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多部委出招规范“双11” 强调不得先涨价再打折
2016年11月10日 08:03: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李金磊

  今年“双11”可以放心地买买买吗?近期,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商务部等多部委相继出招,对今年“双11”进行全方位规范,虚假折扣、假冒伪劣、快递爆仓等乱象有望减少。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要求不得先涨价再打折

  今年“双11”即将到来,各大电商平台已经开始预售等各种促销活动。这个“双11”,消费者可以放心地买买买吗?

  回顾历年“双11”可以发现,在销售额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价格欺诈、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发货迟缓、退换货难等问题也会集中显现。

  其中, “先涨价后打折”是不少商家惯用的销售伎俩,而这也成为消费者反映的焦点问题。对此,监管部门明令禁止,要求不得先涨价再打折。

  工商总局7日召集京东、阿里巴巴等15家电商,举行规范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行政指导会,要求促销活动组织者和经营者要遵守促销活动规范,不得先涨价再打折,借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资料图。 张悦 摄

  集中打假将曝光典型案例

  在往年“双11”期间,一些商家以次充好,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因此,假货问题也广为消费者诟病。

  对此,工商总局要求,不得借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禁止以假劣商品为赠品进行促销。

  质检总局近日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双11”消费品电商领域执法打假集中行动。针对主要网购平台和重点消费品,围绕群众投诉较多、价格不合理、媒体曝光的产品,开展摸排,收集线索。

  在“双11”期间,质检总局将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整合电商消费品执法打假信息数据,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警示消息,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形成抵制低质低价恶性竞争的氛围。届时,还将集中曝光典型案件,提高电商执法打假的影响力和震慑力。

  对于可能出现的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商务部也表示,根据今年初印发的《2016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要求,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还制定了执法协作和联合执法行动方案,将积极推进区域间、部门间执法协作。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合力严惩“刷单炒信”

  “刷单炒信”也是消费者担忧的热点问题之一。消费者在网购时,通常会参考信用等级或用户对商户的评价,信用等级高、好评多的商家无疑会聚集更高的人气,“炒信”就是利用网络虚拟交易炒作信用,它严重扭曲了电商的信用评价机制,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合法权益,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一大毒瘤。

  为了抵制“刷单炒信”,国家发改委日前召开“双11”电商信用建设有关情况发布会,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电商平台共同发起反“炒信”行动。阿里巴巴、腾讯、京东、58同城、滴滴出行、百度糯米、奇虎360、顺丰速运等企业代表共同签订了反“炒信”信息共享协议。

  根据反“炒信”行动计划,将建立并定期共享“炒信”黑名单,涉嫌违法违规的“炒信”黑名单推送给相关部门,对“炒信”主体进行联合惩戒。惩戒措施包括屏蔽或删除现有账户、限制发布商品及服务、限制参加各类营销或促销活动、查封或删除社交媒体帐号、限制网络广告推广,等等。

  工商总局也指出,将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规则,完善信用评价规则,消除“刷好评”“炒信用”等不法行为的运作空间。

  避免发货过度集中造成爆仓

  根据国家邮政局测算,今年“双11”(11月11号到16号)的业务量将超过10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5%,预计最高日处理量可能突破2.4亿件,比去年增长50%,是日常处理量的2.2倍左右。

  在快递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快递爆仓和延误?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8日在做客中国政府网访谈时表示,已经建立了从国家局、省级、市局三级联动和政府、协会、企业三维互动的保障机制,协调电商企业与快递企业建立旺季“错峰发货、均衡推进”的机制,希望电商根据快递企业服务能力适度安排发货、快递企业根据自身能力合理接收来件,避免发货过度集中造成爆仓、瘫痪。

  同时,每年“双11”也是快递投诉的高发期,比如网购中出现快递丢失、破损件赔偿等问题。对此,消费者有哪些渠道可以维权?

  刘君表示,邮政和众多快递企业都通过各自的门户网站提供一些投诉渠道。从政府的监管端来讲,大家都知道12305,通过电话、互联网可以直接进行申诉。从前年开始还开通了微信申诉渠道YZ12305。如果用户对企业端问题解决的不满意或者想继续申诉,可以找政府部门协调。(记者 李金磊)

标签: 电商;快递;假冒伪劣商品;工商总局;快递企业;打假;涨价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立冬”红糖飘香 义乌开启乡村传统美食季

每日关注
  • 我国学生营养餐产业进入多元化阶段
  • 北京放开特需医疗服务等价格 执行医院自主定价
  • 大批挖掘机救男童 行动远胜于说风凉话
  • 浙江省海上搜救中心十个月从海上救回1869人
  • 创立方与北大资源集团联手打造文创园3.0时代精品项目
相关阅读
  • 安徽农民工上海生活17年:城市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 双11物流高峰或超10亿件 快递员招聘月薪高达1.2万
  • 国家邮政局官员谈寄递安全:需要消费者的配合
  • 物流业也有了服务商:揽件更高效 派件更精准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111029006205837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