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1月8日消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王剑)11月8日,中国“三大古代水利工程”之一的郑国渠申遗成功!从此,“天下第一渠”的郑国渠成为陕西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陕西水利喜添一世界级“金名片”。
据悉,国际灌排委员会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于当地时间8日晚全体会议上公布了2016年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中国申报的郑国渠等三个古代灌溉工程全部入选。
8日晚,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魏小抗从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主席塞义德.纳瑞兹手中接过奖牌,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侯赛因.甘德度宣布评选结果。
今年以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省水利厅党组高度重视郑国渠申遗工作,厅长王拴虎对申遗工作多次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工作开展。省水利厅根据水利部关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的有关原则、要求,于2月份开始组织专题研讨、开展史料考证收集、遗址区整治等工作,坚持“传承、保护、创新、效益”的原则,成立了以陕西省水利厅、咸阳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泾惠渠管理局、泾阳县人民政府为成员单位的“郑国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多次专题会议推进申遗工作,各有关单位团结协作、通力配合,经过不懈努力,先后顺利地接受了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中国国家灌排委的现场考核和综合评估,给予郑国渠在历史上和当代在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一致通过考评,郑国渠终于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等并称为世界遗产,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于2014年开始评选,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今年为第三批,全世界共申报48个,入选12个,其中中国3个。
申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工程必须具有如下价值:是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增加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计、促进农村繁荣、减少贫困;在其建筑年代是一种创新;为当代工程理论和手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环保;在其建筑年代属于工程奇迹;独特且具有建设性意义;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是可持续性运营管理的经典范例。
据了解,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由各成员国国家委员会组织本国的申报,通过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国际专家组评审后,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公布。
郑国渠自秦国开凿以来,历经各个王朝的建设,先后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使渠、广惠渠、泾惠渠,堪称蕴藏丰富的中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现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郑国渠作为我国秦代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工程浩大,确实令人震撼。特别是主干渠一直沿用至今,造益当地,其地位和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的2260余年的灌溉效益,还在于首开引泾灌溉先河,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促使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秦的建立,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5平方公里的三角地带里密布着战国至今的十多处古渠口遗址、碑记,真实记录与再现了两千多年引泾工程的沧桑巨变,展示了我国水利灌溉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水利文化史。引泾渠首除历代故渠外,还有大量的碑刻文献,现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总理出访老外谈】李克强总理出访将助力中东欧新均衡发展
- 中国-中东欧国家深化科技领域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
- 不能放任历史虚无主义攻击诋毁英雄人物
- “拆除”网络法外之地 网络安全法强化标准筑牢行业发展根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