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来了个禹建峰,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咧!”这两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香水镇米岗村,全村老少都感谢一个叫禹建峰的年轻人。
禹建峰今年27岁,是泾源县香水镇信用社职工,家住泾源县城,但一年中的大半时间都在几十里外的米岗村度过。在米岗村,他不是走在田埂上,就是在老乡家里串门,“实地了解情况,只为及时帮乡亲们贷上款”。
不久前,回族村民马富俊没出村、不到两天就从信用社贷了5万元款。他将用这些钱买两头牛,再买些饲料,老马掐指一算,“一年下来,收入将增加两万”。
看着大伙儿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禹建峰觉得自己在农村很有成就感。
创新机制,在家就能贷上款
泾源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东麓,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是六盘山连片特困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泾源全县总人口12万,其中3万为贫困人口。
近年来,根据当地资源禀赋,泾源县大力发展养殖业,农民养牛是脱贫的主要门道。
香水镇米岗村农民马富俊培育了20年苗木,这两年,苗木行情不好,马富俊准备转型发展。看着养牛收益稳定,他准备买几头牛,可钱都投入了苗木,没钱买牛。
这两年,香水镇信用社信贷员禹建峰被派驻到米岗村,平时没啥急事他都会待在村子里,串门聊家常,了解每家每户的发展情况,同时给大伙儿普及金融知识。
很快,马富俊的困境被禹建峰所知晓,禹建峰第一时间填写了申请贷款所需表格;同时,组织村上的信用协会成员开会,了解马富俊个人信用情况。很快,就将贷款所需材料上呈香水镇信用社。
第二天,香水镇信用社就通过了马富俊的贷款申请;第三天,5万元的贷款就打到了马富俊的银行卡上。这两天,马富俊正忙着盖牛圈,他准备买两头黄牛饲养,多一条致富路。
“坚持工作格局下沉,密切联系贫困群众,确保不让一户群众因发展资金不足而脱不了贫。”近年来,泾源金融机构全力以赴参与精准扶贫事业,通过转变工作,确保金融服务下沉,全力支持贫困户脱贫致富。
今年,中国人民银行泾源支行探索构建了金融精准扶贫联动协调服务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扶贫等部门联合各乡镇和村委会,专门抽调工作人员,对辖区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建立专门的信用评级标准和评定方法,并为贫困户建档立卡,颁发信用证,使其能免抵押担保获得小额贷款。
为解决贫困群众无担保抵押的实际问题,泾源县各金融机构以村为单位,组织成立村级信用协会,成员由政府职能部门对接干部、驻村干部、客户经理、村委干部、群众代表组成,负责建档立卡贫困户摸底调查、信息采集、信用等级初评、提出授信建议、公示授信结果等工作。
如今,泾源全县已形成1户1档案1证的定向精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新机制。在泾源农村,很多和马富俊一样的农民,他们发展存在哪些困难、是否需要贷款,驻村干部都一清二楚。金融机构驻村干部第一时间即可着手办理贷款,只需村级信用协会评定信用过关,就能顺利获得贷款。
精准施策,扶贫效果最大化
除了马富俊这样的“个体户”,禹建峰也关注着村里发展程度好、已经脱贫的大户。
米岗村一社村民马德吉几年前就成立了苗木合作社,全社有200多亩各类苗木,资产过百万元。这些年来,苗木产业发展整体不错,还在本村带动了劳务等产业,用工最多的时候,马德吉要雇30多人修剪苗木,每人每天需支付上百元工资。
去年以来,苗木需求减少,合作社发展周转资金短缺,通过禹建峰,马德吉不用自己跑腿,就贷到了90万元周转款,及时缓解了合作社发展的燃眉之急。在米岗村,很多村民闲暇时不用外出,就去马德吉的合作社打工挣钱。
“充分发挥大户的带动作用,就能给贫困户多一条增收的渠道。”对马德吉这样的农村发展大户,泾源县金融机构看做开展精准扶贫的抓手,因人因事而为,创新工作方法,量身定制金融服务项目和产品,给予大力扶持。
截至今年3月底,泾源县金融机构人民币涉农贷款11.8亿元,占贷款余额86.3%;其中,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8970万元,占贷款余额6.5%;创业贷款1.4亿元,占贷款余额10.2%。农村群众发展致富需要贷款,基本实现了应贷尽贷。
“金融定向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泾源县2016年金融扶贫工作全面铺开。通过工作格局、模式创新,实现了免担保、免抵押的信用贷款模式,切实发挥了金融扶贫带动作用,有力助推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大局。”中国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王浩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