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日前,一份调查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中小学辅导机构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参与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辅导机构教师规模达700万到850万人。中小学教辅机构现状如何?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教辅行业规模庞大但碎片化
根据中国教育学会与艾瑞咨询机构发布的2016年辅导教育行业及辅导机构教师现状调查报告,近几年,中国中小学阶段在校生总数稳定在1.8亿至2亿人左右,构成了课外辅导行业规模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尽管体量巨大,但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中却还没有出现任何一家机构占市场份额超过1%,体现了这一行业的碎片化特征。
报告指出,中国家长对于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的支出欲望较强。31.6%的家长表示“给孩子报辅导班不管花多少钱都愿意”,26.6%的家长“愿意拿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一半用于孩子的课外辅导”;34.5%的家长认为孩子在课外辅导上的支出上限是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0%。家长在选择辅导机构的考虑因素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教学质量与效果、教学口碑、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师资水平、机构品牌知名度、交通便利、课程价格。被评为高级教师以及知名公立学校的教书经历能显著增加家长对辅导机构教师教学水平的信任。接近半数的家长认为辅导机构中教师流动性大、更换频繁是目前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家长认为较为突出的问题还包括:学费价格过高、无法及时了解孩子在辅导机构的学习情况、沟通机制不够完善等。教师方面,报告认为,随着行业日益成熟,专职辅导机构教师群体日益壮大,但辅导机构教师仍面临福利待遇不完善、社会地位不受认可、缺乏对职业的归属感、能力提升不足、职业发展受阻等多重困境。
一位河南的家长说:“肯定是要去的。你要是不去补课的话肯定会拉开差距的,如果拉开差距,学生在学校里会不自信的。”除了家长的捧场,教辅机构市场快速发展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准入门槛低。有桌有椅有人员,这个机构就差不多就齐活了。郑州一家培训机构负责人杨洁:“就是办了一个营业执照,因为工商局这边比较好办,只要有房屋租赁合同,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就行了,这个门槛比较低,你只要有个门店就行了。”
市场大,并不意味着每个辅导机构都能分得到足够大的蛋糕。对辅导机构的选择方面,教学质量和效果、师资水平、机构品牌知名度、课程价格等都是家长考虑的主要因素。
但杨洁介绍,大多数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都是参差不齐,有从学校聘请的资深教师,也有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同时,辅导机构教师仍面临福利待遇不完善、社会地位不受认可、缺乏对职业的归属感、能力提升不足、职业发展受阻等多重困境。各类辅导机构中教师流动性大、更换频繁成为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都觉得做这个可能时间也不是很长久,或者觉得也没有什么前途,也挣不来什么钱,大部分女孩都转行了。特别是男生,因为男生需要养家糊口啊,大部分都是去做一些可能家里找好的工作,或者是比较挣钱的工作。”
除了入行门槛低、老师没有专业标准等逐渐凸显的问题,由于第三方机构的认证与监管作用相对缺乏或薄弱,一些教学辅导机构还存有收费混乱的问题,损害家长学生利益。业内人士蔡先生建议,可以把教辅机构的认证和监管交给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同时由政府部门严格监管。监管部门应该定期调查教辅机构,如果存在不合规问题,可以处罚教辅机构,甚至取消其机构资格:“作为职能部门来说应该更好地去把关。尤其是对认证培训机构来说,通过一些行政干预的手段,加强对这些培训机构的监管。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更好的去协调整个行业里的组织,行业里面的一些交流,应该建立这样一些平台。”
家长追捧培训机构但办学乱象频出
这几天,安徽马鞍山一些学校门口又成了培训班工作人员派传单拉生源的“战场”。记者观察发现,这些培训班大多采取托管中心、小饭桌和寒假班等模式。艾女士的儿子刚上初三,从小学五年级起就开始报名参加培训班:“其实我个人本来是很排斥这种辅导班,但是压力太大,小孩学业越来越难,如果你不参加这些班,你很难在班上拔尖。小孩一旦学习落下来了,你就会觉得是不是这个辅导班没有上好,是不是应该选择一个更好的辅导班。”
在街头采访中,记者发现,和艾女士一样,八成以上的家长都表示,考虑或者已经给孩子报了培训班,不过效果就因人而异了。有家长说:“我家儿子上了一个多月,期中考试我还是满意的,所以我们一直还在上。(上了以后感觉效果怎么样?)也不是特别明显,我们作为家长,只能抱着这种心情,就是再听一遍,再巩固一下,肯定有好处吧。”
