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是今年资本市场的“大事件”。近日,深交所发布《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等规则,标志着深港通业务规则基本齐备,基础制度已成体系。深港通在“通车”后会有什么效应?能带来多少投资机会?该防范哪些风险?许多正在积极“备战”深港通的投资者,需要做足功课,才能平稳安全地搭乘这列投资“快车”。
资金“南下”还是“北上”
资金流动主要受预期影响。除了估值差异外,更要看A股和H股两个市场的相对表现
深港通的开通,相当于在深圳和香港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之间搭起一个管道,资金可以更畅顺地流动。那么,互联互通后,资金流动会呈现什么样的格局?投资者一直很关注。
自今年8月深港通获批的消息公布以来,香港股市走势较强,A股则显得相对波澜不惊。有人认为,与A股相比,香港股市估值更低,对资金的吸引力大,深港通开通后,资金“南下”热情会更高。更有人担心,目前创业板市盈率仍在高位,深港通覆盖了香港市场的小盘股,开通后会对创业板形成很大压力。
对此,光大证券首席分析师滕印并不认同。他认为,资金如何流动,关键受市场中投资机会和回报的影响。投资回报一方面来自红利,另一方面也包括市场波动带来的资本利得。因此,仅从两个市场的估值角度判断资金流向,并不全面。
沪港通运行两年来的资金格局,可以作为预判深港通未来资金流动的参考。
沪港通开通初期,“北上”总额度及每日额度使用率总体高于“南下”,至2015年3月底,沪股通净买入1054亿元,港股通净买入334亿元,资金净流入大幅高于净流出,被市场称为“北热南冷”。
2015年4月至10月,资金流动逐渐形成大体平衡态势。2015年3月底,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参与港股通有关政策后,港股投资需求进一步提振,资金净流出逐步提高。至2015年10月底,沪股通净买入1088.72亿元,港股通净买入913.47亿元,北上及南下资金规模大致相当。
从2015年底开始,南下资金超过北上资金。尤其是在今年5—6月,港股通净买入增幅较大。5月初至6月27日,港股通净买入538.3亿元,去年同期为177.93亿元,增幅为202.53%;同期,沪股通净买入54.09亿元,同比下降75%。此后,北上及南下资金规模又大致相当。
对于沪港通的这些变化,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教授田利辉分析,资金流动主要受预期影响,跨市场投资中,对微观企业的预期往往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作为新兴市场,A股不少上市公司成长性良好,故而沪港通开设初期受到资金追捧,北热南冷。但是,随着去年A股和汇市发生巨幅波动,市场预期有所改变,国内投资者也出现资产配置国际化的需求,南下资金因此超过北上资金。今年以来,股市和汇市平稳运行,系统性风险相对下降,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相对不错,出现双向平衡的态势。
滕印说,资金总是要追求回报最大化,深港通开通后,资金出现单向流动的可能性不大,而是会如沪港通那样出现阶段性变化。除了估值差异外,更要看两个市场的相对表现。
对A股会带来啥影响
两个市场的价差缩小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内消除市场价差的可能性较小
很多A股投资者也许并不会亲身参与深港通,他们更关心的是:深港通开了之后,会给自己在A股的投资带来什么变化?
长期以来,A股和H股之间一直存在市场价差。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在A股市场会比在港股市场贵很多。沪港通开通时,曾有人预期这种价差会迅速缩小甚至消失。然而,两年来的情况显示,两市价差依然存在。从沪港通运行经验看,2014年4月10日,A/H股折溢价指数仅为95,但沪港通开通后,A/H股价差幅度未因沪港通的开通而收窄,由2014年11月17日的102.14上升至2015年12月31日的139.75,目前仍在130左右。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认为,A股和H股存在市场价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地与香港市场相对独立,股份不能相互转换,套利机制不畅。目前没有出现市场所预期的股价趋同现象,两地投资者在对方市场的参与度也较为有限,说明两地市场仍然相对独立。因此,短期内深港通消除市场价差的可能性较小。但从长远来看,随着两地互联互通机制的开展和深入,两地市场在投资者结构、投资理念、资金流动等方面将相互影响,联系日趋紧密,有助于逐步缩小市场价差。
滕印分析,虽然A股比港股估值更高,但不能就此简单说A股市场不理性,主要还是两个市场各自供求关系不同,市场化程度也不同。历史上,曾有过部分公司H股贵过A股,这要结合当时的市场情况综合看。但可以预期的是,未来A股市场会迎来更多制度性变革,伴随市场化程度提高,A股的估值也将更合理,两个市场的价差缩小是大势所趋。
田利辉认为,在我国经济和国际经济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深港通短期内不会对A股产生太大影响。长期看,有助于减少A/H价差,增强价值投资理念,提高对于蓝筹和高增长型板块的关注度。实际上,深港通有助于提升深圳上市公司的国际化影响力,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和盈利能力,特别是中小板企业。而且,深港通为内地投资者提供又一个海外投资渠道,有利于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风险分散,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步伐。
此外,A股公司数量众多、行业覆盖相对全面,对中国经济的代表性更强。中金公司分析员王汉锋认为,A股市场仍对海外投资者有吸引力。海外机构投资者占比的逐步上升,有望在边际上改变A股市场以散户为主的投资环境,改变成交频繁、换手率高的投资风格,使A股市场更为理性、成熟。
