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 江西 当美丽中国的领跑者
2016年08月18日 21:33:17 来源:人民日报 费伟伟 吴齐强 施娟 朱磊

  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人民眼·绿色发展)

  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总给人阳刚的感觉。

  如今,当你来到南昌,却难以抗拒它那婀娜柔婉。

  到处是清清的水,水域占了全市面积的近1/3。这些年持续投入200多亿元,退耕还湖、还湿地,整治水环境,实施“清流行动”,南昌重现“一江通三河,九龙串十珠”之美。居民出门步行20分钟就见水,而且是清水——主要江河14个监测断面,水质均百分百达标。

  艾溪湖位于南昌高新区,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园区建设框架一拉开,财政顿时捉襟见肘;另一方面,众多投资者看好这里,纷纷伸来橄榄枝,项目动辄投资数亿元、上十亿元。若建设开发,至少可获50亿元以上土地收益及数百亿,甚至千亿生产总值。然而,2600亩的艾溪湖完整保留了,周边3000亩的可开发用地,开发成了政府贴钱的湿地公园和文化娱乐、休闲场所。骄阳似火,艾溪湖荷香四溢,满眼青翠,仍然有数百只白鹤、天鹅、大雁在这里嬉戏……工作人员说,以前这些鸟只是飞过时歇个脚,现在有的已留下来筑了窝。

  “河湖环绕润豫章”,南昌人又在城里到处种树、植绿、养花。全市人均绿地面积比5年前增加近两个平方米。2014年国家园林城市复检,南昌被列为“免检”……

  “要当美丽中国的领跑者!”江西响亮提出。从南昌的巨大变化中,可以感受到它的满满信心。

  然而,“江西”,一个名字里都有大川大水的地方,意味着生态方面的压力也更大。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江西又会是怎样一幅生态图景呢?

  烈日炎炎,我们从南昌出发,去发现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

  前所未有的认识——

  树生态导向,让制度发力

  踏进赣江源保护区的缓冲区,水声就明显清亮起来。一处10多米高的瀑布下,还残留着村落的旧迹。有人看中溪涧一块浑圆的卵石去捞,一脚踩下才惊觉眼睛被“骗”,禁不住捧起来喝一口。

  就在几年前,这样的情景还无法想象。人们不仅在这里建村扎寨,靠山吃山,砍树打猎,而且垦农田、开茶山。

  “核心区现在一个人也没了,缓冲区的1000多户已迁出800多,退耕还林了1000多亩地,收缴各种枪械200多支。”赣江源自然保护区黄竹管护站站长张马林告诉我们,“从2014年开始就不再砍一棵树,十几年不见的水鹿现在常见。飞狐原来很少的,现在怎么也得有上万只吧,下雨天有的直往我们护林员屋里飞。”老张每天要巡查几十里,说起保护区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脸上绽放孩童般的笑。

  赣江,江西人的母亲河,也是鄱阳湖的最大水源。赣江源保护区每年为赣江、长江提供1.679亿立方米的国家Ⅰ类水。

  清清东江源,幽幽三百山。这是又一个江之源。安远县旅发委主任黄礼春指着山间银练般的瀑布说:“一定要保护好东江源头水,是周恩来总理嘱托的,50多年了,赣南老表没有忘记。”

  三百山是供香港同胞饮用水东江的源头。源区富含钨、钼、稀土等矿产资源,潜在价值高达100多亿元。为保护一江清水,近些年安远出台“三禁”,实施“三停”:禁伐、禁渔、禁采;停批污染项目、关停污染企业、叫停污染行为。2015年安远财政收入才7亿多元,据不完全统计,因各类资源限制开发,县财政每年收入减少5亿元以上。

  水是江西最优势的资源,拥有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和全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多达3700多条。最大的优势,也正是最大的压力。如何变压力为动力?江西用制度建设把水生态保护摆在突出战略位置。

  “保护者受益,受益者补偿”,江西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境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覆盖全部100个县(市、区),首期筹集补偿资金20.91亿元,成为欠发达地区生态补偿资金筹集力度最大的省份。省发改委主任吴晓军介绍,江西在资金分配上向五大河流源头、鄱阳湖滨湖地区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倾斜。对水质改善好、森林生态保护有成效、节约用水多的地区加大补偿力度;对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生态破坏事件的地区,则扣除当年三成到一半补偿金。

  宜春市靖安县双溪镇大坪中心村,村中心是三棵树龄高达五六百年的樟树,最大一棵5个人才能合抱,铭牌上“树保姆”的名字是钟太红。不多远,一条山溪从村里流过,几个妇女正在浣洗。溪边立一牌,“河长”的名字还是钟太红。“没错,都是我。”村支书钟太红大笑。

  靖安县共任命三级“河长”“库长”245名,还有专职的巡查保洁员200余名。靖安两条干流、69条支流的“河长”们把河道当街道一样管,几乎每天都发微信朋友圈“晒图”。小到扔垃圾,大到被污染,一发现问题,每条河都找得到负责人,“河长”可以直接协调相关部门立即处理。

  “决不能等水变差了再管再治。”宜春市“副总河长”——赖国根副市长告诉记者,宜春目前已对全市1830座小型以上水库,全部实行“人放天养”——人工只投放能让水质变清的鱼苗,其生长则纯天然。

  “河长制”并非江西首创,但体系之完备、覆盖面之广、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省里专门出台《江西省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设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

  虽非首创,但江西同样做得特别实、特别到位的,还有差异化考核。

  紧挨鄱阳湖的南昌湾里区,自古便是“九龙聚首,凤凰饮水”的风水宝地,是城市绿肺,休闲绝佳处。但湾里的干部们前些年心情一直不佳。“经济只占全市1%,一考核GDP年年倒数。”区委负责人坦言。为了GDP,湾里曾大搞养殖,顶峰时,600多家猪场遍布山头,猪粪顺涧水下流,臭气熏天。商品材砍伐也常常突破指标。

  如今的湾里,山峦叠翠,泉水潺潺,白墙黑瓦的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入眼无处不似画。猪场早没影了,20多个护林岗哨全天候监控,森林覆盖率已达73.94%。今年上半年,不到10万人的湾里接待游客35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1亿元。

  湾里之变,缘于差异化考核制度激发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力。2009年,南昌市率先进行差异化考核,“市里对我们取消工业增加值考核,新增了森林覆盖率、水源水质、生态旅游的考核,占比接近1/3。”区委负责人说。

  从2013年开始,江西推广南昌经验,对所有县(市、区)实行科学发展分类考核,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逐步提高生态考核权重。今年,江西再度完善这一综合考核评价方案,提高生态文明类考核指标的权重。

  “要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关键就要在建立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导向。”江西省委书记鹿心社这样强调。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签: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艺术展在杭州开幕

每日关注
  • 李克强同缅甸国务资政举行会谈
  • 【新常态•光明论】去产能化“大招”频出 目标在望
  • 澳大利亚人江添文:杭州的好 我会播给全澳洲知道
  • 陈美选:请跟我说Welcome to Hangzhou
  • 倒计时面孔:淡妆浓抹的“西子姑娘” 全靠他们默默“梳妆”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