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长征路上的“新歌声”:班玛产业园奏出脱贫致富最强音
2016年09月24日 15:19:50 来源:新华网 贾海元 汪晓青

  9月23日,青海省“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团来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藏文化产业园,被这里紧张忙碌的景象和各具特色的产业所吸引。

  “哐啷哐啷~”,是揉捻机翻动藏雪茶茶叶的声音;“嗡嗡~嗡~”,是转动打磨黑陶的声音;“悉悉索索”,是制作木雕精细刻画的声音;静谧无声,是绘制唐卡时的专注之声……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藏文化产业园里,手艺人和学徒们正在忙碌着。80年前,红军踏着整齐的步伐,伴着激昂的歌声,长征经过班玛县,留下了红色的记忆。如今,班玛县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奏起一首首脱贫致富的动人旋律。

  9月23日,青海省“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团来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藏文化产业园,被这里紧张忙碌的景象和各具特色的产业所吸引。

  班玛藏雪茶:走出大山 走向市场

1.jpg

  记者们走进产业园,仔细观察班玛藏雪茶的加工技艺。新华网贾海元/摄

  耳畔是藏雪茶揉捻机的运作声,鼻尖是新鲜藏雪茶茶叶散发的阵阵清香,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藏文化产业园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揉捻新鲜的藏雪茶茶叶。

  “这是昨晚刚从牧民手中收上来的新鲜藏雪茶秋茶的茶叶,用揉捻机揉成条状后再经过发酵、烘干、消毒、包装等程序,就可以进入市场销售。”班玛县林业局副局长陈国军说。

1.jpg

  揉捻机正在加工新鲜的藏雪茶茶叶,厂房里散发着茶叶的清香。新华网贾海元/摄

  每年的5、6月份,是班玛藏雪茶春茶的采摘期,当地约1000名农牧民群众会在这个时候统一进山采摘茶叶。如今,班玛藏雪茶加工基地也陆续配备了揉捻机、烘干机、压饼机、发酵机等先进设备,班玛藏雪茶的加工生产逐渐走上产业化的道路。

  据陈国军介绍,目前在班玛县藏文化产业园里,班玛藏雪茶有占地140平方米的加工包装基地,而在产业园的对面,还有两栋正在建设中的服务大楼和生产车间,未来,这里将打造成规模化的班玛藏雪茶产业基地。

  班玛黑陶:手把手带着学徒致富

2.jpg

  牧民小伙正在全神贯注的打磨黑陶工艺品。新华网贾海元/摄

  伴随着“嗡嗡~嗡~”的声响,黑陶飞快的转动,牧民小伙正在给黑陶打磨抛光。

  黑陶文化在班玛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是藏族人传统的生活器皿,用来装粮食谷物、药材、首饰等。传承至今,黑陶不仅成为传承藏族文化的固体载体,更是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致富“法宝”。

3.jpg

  每一件黑陶工艺品都是孤品,它们的厚度、纹路、大小都各不相同。新华网贾海元/摄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黑陶技艺传承人果洛谢格太的黑陶制作公司里,琳琅满目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黑陶工艺品。茶杯、水壶、灯盏、陶罐,色泽深厚,造型圆润,风格古朴。在果洛谢格太的手下,有17个学徒工,都是来自班玛县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在果洛谢格太的手底下已经学习了三四年的时间,如今已经可以单独制作完成一件黑陶工艺品。不仅如此,每个月他们每个人还可以拿到1800元左右的生活补助,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4.jpg

  学徒们正在认真打磨黑陶。新华网贾海元/摄

  “果洛班玛的黑陶有自己的特色,从就地取材的泥土,到传统的烧制技艺,都是代代相传的传统精髓。”据果洛谢格太的妻子梅珠介绍,去年她曾带着两名学徒去上海学习培训,回来之后针对黑陶制作的造型设计大胆创新,反响特别好。“不过,黑陶的外形可以改变可以现代化,但传统的手艺却不能丢。”梅珠强调道。

  班玛产业园:传承民族精髓 带动群众致富

5.jpg

  完成一幅唐卡作品,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的是手艺人的心境。新华网贾海元/摄

  入了深秋,班玛县藏文化产业园里显得非常宁静。但当你走进一栋栋楼里,却是热闹纷呈的一片天地。在格日的传统手工雕艺制作厂,学徒们正在细心雕琢,拿着一块不足手掌大的沉香木细心用功;在唐卡大师土登伟色的工作室里,学徒们正在静静的描画唐卡,安静的画面仿佛连时间和空气都是静止的;在藏香制作室里,整齐摆放着20多种药材,房间里飘散着淡淡的药香……

  2012年,班玛县紧紧抓住上海对口帮扶的时机,挣取援建资金606、7万元,投资修建藏文化产业园。2013年9月底,产业园竣工开放,吸纳了班玛野生藏茶、黑陶、面具、泥塑、石木雕刻、唐卡、土特产加工等特色产业入驻,成为班玛县传承民族文化、打造旅游产品、帮助群众脱贫的特色产业园区。

6.jpg

  整齐摆放的药材,将用于制作传统藏香。新华网贾海元/摄

  “我们希望把传统的手工艺品传承下来,而不是变成流水线的商品。”班玛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局长扎西说,通过产业园区的集合效应,可以借助班玛县发展旅游产业的趋势,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收徒学艺的过程,帮助贫困家庭青年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动传承班玛地区传统的民族文化,引导更多的年轻一代班玛人学习传统技艺,让更多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人知道班玛传统工艺,了解藏族传统文化。

标签: 致富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胜利来之不易!俄格斗女选手大战后晒青紫脸

每日关注
  • 200多名海内外艺术家的700余件版画作品亮相太庙艺术馆
  • 作弊软件拉响网约车管理警报 须封堵平台漏洞
  •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将首次模拟未来空间站交会对接
  • 两部门为股权激励降税负 员工获股权激励时暂不纳税
  • 最高法详解两办意见: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相关阅读
  • 灌阳: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乡亲发家致富
  • 村书记身残志坚带领村民致富
  • “愚公支书”:深山“啃”出致富路
  • 宁夏泾源:金融扶贫点亮农民致富路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