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8月30日电(刘默涵 李琛)搬出住了好几十年的“公屋”,住进新房子的那天晚上,刘成发像个孩子一样掩面痛哭,这一次是欢喜的眼泪。这个年近5旬的瘦弱汉子,到现在还有点不敢相信,这一辈子竟然能住进再也不会漏雨的小洋房里。
刘成发,是福建长汀县四都镇上蕉村的村民。这个村子是红军的据点村之一,当年红军由赣入闽,就是从这里走过。
两三年前,刘成发还住在村子里的“公屋”里。说是公屋,其实是村子里的老祠堂,这栋层高只有2.2米的逼厌老房,曾是他们一家5口的栖身之所。下雨天,破瓦房就漏雨,滴在接水的罐子里“哒哒”作响,让人一夜难眠。
谁不想住上好房子?刘成发平时靠几亩薄田度日,用“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来形容也不过分。当年,老婆生大女儿的时候,连一口米汤也喝不上,只能用地瓜来做月子。想起这事,刘成发就内疚。
发愁的时候,刘成发喜欢喝点酒。喝了酒以后,他却更发愁。那种只要几毛钱就能喝上一天的劣质勾兑酒很容易上头。酒劲上来,他就要掩面痛哭。
这个日子还怎么过?看着刘成发这个颓唐的样子,隐忍多年的妻子绝望了,提出要离婚,这无异像一把尖刀直插他的心窝。
面对这个已走到破碎边缘的家庭,刘成发没有了生气。当村子里的干部到他家里找他时,他浑身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酒气,就那样直堂堂地躺在床上,两眼无神地盯着房顶上的破洞,怔怔地发呆。
刘成发根本想不到,自己人生从那一天开始转向新的轨迹。2014年,扶贫奔小康步伐开始加速。为了不让老区的贫困户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队,福建省针对刘成发们,加快推进实施“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工作。
上蕉村这一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长汀县委、县政府和当地的相关部门经过谋划,制定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计划,并邀请了专家实地考察论证,鼓励上蕉村发展林下经济,从根子上改善当地村民的贫困面貌。
“这人啊,没有了奔头,做什么事都没劲。”结队帮扶的村支书吴水长知道房子是刘成发心中的死结,要让这个汉子勤快起来,就要让他能看得到希望。
在村支书的担保下,刘成发的几个亲家兄弟凑了2.5万借他盖房子。钱不够,政府补贴;再不够,村干部帮忙贷款;没有宅基地,大家一起协调解决。
刘成发一度发愁:这借来的钱,该怎么还?其实,村里针对他个人情况的精准扶贫办法早就想好了:刘成发的老婆可以到村子里的竹制品厂里上班,一个月可以收入2000多元;刘成家一家从村集体分到100亩竹林,管理好的话,一年可以收3万元;刘成发家里也有几亩好地可以种经济作物,只要肯努力,咋怕没钱呢?
图为刘成发的新家。这是一栋占地面积90多平方米的两层半小洋房,与旁边两栋破旧的老房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刘默涵 摄)
2015年12月,一栋占地面积90多平方的二层半新房在村道边上拔地而起。刘成发换了一个人似的,日出而作,日落还不息。天道酬勤,这生活啊,就一天好似一天。
搬新家那天,村子里的人都来道喜,亲戚们也送来了冰箱和彩电。这一天是刘成发长这么大感觉最有面子的时候。
那天晚上,刘成发坐在新买的木制沙发上喝醉了,看着窗玻璃映照着斑斓的灯光好似梦一场,他再次流泪。这一次是喜极而泣。
2016年,中国迎来了“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上蕉村党支部带动全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整村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刘成发也投了4股,一年后预计可以分红1万元。他还在合作社里打工。算下来,家里一年的收入就有10多万。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老婆过上好日子。再就是给两个女儿筹备好嫁妆,让她们可以风风光光地嫁个好人家。”刘成发说。
上世纪80年代,福建就在全国率先开展有组织的开发式扶贫。2015年,福建省深化精准扶贫工作会再度聚焦精准扶贫,从原来开“大处方”、大水漫灌、大而化之的扶贫,转向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的扶贫,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以革命老区长汀县为例,该县乡两级3311名干部挂钩帮扶4733户贫困户,其余1573户贫困户由龙岩市直单位干部挂钩帮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挂钩帮扶全覆盖。
挂钩帮扶干部基本摸清了贫困户情况、需求,制订了帮扶计划。目前,长汀县已打响扶贫攻坚战,确保今年实现减贫1768户6250人的目标。
长汀县上蕉村航拍图。该村是福建省扶贫开发重点村。在精准扶贫政策下,该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村里的新房多了,小车多了,今年新盖新房152栋,新购置小车46部。( 刘默涵 摄)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