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浙江洞头船模手工艺人:指尖上的艺术重现旧时船貌
2016年08月30日 07:46: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机帆船。叶宋顺 供图

  中新网温州8月29日电(记者 李婷婷 实习生 陈洁)钓带鱼、鳗鱼的“白底”船、捕捞运输的“乌糟”船、载人载物的“河泥流”……在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东屏街道城南路163号的叶宋顺家中,这些流行于解放初期,如今大多退出历史舞台的渔船被精致还原。可左右摆动、上升下降的舵,可装上卸下的船舷板,借由叶宋顺灵巧的双手,每一个细节都被完美复刻,一艘艘精致的船模,隐约可见当年乘风破浪的海上英姿。

  在四面环海的渔业大县——洞头,上世纪六十年代有数百人从事造船、修船行业,对渔民来说,船是第二条生命。今年63岁的叶宋顺,对船的特殊情结始于幼年。

  1957年,洞头县造船厂迁往浙南最大的避风港后垄,每年台风来临前,大大小小的渔船、运输船停泊于此,对于家住附近的叶宋顺来说,这里简直是一个百看不厌的乐园。

  “从那时起对造船特别感兴趣,没事的时候就会跑去看工人们造船,一待就是半天。”对叶宋顺来说,船内部每一个细小的零件都能激起他的好奇心。

  白底船。叶宋顺 供图

  这份热爱,一直到现在都丝毫不减。近年来,幼时的渔船几乎难觅踪影,而身边制作船模的手工艺人也越来也少。于是从事木工十多年的叶宋顺不禁冒出了一个念头:制作船模,还原当年的船只。

  “我不希望我的儿孙们以后再也看不到祖辈们出海捕鱼时用的船!”两年前,叶宋顺开始收集樟木、杉木动手制作船模。

  全凭自己的摸索,最初的半年叶宋顺走得磕磕绊绊。“一开始做出来的船模不是样子不好,就是达不到水准,只有埋头不停做,来回摸索。”叶宋顺回忆说,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态也逐渐变得平和。在他看来,如此精细的手工活,必须保持心无杂念的状态。

  如今,叶宋顺已投身于这项爱好两年多时间,原先只为保留传承幼时那份记忆,但在亲戚朋友的传播下,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登门求购,叶宋顺的船模逐渐小有名气,对于这一切,叶宋顺看得很是淡然,依旧不忘初心地醉心于繁杂的制作过程中。

  “乌糟”船。叶宋顺 供图

  “一般来说制作小型船模要用几天时间,造艘中型的船模要半个月,造一艘大型的船模要1个月左右。”平时没事时,叶宋顺总是一头扎进自己的工作室专心致志地制造船模,就连船模上的小铁锚都是他一锤一锤亲自打出来的。

  “身为海岛人,对大海、船只的热爱好像就流淌在血液中。”这份热爱通过叶宋顺灵巧的双手,变成那些曾经与渔民相依相伴的“海上战士”,并以此为载体将那份与海有关的记忆宝贵珍藏。(完)

  

标签: 洞头;船模;手工艺人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快来一睹2016越南小姐的芳容

每日关注
  • 新疆卫星定位连续运行服务系统正式启动运行
  • 中国推动与东盟艺术院校学籍及学分互认
  • 广西接连出台文件整治“城里看海”
  •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在京发布 中国整体形象稳步提升
  • 下月起一批新规将实施:公积金提取手续大“瘦身”
相关阅读
  • 千年土陶,安顿藏地青年乡居生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