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家长则主要倾向于给孩子报读各种兴趣班。家长说:“跳舞弹琴之类的,应该讲每家孩子都在学这个东西。小孩子手指能力强了,对大脑不有好处么。”
至于如何选择培训班,家长们表示,大多都是根据朋友的推荐介绍,主要看教辅机构的口碑如何。但是培训质量如何还得听听孩子们怎么说。在马鞍山红星中学就读的张同学,这几年上过多个培训班,她也意识到这些培训班的质量和水平并不都尽如人意:“我现在也觉得每次找培训班上课的时候,也发现品质参差不齐,然后有一些就是在网上能查到口碑比较好的培训班,那种培训班可以试听的一下看看水平怎么样。”
对于目前市面上的这些培训班,有没有什么监管呢?记者从安徽马鞍山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获得许可证的教育培训机构大概有六七十家,它们由教育局监管。但同时还有一些培训班打擦边球,游离在监管之外。马鞍山市教育局职业与成人教育办公室主任王东山说:“外面就是有一些以公司的名义,在工商注册以后,成立教育咨询公司之类的他就开展教育辅导活动。包括在居民区里面,然后招收一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小规模的,这种确实比较隐蔽,查起来比较麻烦。全市面也比较大,没有专门的执法机构。”
今天下午,记者来到青岛市某幼儿园门前,看到很多来接孩子的家长被手拿培训班广告的人群团团围住。记者发现:托管班、文化补习班、兴趣拓展班的广告铺天盖地,有教跳舞的、有英语突破的、还有幼小衔接的等等。记者跟随其中一位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的指引,来到了一家叫“童学馆”的培训班,见到了一位姓于的馆长:“童学馆的教育重点是用传统文化的教育来帮助3到6岁的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礼貌礼仪,通过传统文化的滋养来培养孩子的人格素养和孩子的文化素养。”
身处“童学馆”,很容易让人想起这就是“古代私塾”。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们学习的应该是《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然而,“童学馆”的孩子们学的教材并非这些。于馆长说:“我们的教材都是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联合研发的,我们都是有电子化的教具,教件,标准化的教案,他更符合现代儿童学习的特点,他符合这种系统化,融合了脑科学和心理学,所以说不仅仅是在学传统文化,同时在学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
采访中,有家长认为“童学馆”宣传传播国学却不教国学,有些自相矛盾。对此,于馆长认为:“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一种选择性的,就是家长认同教育的内容和他的这种科学的体系的话,他可以选择学习,如果他不认同的话也没有人逼着他学。”
此外,现场见到的“先生”们都是20岁左右的女孩子。于馆长:“我们要求全部都是师范毕业的老师,第二个标准就是要有教师资格证,要有传统文化的特长,同时我们所有的老师上岗之前都要接受我们专业课程的培训,这个课程是在童学馆的总部统一进行培训,统一培训统一考核,考核合格的老师才能上岗来教这个课。”
上中小学要找个好学校,上培训班也是。在漳州市区繁华地段的一个绘画培训中心就颇受家长的青睐。这家辅导培训机构占地100多平方。据介绍,中心共开设涂鸦班、基础班和提高班三个班级,每个班学员在10个左右。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心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每个孩子来了以后都是游戏式的教学,然后在里面有涂涂画画,有形状啊各种游戏,故事式,各种都有。就是尊重儿童,儿童他有自己的想法跟创意啊。这边主要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
这样的教学方式收费并不低,学费以季度计算,每周一次,一次学时1个半小时,每个季度700元至850元不等,但不少家长就是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宁愿经济负担重些,也要选择送孩子到这里学习。家长说:“因为我觉得她这家在教育理念比较符合我的一些看法,不是那种比较传统的教法。对家庭经济负担肯定有一定,因为工薪阶层收入基本不变,但是从培养孩子的兴趣方面我觉得是值得的,这也是一种投资嘛。”
记者在走访了其它一些辅导机构发现,绘画、英语、语文、数学等辅导课价格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记者从漳州市物价局了解到,目前,早教和培训市场收费尚无标准可依。物价管理部门对于辅导机构的教学收费还没有相关的标准,由各机构自定价格。
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辅导机构师资设施都比较简单,大多选择在一些学校周边小区的套房里,一个黑板,几张简易的桌椅。而在师资方面,大多聘请一些在职老师担任:“我们请的是在职老师。我们分两班,一个班在10个左右。一个班就一个老师。我们老师最少都是五年以上的经验,然后主教的老师都是七年八年以上的经验。”
