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1日,困扰北方多地的雾霾已经持续6天。北京的污染是外地传输为主吗?多地启动红色预警,减排效果到底如何?为什么今年冬季雾霾频发?带着这些疑问,记者21日采访了相关专家,对这轮重污染天气中公众的诸多疑问一一解答。
疑问1
北京的污染来自哪里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总体专家组的多位专家介绍,华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同一个大气流场,这一地区常年盛行两个风场辐合带。在两条辐合带的影响下,该地区间污染物相互输送,互相影响,形成区域大气复合污染。
这次形成的污染团既包含南部地区的污染排放,也包含前期北京排放的污染物推向南部地区后,不断转化堆积并混合在一起送回了北京。
研究表明,各地PM2.5污染相互影响,但京津冀三地自身排放量大是最主要的因素,对PM2.5污染的贡献约为70%。周边省市的区域传输的贡献约占30%。就本次重污染过程而言,16日北京市大气污染以外地传输为主,但此后的几天中本地排放的污染物在静稳天气和逆温条件下无法扩散,进一步累积加剧了污染程度。
疑问2
发布红色预警效果如何
记者从环保部了解到,截至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有27个城市启动了红色预警,18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采取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工地停工、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专家组表示,目前,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等单位形成空气质量联合预报技术平台,能够做到3-5天的精准预报和7-10天的趋势预报,其准确性得到充分验证。平台在14日就对16日至21日的这轮重污染过程作出了准确预测,并通过环保部向相关省市通报预报信息。
有关专家说,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持续的静稳天气,也就是污染物不断积累过程,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能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使污染物累积过程减缓。因此,采取红色预警措施越早越好。
专家表示,本次红色预警由于及早预报、及时启动,加上社会各界主动积极响应,使重污染应急组织较过去更加有序、有力,充分发挥了削减峰值、缩短时长的作用。
疑问3
为何今年冬季雾霾频发
今年入冬以来,已经发生多次重污染天气。一些人感觉我们已经采取很多措施,但雾霾怎么好像越来越频繁呢?
对此,专家介绍空气质量主要受两个方面影响,一是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二是气象条件。
目前,京津冀区域的产业以火电、钢铁和建材为主且沿太行山布局,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污染物排放强度仍处于高位。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4倍和5倍。京津冀主要城市在冬季采暖期间的一次PM2.5增加50%左右。冬季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是导致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高发的根本原因。
另外,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也是造成重污染天气过程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等专家介绍,2015年发生了自1998年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气候事件,影响到去年第四季度北方地区温度明显偏高,重污染天气过程频发。2016年,厄尔尼诺切换为拉尼娜状况,延续了气候异常。
进入秋冬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温度明显偏高,冷空气活动明显偏弱。尤其是进入12月以来,温度偏高,冷空气活动强度弱、频率低,大气污染扩散能力降低,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发生多次重污染过程。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专家:科学饮食可降低 雾霾对身体伤害
入冬以来,雾霾天气不时造访。专家指出,除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戴口罩加强有效防护外,还可以通过科学搭配食谱降低雾霾对人体的伤害。
南昌大学二附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李维旭认为,雾霾对人体有害主要是因为部分细微颗粒物会进入肺部,引发肺部和心血管疾病,但食物吃下去进入消化道,不能直接把肺里的有害物质“带出来”。
李维旭说,尽管食物不能直接清除雾霾危害,但科学的饮食能有效减轻雾霾带来的不良后果。雾霾天气下,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也可以进食百合、雪梨、莲藕、蜂蜜等,提高自身免疫力。(据新华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