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天宫二号开启中国空间站时代 国际社会期盼与中国合作
2016年09月16日 20:31:47 来源:中国网 戚易斌

  中国太空探索大有可为

  近年来,中国航天计划的亮点接连不断,中国太空科研探索蓬勃向前,大有可为。

  按计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中旬搭载两名宇航员进入太空,与天宫二号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飞行30天,这将是目前为止中国载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任务。明年,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带着天舟一号补给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2018年,中国计划开始建造首座装备全面的空间站,2022年基本建成。

  就在上月,中国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而这颗卫星肩负的使命,将使中国物理学家在量子物理领域实现在10年内完成飞跃。

  今年四月,中国工信部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表示,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首个火星探测器预计2020年发射飞往火星,一步实现绕火星的探测和着陆巡视。8月23日,国家航天局召开发布会,首次公布了中国火星探测器的外观构型。遥控的火星车将在火星上采集土壤样本,同时探测水的痕迹,以寻找火星生命的迹象。

  不久以后,中国还将拥有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今年7月初,位于贵州省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安装完成,预计9月25日正式落成启用。这一工程从概念到选址再到建设,耗时22年,被国外媒体称为改变中国科技创新的“天眼”。

  根据中国国家航天局的介绍,从现在起,我国将用5至7年的时间,到2020年前后,完成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现有的重大科技专项;2025年前后,全面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推动空间信息应用规模化、业务化、产业化发展;2030年实现整体跃升,跻身航天强国之列,以航天梦助力中国梦。

  2016年9月9日,甘肃酒泉,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拍摄的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火箭正在从技术区转往发射区。(图片来源:东方IC)

  中外太空合作前景广阔

  探索并开发广袤的太空,国际合作已被证明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德国之声》15日报道,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的布朗博士表示,在与中国进行太空合作方面,美国的立场比较保守,而德国在西方国家中处于前沿。早在2011年,神州八号飞船就搭载了中德合作开发的实验装置,成为两国空间技术合作的开端。此外,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CSU)正在就进一步的空间研究合作,包括联合开发空间站的硬件和研究设备进行准备和前期调研。

  由于国际空间站(ISS)在2024年到期退役后,其“身后事”尚无定论,德国宇航界希望中国的空间站能如期建成,为太空实地科研提供可能。布朗说,国际空间站最迟到2028年将停止使用,此后可能会出现一个不明朗的过渡期。中国的空间站或许将成为能提供太空环境下研究的唯一场所。

  布朗认为,国际合作是空间站领域的大趋势:“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尽管俄罗斯现在试图单独运作ISS后继空间站,但他们会发现这是行不通的,从资金和技术上都需要多国合作。”

  美国《航空周刊》曾刊文指出,在国际空间站工作过的大部分美国宇航局人员表示,他们支持中国作为更重要的角色加入进来,并且非常希望同来自中国的航天员合作。

上一页12
标签: 空间站;中国;太空;天宫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中秋节钱塘江大潮吸引近3万游客观赏(组图)

每日关注
  • 飞控专家解读天宫二号测控特点难点
  • 太空实验的“大管家”——解码天宫二号空间应用系统总体部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揭秘“天宫二号”资源舱的改进研制
  • "肩负着验证中国空间站建造重要技术的使命"
  • 叩开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新华社记者对话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
相关阅读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揭秘“天宫二号”资源舱的改进研制
  • "肩负着验证中国空间站建造重要技术的使命"
  • 叩开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新华社记者对话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
  • 揭秘: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将做哪些“高大上”的太空实验?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