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CPI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1.9%;同时,P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1%,实现了四年半以来的首次“由负转正”。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部分地区处于蔬菜换茬期、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部分瓜果逐渐下市等因素造成鲜菜和鲜果环比上涨,合计影响CPI上涨0.33个百分点。在非食品中,受国内成品油调价、部分地区幼儿园和民办学校上调学费、服装换季等因素影响,汽柴油、教育服务和衣着价格也合计影响CPI上涨0.25个百分点。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个月翘尾因素小幅上升可能对CPI涨幅起到抬升作用,但幅度相对有限,全年CPI有望保持平稳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CPI的波澜不惊,此次PPI同比增速“由负转正”显然受到了海内外各方的更多关注。据了解,在世界经济持续疲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PPI自2012年3月起,同比就一直处于下降通道,工业生产领域面临着持续的通缩压力。今年以来,这一局面有所改善,PPI降幅持续收窄,9月份更是转为同比增长0.1%,结束了同比连续54个月的下降态势。
余秋梅分析,在稳增长、去产能、去库存等政策的作用下,今年以来国内工业行业供需矛盾有所缓解,重点行业库存、销量均出现向好态势,加之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行情有所好转,国内工业品价格得以持续回升。
从重要大类行业看,9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两个行业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3.6和0.4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也出现了自2012年7月份以来的首次同比上涨。余秋梅表示,上述3大行业合计影响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0.8个百分点,是影响PPI同比转正的重要因素。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认为,PPI积极走势变化的背后,既有政策作用,也有外部因素。一方面,“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行情也有所好转。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PPI这一重要指标出现关键性积极变化,不仅表明了中国经济自身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也反映出中国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政策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总体上看,这一变化无疑将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企稳向好增添信心。
在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看来,PPI同比增速“由负转正”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他指出,PPI持续下降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工业企业的盈利水平受到限制,出现下降甚至亏损;二是投资回报率下滑压制投资者投资意愿。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哲表示,在供给侧改革推进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行情回暖等因素作用下,PPI持续改善并如期转正,这对于企业家的信心和投资回报率带动下的投资动力都具有提振作用,未来我国投资有望触底企稳。
“9月份PPI由负转正,这说明我们的稳增长,特别是稳住工业方面取得了一个重要成就。”姚景源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局面,实现今年年初预定的各项目标应该没有问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