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中国军方介入治霾 核心技术源于核生化危害控制技术
2016年10月15日 09:42:59 来源:科技日报 金硕

  10月14日,北京地区发布霾黄色预警、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大雾黄色预警仨预警共存状态,空气相对湿度已接近饱和,全市大范围能见度在1公里左右,局地不足500米,出行务必注意交通安全及健康防护。北京城区被雾霾笼罩能见度低,不少市民佩戴口罩出行。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连续几天,北京雾霾已是黄色预警,10月14日依然不见好转。而这几日,“中国军方介入治霾”成为一个热点新闻。

  新闻缘起是:解放军防化学院院长呼小平少将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发布了“全国空气质量高分辨率预报和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NARS,简称呐思系统)”。这个系统在对“阅兵蓝”进行实例模拟后得出结果,北京举办大型活动,北京及周边省市排放企业并非都要停工、停产,只需要控制相关区域不多的可控排放源,就可以得到与“阅兵蓝”同样的效果,大幅降低控制代价。呼小平说,呐思系统是探索军民融合发展路子的有效尝试,它的精准治霾技术方法体系,是在防化学院核生化危害预测与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基础之上开展的,因此提出“军民融合、精准治霾”。

  分析认为,在很多治理办法都不见大成效的情况下,这或许为我国治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随后,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这一系统研发团队领军人物黄顺祥研究员。据他介绍,呐思系统团队由解放军防化学院牵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家气象中心和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等单位联合组建。

  近年来,防化学院在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创新性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特别是在核安全、化学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很多研究均代表了中国最高技术水平。“呐思系统的核心技术,来源于核生化危害预测与控制技术。”黄顺祥说,“大气污染控制与核生化危害控制在理论上是相通的。”当治霾成为中国公众关注的焦点后,长期研究核生化的黄顺祥发现,其实核生化的一系列预测和控制通用技术,可以用来突破雾霾防控的难点。

  今年,黄顺祥团队成功申请了我国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 “大气重污染综合溯源与动态优化控制研究(青年项目)”,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发展建立起了呐思系统。

  “你是科技日报记者,我就从技术层面给你们讲讲。让更多读者能从专业上理解。”黄顺祥介绍说,大气污染应急控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不利扩散的天气条件下采取恰当的调控措施,使其在到达控制目标的前提下控制代价、环境效应和社会效益整体效果最佳;本质问题是在扩散条件约束下提出一套对污染源的调控方案,涉及到排放源、气象场预报、空气质量预报、污染溯源、污染控制的经济代价、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等内容。其中,排放源又可分为常规污染源和非常规污染源两类。常规污染源可以通过更新排放清理实现;而非常规污染源(突发大气环境污染事故和非法排放污染源),通常需要通过源项反演得以实现。

  黄顺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呐思系统除了可以提供数据综合管理、气象场预报、空气质量预报等常规功能外,首次实现了大气污染高分辨率网格化溯源和动态优化控制两大功能。应用伴随算子原理,计算造成目标区域大气污染的各排放源贡献率,从而实现从受体到源的逆向溯源。基于大气污染溯源结果,对污染源贡献的敏感性分析,给出基于网格化(分辨率1—3km)的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各种排放源对控制点的污染贡献比例和主要污染源贡献率排序清单,为大气污染动态优化控制提供基本依据。

  大气污染动态优化控制,一方面受气象过程、污染过程等自然规律的约束,另一方面要将污染控制这一人类活动反映到对污染过程的影响中,而自然控制论正是自然环境的自控行为与人工调控的机理以及人工调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黄顺祥说,呐思系统应用自然控制论指导思想, 通过空气污染控制的经济代价、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评价模型,建立重污染形成条件、调控和效应三者之间的关联机理,实现了天气尺度重污染调控定量化。通过大气环境监测、排放源管理、敏感性分析、大气污染调控成本和社会环境效益等多项技术和方法,形成天气尺度重污染动态调控优化方案。

  黄顺祥强调,要实现具体区域污染天气的精准溯源和动态优化控制,还需要将该区域的排放源、社会、经济等相关数据与呐思系统进行融合,通过管理部门制定对应的调控措施,并在重污染天气过程中执行这些措施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另据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呐思系统团队以成员单位中的青年为骨干,黄顺祥就是这一批青年科学家的代表;而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全程参与研究指导,并担纲技术顾问。

标签: 大气污染;排放;生化;环境效应;黄色预警;空气质量;污染控制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帐篷读书会 孩子独立日

每日关注
  • 聚焦黑臭河流治理:一些地方急功近利 追求政绩浪费投资
  • 五保户请客:雁过拔毛何时休
  • 电影局局长:2018年更多外片可能进入中国
  • 北京首张居住证昨日发出 已受理6.1万人申请
  • 27家被巡视中央单位反馈情况公布 均收到领导问题线索
相关阅读
  • 济南齐鲁制药一企业泄爆 隔壁中学家长称常年气味难闻
  • 环保部:8月空气质量排名廊坊垫底 海口位列最佳
  • 我国将不再核发机动车环保标志 尾气检测更严
  • 环保部发布五项污染物排放新标准 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101534977777835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