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健身房突然停业会员退费难 消费者集体报警
2016年12月17日 09:46:38 来源:北京晨报 郭丹

  健身房突然停业 会员退费难

  第一健身方庄店负责人失联 消费者集体报警

  日前,丰台区第一健身方庄店门口,聚集了不少消费者。北京晨报记者到现场得知,在此地经营了15年的健身房突然停业,消费者退费无门,大家正在寻求维权。据了解,由于承包公司与第一健身品牌所属公司迟迟未能续约,现承包方经营入不敷出,被迫“暂时”停业。目前,会员可到其他门店锻炼,但对于退款事宜和何时恢复营业,记者分别多次联系两家公司,均无人接听。律师提醒,年节将至,消费者需谨慎理性消费。

  停业前一天

  还在拉会员

  第一健身方庄店位于芳城园一区东南角处的三层商用楼内。昨天,北京晨报记者来到楼下,发现通往健身房的大门紧锁,门上张贴着“健身房负责人电话”、“退卡咨询”、“停业通知”和写着“团结一心抓坏人”二维码图标。门外聚集的几名消费者正对此事吐槽,陆续到场的人,都纷纷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进群(如图)。

  “太缺德了,前一天晚上销售员还撺掇我办了一年的会员卡,没想到一次还没用过就关门了。”会员赵女士气愤地说,她就住在附近小区,周边不少邻居都在这里办卡多年,所以她也放心交了钱。12月15日一早,赵女士背着新买的运动装备走进健身房,本打算开启运动生活的她却傻了眼,“一帮会员堵在门口,健身房关门了。”听到这话,她心中“咯噔”一下,“我赶紧跑到屋里一看,果真一个员工都没有,卖我卡的销售员也不接电话了。”一旁的会员刘先生也深表赞同,“健身房2001年就开了,我在这练了小十年。之前一直很正常,人气也挺旺,停业前一点征兆都没有,就在前天晚上,还人多得抢不到跑步机。”

  记者发现,除了不少会员对突如其来的停业表示失望,维权的队伍中还有健身房员工的身影,“近两个月的工资还没发。”保洁员无奈地说。一位教练向记者透露,停业当晚临近12点时,健身房负责人在员工微信群里发布了停业通知,“然后他迅速将我们都移出了群,后来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承包方未续约失去联系

  记者进入维权群后发现,受害人数达千人,会员卡余额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令大家最关心的就是退款问题。“攒了好几个月的生活费,就这样打水漂了。”会员中,大学生小吕叹了口气,他向记者介绍,目前大家已集体报警。“对需要维权的会员进行了登记后,警察给我们提供了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但对方一直不接。”

  记者从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上查询到,第一健身隶属“北京英柏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柏体育”),而承包方庄店项目的是一家名为“北京华奥健体体育”的公司。从停业通知上,记者看到承包公司对停业原因的说明为,自今年4月起,该公司一直与英柏体育磋商续约事业,但迟迟未得到允许。由于运营成本高,在未签合同前无法销售会员卡,导致经营入不敷出,被迫暂停营业。通知中还表示,等待与“英柏体育”续签成功后,会再开业,但未对退款事宜做出说明。于是,记者多次拨打两家公司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随后,记者联系第一健身广安门店得知,可以接纳方庄店会员,但不负责退费。

  -律师提醒

  年底谨防商家跑路

  北京观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朱金元对此表示,健身房以经营不善、房租到期等原因停业的事情,近些年屡见不鲜,尤其年关将至,一些商家卷款跑路的情况日益猖獗, 致使许多无辜的消费者深受其害。

  “具体来讲,第一健身停业后,对于会员消费卡中未使用的金额,有义务主动向会员进行退款。如在会员自行和通过警方帮助都无法与商家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尽快去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朱律师称,若消费者感觉商家在停业一事上存在故意,则商家可能涉嫌刑事责任,如诈骗、侵占等。此外,朱律师提示广大消费者,年节将至,要谨慎理性消费。“勿被商家的营销噱头洗脑,掉进消费陷阱。”


标签: 健身房;会员;消费者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浙江省公安厅在杭州公开销毁1.042吨毒品

每日关注
  • 食药监局拟加强校园监管 鼓励厨房配餐间装摄像头
  • 居民区附近建墓地未获审批引争议 目前已停工
  • 求救电话只报了小区名 120找人花了1个多小时
  • 四川一救护车为12元过路费理论24分钟 司机待岗培训
  • 北京再推三宗限房价地块 最高销售单价不得超47091元
相关阅读
  • 新消法公开征求意见:“职业打假”将不再受消法保护
  • 新消法公开征求意见 “职业打假”将不再受消法保护
  • 人民日报聚焦“竞价排名”:消费者被误导,谁担责?
  • 澳大利亚一电子支付公司现漏洞 消费者信息遭泄露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