而从中长期看,随着深港通不设总额度的互通机制诞生,对A股市场的很多深远影响将会逐步显现,比如交易策略和产品会更加多样化,监管理念和制度朝着更成熟、更国际化的趋势迈进。
投资风险如何防
要关注“老千股”、长期停牌等风险。应对之策在于谨慎投资,选择自己了解的股票标的
尽管与A股相比,港股的市场化程度更高。但在港股市场上,也有不少特有的风险陷阱是A股投资者不熟悉的。
“老千股”就是一直被高度关注的风险点。所谓“老千股”,并没有明确定义和量化指标,一般特征是业绩差、市值小、股价低;存在频繁合股、大比例低价供股或配股的行为;投资者权益可能被大幅稀释等。如威利国际,曾连续多年亏损,并屡次更名,合股不断。经过多次合股后,股东权益严重稀释。相当于1999年买入60多万股,到2012年仅拥有1股,而其间股价增幅很小。
一些港股公司长期停牌,也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不确定性。2015年5月20日,汉能薄膜发电因股价暴跌要求短暂停牌。7月27日,该股被正式从恒生大型股指数中剔除,调出沪港通标的范围。时至今日,已过去一年多,该股依旧停牌,香港证监会对其调查仍在进行中。港交所资料显示,该股78%的买入资金来自内地,内地投资者手中的大笔资金被长期冻结,鉴于香港市场的运行特征,相关投资者资金被深度冻结的时间可能会很长。
针对这些风险,深交所《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专门增加相应条款,进行特别提示。比如,对“老千股”交易风险,“提示投资者注意,部分业绩差、市值小、股价低的联交所上市公司存在频繁合股、大比例低价供股或配股的行为,投资者权益可能被大幅稀释,投资者应关注可能产生的风险”。对于股票长期停牌风险,“提示投资者注意,与内地证券市场相比,香港市场股票停牌制度存在一定差异,港股通股票可能出现长时间停牌现象,相关投资者应当关注可能产生的风险”。
田利辉说,投资者参与深港通,需要了解两地股市的制度性差异。香港市场也可能存在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而且不乏通过各种财技出老千、欺诈中小股东、掠取市场财富的大股东大庄家。如果盲目投资,小股东可能会触礁“老千股”,上当受骗,而且往往诉讼无门,难以举证。投资者防范风险的根本应对之策在于谨慎投资,选择自己了解的股票标的。
与沪港通相比,深港通下港股通的覆盖范围,除了包括恒生大盘股指数和恒生中盘股指数的成份股之外,还扩充至包括恒生小盘指数成份中市值大于50亿港币的股票,以及A+H两地上市的港股公司。
滕印表示,A股和港股的投资文化、监管文化都不同,有些投资策略在A股市场“好使”,但在港股市场,如果不改变思维方式,就会碰壁。比如,A股投资者喜欢炒小盘股,因为A股市场小盘流动性好,这个策略也有效。但在港股市场,很多小盘股流动性很差,“炒小”会遇到问题。
■链接
什么是深港通?
深港通开通后,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将包括沪股通、沪港通下的港股通、深股通、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四个部分。
深股通,是指投资者委托香港经纪商,经由香港联合交易所在深圳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申报(买卖盘传递),买卖深港通规定范围内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是指投资者委托内地证券公司,经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在香港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香港联合交易所进行申报(买卖盘传递),买卖深港通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深股通的股票范围是市值6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深证成份指数和深证中小创新指数的成份股,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深股通开通初期,通过深股通买卖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的投资者仅限于香港相关规则所界定的机构专业投资者,待解决相关监管事项后,其他投资者可以通过深股通买卖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
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范围是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的成份股、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市值50亿元港币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份股,以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投资额度方面,深港通不再设总额度限制。深港通每日额度与沪港通现行标准一致,即深股通每日额度130亿元人民币,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额度105亿元人民币。双方可根据运营情况对投资额度进行调整。
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范围是在现行沪港通下的港股通标的基础上,新增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份股(选取其中市值50亿元港币及以上的股票),以及同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沪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额度由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控制,即均为105亿元人民币,互不影响、也不相互调剂。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