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各号注意,我是零号!” 记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零号指挥员王洪志
2016年10月17日 10:39:46 来源:新华社 李国利 罗梓豪 刘辉产

  新华社甘肃酒泉10月17日电 题:“各号注意,我是零号!”——记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零号指挥员王洪志

  “各号注意,我是零号,一分钟准备!”铿锵有力的口令传遍空阔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发射场各个角落,仿佛传向了宇宙深处。

  “10、9……3、2、1,点火,起飞!”

  瞬间,乳白色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火箭拖着长长的橘红色尾焰,托举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

  这时,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零号指挥员王洪志,长舒了一口气。

  这,并不是王洪志的首次亮相。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五位零号指挥员,33天前,就是在他的精准指挥下,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

  1994年,从青岛海洋大学毕业的王洪志,得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在招收应届毕业生。尽管之前对航天事业了解不多,但是报纸上、宣传册上一幅幅震撼的图片,却让他有了投身航天事业的冲动。

  “到西北去!到中国航天的起源地去!”决心即下,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王洪志毫不犹豫地背上了行囊,带着航天报国的梦想踏上了西去的火车。

  刚到中心,王洪志就被分配到加注专业,参与火箭加注系统的研究开发。

  他受领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开发加注系统远控软件和供气系统控制软件。

  这可让当时初出茅庐的王洪志犯了难。以前没学过,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怎么办?

  “有困难不可怕,我们的航天事业就是在战胜困难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当时,技术室的一名高工这样告诉王洪志。

  “是啊,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听了前辈激励的话语,王洪志就像一台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一样,一下扎进了攻坚破难的征程。他通过同学、朋友从各地购买来了大量的火箭加注系统相关书籍,没日没夜地恶补专业知识,不知疲倦地反复构思、建模、推倒、再构思、再建模、再推倒。

  大半年后,第一次运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的软件在王洪志的不懈努力下诞生了。更令他意外的是,这个软件被评为了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发射场工作的22年里,王洪志先后转战组长、技术室主任、副站长等多个岗位,担任过12次卫星任务的零号指挥员,荣获了载人交汇对接贡献奖章、个人二等功等多项殊荣。

  问及担任载人航天任务零号指挥员的感想。王洪志说:“很多人都认为零号指挥员只是读秒而已,其实不然。作为零号指挥员,任务进场前,要负责发射场地面设施设备检修检测准备;任务进场后,要负责各系统测试工作的组织、计划和协调;进入临射检查和发射程序后,组织各系统进入发射程序。”

  “担任零号指挥员,既是荣誉,也是压力。只有充分了解掌握各个系统的工作情况,做到临射时心中有数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圆满成功。”王洪志说。

  事实上,要做到任务全系统“心中有数”,可不像说说那样简单。

  今年,为了迎接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发射场启动了40余个建设改造项目,王洪志坚持每一个项目都全程跟进,确保了数千台地面设施设备样样如数家珍,状态了然于胸。

  “心中有数”的背后是心血与汗水的付出。

  在载人航天发射场,经常能看见一台黑色小车往返于技术区与发射区之间。司机小朱说:“来回三公里的路平均每天王洪志得跑十几趟。”

  “零号的付出,我们整个团队有目共睹。”作试科科长胡挺说,“他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和大家一同完成最后一项工作后,他还要回到办公室审核全天的任务流程材料。”

  无论时间多紧张,王洪志从不会用降低标准来换取进度。

  加注供气组负责人唐琰始终无法忘记,2016年8月31日,距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任务发射还有15天,在执行加注系统库房回流的过程中流量计信号突然无法显示。得知这一情况后,王洪志立即赶往现场组织排故。通过反复排查,最终将故障原因定在接线问题上,工作人员随即恢复接线,排除了故障。

  本来故障已经“归零”,王洪志却依旧“不依不饶”。

  他亲自组织人员对所有接线点进行了全面复查。果然,在连夜排查了8000多个接线点后,他们又发现一处隐患问题,并连夜进行了排除。这时天已经蒙蒙亮了,王洪志和他的同事们又连续工作了一整夜。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作为发射测试人员,不能有一丝马虎,再小的问题都要投入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去解决好。”王洪志说。

  在航天舞台上尽情释放才华的王洪志,却常常无法扮演好人生舞台上的角色。

  王洪志和妻子姚聪颖都在航天测发一线工作,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叫王叶晖。夫妻俩工作忙,女儿小时候经常被送到朋友家请其代为照顾,女儿常常哭闹,抱怨自己的爸爸妈妈不能像别人的父母一样能够接她放学、陪她玩耍。

  “不能陪伴女儿成长,是我人生最大的遗憾。但是在发射场,和我们同样情况的人还有很多。”提到女儿,王洪志神情中充满了甜蜜与自责。

标签: 指挥员;发射场;接线;系统;航天事业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少林国际武术节开幕 七万武术演员列队迎宾

每日关注
  • 记者手记:中国航天的力量
  • 飞向中国宫 飞向新梦想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全景实录
  • 两名航天员乘神十一飞向天宫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阔步新长征
  • 从围观地球到迈向宇宙——神舟十一号总设计师张柏楠的航天梦
  • 交通运输部发布《水路旅客运输实名制管理规定》
相关阅读
  • 天宫二号9月中旬发射 运载火箭已运抵酒泉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