还能从中赚一笔。

  陈光保拒绝了。来这里开荒种地建设农场,目的不是为自己挣钱,是为当地农民致富拓新路、作示范,如今目标还没实现就要逃跑,哪像一个共产党人。

  陈光保重新调整生产布局,改种甘蔗、辣椒等抗自然灾害能力比较强的经济作物,终于扭亏为盈。在他的带动下,周边群众也到荒郊野外开垦种地。短短几年,就开垦了10000多亩荒地。他还在周边的6个村,出资修通了20公里路;自费打深井100多眼,协调相关部门修建了5个饮水水塔,解决了村民的抗旱和饮水问题。

  就在陈光保为农场经营不断改善而高兴的时候,自己却陷入了人生低谷:2006年因腰椎增生手术失败,致下肢瘫痪,人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2007年,陪伴陈光保近半个世纪的老伴张少乔为操劳过度,突发心肌梗塞,撒手长逝,这让他异常痛苦。但就是这样接连的打击,陈光保也没有轻言放弃!

  在陈光保的带动下,仙过岭全部被村民开垦出来。附近6个村靠开荒种植发家致富,消灭了茅草房,盖起了“香蕉楼”、“甘蔗楼”,农场也扭亏为盈。

  荒芜千年的仙过岭,终于旧貌换新颜。

  陈光保捐资奖励高考优秀学子200万元 资料图

  助学兴学的“裸捐”老干部

  如此努力建设农场,陈光保可不是为了自己家的收入。从2000年起,陈光保坚持资助大学生。农场支给他的每月工资和农场盈余,大多数都用来教学助学。

  奖教助学,与陈光保在职期间提倡的“治穷先治愚,兴学育人才”一脉相承。据统计,10多年来陈光保累计捐出1162万元用于奖教助学,惠及6000多名学生;此外还捐款253万元建设道路,资助老人、残疾人、贫困户等。2010年,他将农场改为“重教助学基金会农场”,并表示彻底“裸捐”,不留给子女一分钱。陈光保关心教育、情系学子的善举在当地产生了示范效应,带动了一批企业家捐助大学生,雷州大地掀起了重教助学潮。

  “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如果你身边有行业中涌现出的先锋人物,欢迎向央视网推荐。  投稿邮箱:1714523629@qq.com

标签: 农场;助学;康县;锄头;开荒;共产党人;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俄22岁女子与陌生网友约会惨遭斩首(组图)

每日关注
  • 评:“空白罚单”,在“规则之治”中求善治
  • 蓟县撤县设区 天津成为第三个没有“县”的直辖市
  • 儿子无故被关押?1人1天报假警212次被拘留8天
  • 河南“彪”爸携子千里行引争议:如何把握尺度?
  • 广州番禺大学城师生上半年频涉醉驾 有教授涉案
相关阅读
  • 习近平三个“能”解读新时期共产党人楷模
  • 落马县委书记痴迷紫砂壶 商人假装司机随行买单
  • 中纪委:党章是共产党人的“原教旨” 必须一体遵循
  • 玻利维亚欲起诉智利“偷水” 智利外长称将提起反诉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