记者从漳州市教育局了解到,漳州目前的一些培训中心和辅导机构大部分都是没有经过资质认证的,良莠不齐。漳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李老师说:“没这个资质。现在目前,从行政角度讲,肯定是要经过申请的,但据我了解,现在目前没有一个正规的渠道,比如说我们教育局在这一块有一些政策。我们只有业务上的指导这方面,很多不规范的。也没办法去解决,因为没有相关的执法部门。还有是老师方面,他没有相关方面的比较正规的资质,而且据我了解,很多都是一个民间的团体的培训机构,有的甚至都不懂得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它的教育规律,说白了,是持证上岗,其实是无证上岗。”
“提分快狠稳”“一线名师1对1”“早一步,赢一路”……一到假期,各类辅导班的宣传广告铺天盖地,从语、数、外到音、体、美,科目繁多;从课本知识到课外拓展,内容广泛;同时这些课程往往价格不菲。而补课市场热闹的背后,却也暴露出这一行业领域中的不少问题。一些培训机构所宣称的“名师”们,很多没有取得教师从业资格,有的甚至是在校的大学生。很多辅导班大肆宣扬的名师,有的只是挂名,一年来上一次公开课,有的只挂名从未上课,有的甚至直接造假。家长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很难通过一两次公开课来判断。
家长说:“主要是这个老师的资质不确定,因为很多社会辅导机构,有的是老师课后时间去干辅导班,这个老师的教学质量还能保证,有的是校外兼职的大学生,还有的就是有一些所谓的老师就是从一些不正规的机构一人兼职或者是多职,多个培训机构去跑,这样他的使用教材不一样,另外学生的接收能力和讲的东西也不一定同步,把孩子送这样的辅导班不一定就能学的好,真正是学生能提高成绩,家长能满意的这种效果。”
在庞大的辅导班中,许多是“无资质、无师资、无办学条件”的黑学校,以低廉的价格攫取培训市场,有的转入地下,有的暗箱操作,还有家长为隐蔽的辅导班“站岗放哨”,也给教育部门的监管带来很大难度。某大型培训学校教师刘娜说:“少儿和幼儿的培训学校秩序混乱,一个老师只要一张桌子就可以办一个补习班,特别是小学中学附近的家属楼里面,挂个牌就可以课后辅导,对于这我们这样正规的补习机构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我们也没有办法。”
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到市场化的课程辅导班是为了查漏补缺,迅速提高成绩,至于收费往往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收费价格掌握在培训机构自己的手中,对于很多没有办学资质的培训机构,监管成了难题,更别提消防等相关的配套措施。某培训学校教师程宇:“你有没有教育局办学资质,如果有的话就应该有相应的价格标准,有没有经营许可证在工商局,有没有消防的一些登记证明,如果说都有的话,那么他们的收费应该是相关部门考察过的,如果说没有的话那就应该是自主定价,那我们就要看有多少学校是在教育局有审批资格的,大部分应该都是没有的。”
当下我国庞大的教辅市场涌入百万量级的从业教师,他们大多游走于不同的补习学校和辅导班。不过,在赚取一定的课时费背后,却也蕴藏着老师们对于自身行业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今年三十出头的秦明生大学毕业后就一头扎进了日渐红火的教辅市场,成为了一名兼职教师:“我们这个学校老师有二十个左右,学校大概不到1000平的教室,大班教室或者是一对一的小隔断都有,数学,语文、文综、理综都可以辅导。”
虽然一直在这家学校工作,但秦明生并不算这里的全职教师:“全职教师相对较少,真正要是想挣钱的话,还是兼职挣得多,但是兼职的话就没有基本工资,底薪等等。因为这行挣得相对较多,所以也没有人在意基本工资,或者保险什么的。收入差距挺大。”
除了不菲的收入外,不算太高的准入门槛也是小秦当初选择这行的主要原因:“学历要求不大,本科毕业就够,但是对教学质量还是有要求的,毕竟如果讲得不好就跑学生,所以老师来了,一般都要讲3到2节课,看看具体情况能不能讲好,还要非常注意学生的反馈,学生说这个老师讲得不好,有时候未必是老师讲得不好,但如果学生不适应,就得换老师。教师证大多数学校都会提,但真正看的不多,看教学质量,如果刚毕业的学生去的话,一般也教不了。”
然而,尽管拿着高额的课时费,可作为教育领域的“自由职业者”,小秦们对未来充满迷惘:“这一行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小的,在这行当老师,一般情况下,到一定程度会自己组织个比较小的补习班,或者是合伙人什么的一点点往上爬。像我现在也面临这个问题,一直干这行,也就这个状况了,再往上发展也很难。其实我们这行有不少老师讲课非常好,但想到公办学校应聘全职教师很难,有不少老师也去了民办学校,但是,这个行业时间比较自由,如果到学校全职之后,挣得未必有这行多,而且时间都搭进去了。”
各方观点讨论教辅机构问题
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中小学辅导机构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参与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辅导机构教师规模达700万到850万人……辅导机构发展红红火火,但其中问题也逐渐凸显:辅导机构专业标准缺失,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辅导机构中教师流动性大、更换频繁也是培训机构非常头疼的问题。
教辅机构与学校教育是怎样的关系?学校应当如何应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冲击?不久前,一篇“疯狂学而思”引爆家长群,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着,到底要不要报“学而思”?而这家培训机构是否真如文章所说,捆绑了无数家长和学生?
