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京津冀等地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太大 媒体:任重道远
2016年12月17日 09:12:12 来源:人民日报

  “陕电外送”特高压工程正在施工。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京津冀鲁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和大气污染。王世华摄(新华社发)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报,12月16日—21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将出现一次重度至严重污染过程。这可能是今年入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污染过程。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等多个城市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采取了应对措施。

  10月份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已经发生了多次大范围空气重污染过程。“大气十条”实施至今已逾三年,空气质量到底有没有改善,重污染天气为什么还这么多?这是京津冀等地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关键词:空气质量

  全国总体呈改善趋势,郑州、焦作、营口等城市在恶化

  “最近一段时间,北京有几次空气重污染。不过,我感觉到这两年北京的天气越来越好,蓝天越来越多了。”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刘源告诉记者。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PM2.5(可入肺颗粒物)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了27.4%、20.9%和27.7%。今年1—11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在连续两年下降的基础上,同比下降8.3%,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在国新办11月1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全国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但他同时指出,污染程度仍然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2015年78.4%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标。

  “空气质量总体明显改善,但京津冀等区域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前者说的是改善程度,后者说的是绝对值。”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说,这就像一个大胖子减肥,虽然已经减下去很多,但依旧比较胖。

  绝大多数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珠三角地区PM2.5年平均浓度低于35微克/立方米,已经达标,但仍有部分城市PM2.5浓度反弹。国际环保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可获得数据的近百个城市中,对比其设定的2015年PM2.5或PM10(可吸入颗粒物)目标浓度与实际浓度,河南、辽宁的一些城市不仅没有完成目标,甚至还出现了明显恶化,包括郑州、三门峡、焦作、枣庄、日照、营口、长春、廊坊等。郑州、焦作PM2.5年均浓度比2014年反而升高9%,营口更是出现高达23%的大幅反弹。

  关键词:重污染天

  频次、峰值明显下降,但重污染天气仍在影响公众“获得感”

  11月7日及17日,河北省分别下达1号和2号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令,对水泥、铸造、钢铁、焦化和锅炉等重点行业实施生产调控措施,并明确了各地市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12月2日—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重污染天气,环境保护部提前发出预警通知,60个城市第一次真正形成了统一预警应急、区域联防联控的局面……

  “大气十条”实施三年多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都花费了相当大的力气,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控制扬尘、控制机动车尾气等举措,全国重污染天气发生的频次、峰值明显下降。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重点城市,2015年重污染天数占全年比值为4.1%,比2013年下降了一半。

  但今年秋冬季节,雾霾依旧较为频繁。10月份以来,京津冀地区已经发生了多次大范围空气重污染过程。重污染天气不时出现,降低了一些公众对于空气质量改善的“获得感”。

  为什么秋冬季节重霾天气依旧频发?吴舜泽认为,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是根本原因。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年排放量,仍然处于2000万吨左右的高位,环境承载能力超过或接近上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煤炭消费量占到全国一半左右,钢铁产能和炼焦产能占到全国50%以上,火电装机容量占到全国的3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已经超过环境容量的一倍以上。

  气象条件则是客观原因。“今年和1998年相似,处在厄尔尼诺事件的后续影响时期。与往年相比,入冬以来,京津冀地区偏南风偏多,湿度偏大,同时空中副热带高压增强,易导致静稳天气。”吴舜泽说,在不利天气条件下,纵向扩散条件急剧下降,大气自净能力大幅降低,空气不容易扩散,形成污染积聚。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团队研究显示,在静稳天气下,逆温层像“大罩子”一样罩住京津冀城市群,污染物难以对流扩散。此时,哪里污染源排放多,哪里空气污染就越严重。

  关键词:臭氧污染

  多地臭氧浓度不降反升,须和PM2.5一起协同治理

  在PM2.5治理取得效果的同时,在一些城市,臭氧已悄悄取代PM2.5成为首要污染物。例如,2015年大连市臭氧浓度均值为161微克/立方米,市区出现37天臭氧超标日,比2014年增加36天,臭氧已成为大连市首要污染物。

  实际上,不仅仅在大连,全国多地夏季臭氧浓度都出现了攀升,给大气污染治理提出了新挑战。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和中西部地区夏季臭氧污染已经不容忽视,臭氧已经成为颗粒物之外,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今年1—10月,京津冀地区臭氧浓度达到1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9%。近三年来,北京臭氧浓度持续增长,浓度水平居全国前列。

  研究表明,臭氧的浓度水平与其前体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之间呈现复杂的关系。王跃思认为,臭氧浓度持续升高的原因,首先在于前体物没有得到合理控制。解决的途径仍然是“源头减排”。

  王跃思同时指出,目前我国臭氧标准已经与发达国家基本接轨,PM2.5标准采用的仅是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目标值,如果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作为标准,则北京在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PM2.5往往也超标。

  “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超标,并不意味着PM2.5不用再治理了,而是治理进入了更加复杂的僵持阶段,必须将单一治理大气污染目标调整为多目标协同治理。”王跃思表示。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将治理雾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污染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再大的努力也只能见到很小的效果;第二阶段,持续治理,但受到很多自然边界条件的影响;第三阶段,进一步治理,不再受气候条件等影响,解决了环境问题。陈吉宁表示,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治理正处在第二阶段,走向第三阶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年来,京津冀等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达标进程还任重道远。”吴舜泽说。

  ■链 接

  臭氧污染危害大

  近地面高浓度的臭氧会刺激和损害眼睛、呼吸系统等黏膜组织,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作用。研究显示,空气中每立方米臭氧含量每增加100微克,人的呼吸功能就会减弱3%。

  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使人呼吸加速、胸闷,如果浓度进一步提高,可引起脉搏加速、疲倦、头痛,在这样的环境中停留较长时间,会发生肺气肿,甚至死亡。长期呆在臭氧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对皮肤健康也可能有损伤,还可能增加致癌危险。

  此外,臭氧污染会导致植物叶片坏死、脱落,危害生态环境,造成农作物减产。

标签: 环境;污染;排放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每日关注
  • 京津冀轨道交通合作成果:北京S1线磁浮列车完成调试
  • 媒体:冰雪游在中国迎来黄金发展期
  • 媒体:停业不摘牌的“僵尸景区”折射监管缺位
  • 国平:把握大局大势 积极主动作为
  • 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会任由汇率滑出合理区间
相关阅读
  • 环境污染应“一票否决”还是“亡羊补牢”?
  • 京津冀及周边超20个城市将现重度及以上污染
  • 北京环保局辟谣:未发布任何级别空气重污染预警
  • 一水一山 照着清单管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