除了校外培训机构疯狂扩张,这些年“小升初”政策也在频繁更迭,虽然其原意是为孩子减压,但没收到预期效果,反而出现了民校混战、公校私招、培训机构“抢坑”等乱象。
2013年8月25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有关问题的意见》(教政法函〔2013〕15号),规定了“无论公办还是民办学校,接受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都不得采取考试方式进行选拔”。这是一场从上至下解决教育公平性问题的一个举措。问题是取消笔试后如何录取?
某机构负责人承认,“过去小升初民校联考的培训份额大约占我们业务量的一半以上。”民校联考取消后,择优录取的方式则依赖各种竞赛证书或者合作机构的摸底考,不管哪一种,对培训市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利好。这也正是校外培训机构疯狂扩张的土壤。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认为,校外培训机构确有存在的必要,但也要加以整顿。教育培训机构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不应是教育竞争的推手。教育培训机构也应推进素质教育,不应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顾明远表示,推进素质教育,必须破解培训机构“绑架”学校的困境。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有所作为,出台一些政策,抑制教育的无序竞争。首当其冲的是大力推进学校的均衡发展,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教育竞争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每位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子女进入优质学校,这是可以理解的。只有教育均衡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破解教育恶性竞争的难题。
随着家长和学生自己对成绩的过分追求,教辅机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巅峰时刻,大大小小的教辅机构遍布每个城市,不少教辅机构都吐糟竞争激烈。安徽六安市一家较大规模教辅中心教学部主任王润告诉记者,现在,这样的教育辅导中心并不好做:“就这一块来讲,准入门槛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有些小的辅导机构,他打擦边球,他就不办这个东西,也就是找了几个辅导老师在一块,表面上学生到我这来上上自习,我给他解决解决问题,我并不是上课,并不是招生,所以他就不办这个东西。记者:这个东西办起来,流程走起来难吗?比较难的,审批比较难的,教育局审批都是比较难的。”
王润介绍,严重困扰教辅中心发展的一个因素那就是教辅中心老师的不固定性:“作为一个教辅机构最困扰的就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最尴尬就是有些老师刚培养出来以后,参加考研啊,考公务员啊,各种各样的形式,流动性比较大,我们这易百分还算不错的,有一只稳定的教师队伍,有些小的辅导机构,根本就没有稳定的教师,所以说很难发展起来。”
不过,在和这位教学部主任的聊天中,记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整个教辅行当,名义上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和监督,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在审批上可以打上自习的擦边球,监管方面那就更无从谈起了:“(他们是过来突击检查,还是每季度、每半年去怎么样一次呢?怎么来监管你们的呢?)我们自己申报啊,主要是申报,他也会过来检查,到时候你要做申报啊。”
面对可以说有内忧也有外患的行情,记者问王老师如何发展下下去,怎么建设自己的交付团队,王老师笑着说,一切向钱看:“吸引老师,讲白了,就是在待遇上提高,让老师在这里感到更有保障啊,工资保障、社会保障。最高能拿8000到1万吧。”
各类教育辅导、培训机构呈现的诸多乱象中,资质和门槛问题是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在吉林通化,市场上326多家各种辅导机构中,只有70多家具有教育部门的办学许可,很多所谓“名师”就是刚刚踏出校门的毕业生。通化市教育局副调研员刘刚说:“很多热门的中小学培训机构有的甚至不能叫培训机构,就是个人家两个屋子,这些大多没有办学资格。咱们现在严格规定在校的老师是不允许出去讲课的,抓到惩罚的后果是非常严格的,那些所谓的名师很多都是刚毕业没有考上教师的大学生,水平高的大部分都在学校里。我们现在想处理这些辅导班也很为难,他们在工商登完记,也是正规的,只不过偷换概念了一下,不像买东西,这个东西假的就是假的,补习成绩你说上不去不来你这补了,不好处理。”
教辅市场和机构当中,除了办学资质和师资,还有教学材料这个关键环节。说起辅导教材,每个人的学生时代应该都买过不少。数据显示,我国接受学历教育的人群中,小学约1亿人,初中约5000万人,高中近4600万人。如此计算,教辅书年销售额有330多亿元。教辅市场持续高温,教辅书品类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选题严重同质化、印刷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的书籍,这也给学生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一科有的都好多中,不同的出版社出的,挑的时候确实也不知道咋去给孩子挑。有的听老师推荐推荐,听别的家长说说,就不知道给孩子选哪种辅导书比较好。”
为了把这些编写质量低下的教辅材料堵在校门外,给学生购买教辅提供必要的专业指导,河南省实行中小学教辅评议推荐制度。参加评议的教辅材料主要是与现行的中小学教科书相配套的同步练习册。教育厅将从中择优选出若干套,进行公告,并向学生推荐。小学老师陈瑞说:“我觉得好,现在这教辅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还有一些盗版的,家长买资料的时候都要问老师,咨询老师,我们买一些什么样的资料。我们跟学生家长推荐的时候也比较好推荐。”学生家长牛先生说:“教辅这块太杂了,评议评议人家先给你把把关,把质量不好的给滤一遍。家长这样也比较放心,对学生来说也比较好。”
执行教辅评议推荐制度过程中,如何保证公平公正,选出的教辅材料又是否真的质量过硬?河南省教育厅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每次评议前,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成立省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进行评议:“我们建的有教材评审评议专家库,从库里随机抽取一些教师、教研员、还有相关教材出版专家,还有出版专家,主要是评议它的质量。评议的时候我们会制定有评议标准,评委们会从对我们教材的适合度,贴近度还有教辅的内容。”
对此,河南教育学院教授徐玉斌认为,实行教辅评议推荐可以有效的避免教辅材料过度混乱的局面:“它有点像教材一样,实际上纳入教材体系了,教辅和教材的管理一样,都要上目录,这样的话至少说避免教辅材料过度混乱的这种局面,因为学校自选的话,有的学校老师没有这种能力,就使一下编制质量比价差得教辅进入学校,不仅增加学生负担,更主要是影响教学。”徐玉斌教授还建议,要使教辅评议达到最佳效果,不妨把作为用户的学生纳入评价队伍:“评议队伍本身,不要光由行政人员评,专家评,更要使用教材的老师和学生也要参与评。因为他们是使用者,不能说评什么东西最后用户不参加。比如说我要评一年级的教辅,可以让二年级的学生来参与。来判断教辅的质量和使用对学习的作用。”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下,国内专业标准的缺失使得教辅机构行业内部鱼龙混杂,辅导机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为行业整体形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统一的全国标准的建立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第三方机构的认证与监管作用将日益凸显。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副院长熊丙奇说:“对于教辅机构来讲,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那显然是不合理的或者说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教育本身是个性化的,每个机构他可能也有自身的特色,我们希望所有的学校,千校一面。既包括学校的体制内的学校,同时这种培训机构它更加应该个性化发展,那怎样感觉这个问题?它实际上根据现在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我们今后的所有民办学校只要执行分类管理,教育培训机构他其实就是盈利性的民办教育,那盈利性的民办教育,它其实就已经应该实行(自)注册,同时注册的时候,这个其实就是对他的(听不清)。具体来讲其实有这种经营的资质,达到这种注册为公制的条件,同时如果进行教育培训的话,同时要增加有关教育部门的对他的教育的评估,因此这是通过这种资质的审核,它的注册来解决它门槛的问题,具体这个学校它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的师资从两个方面提高,一个就从我们所希望的专业评价,第二社会评价,按照国家整个教育管办分离的要求,不仅仅是对于民办培训机构是应该管办分离,就是对于体制内的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他也应该管办分离,其中评的这部分,对于培训机构来讲,我要求是两个力量,一个是专业认证,第二个就是家长的选择,专业认证其实就是需要有独立的第三方来建立相应的这种评价的标准。”
- 2016我们遭遇的十大套路:大牌的“小船”说翻就翻
- 高校“代课代考族”调查:QQ群下单 代课30代考50
- 农村学生营养膳食补助非免费午餐 应是营养午餐
- 北上广深70%学生参加课外辅导 培训机构卷款倒闭频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