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中国航天今年“小目标”:要从月球取回一捧土
2017年01月03日 14:07:51 来源:科技日报 付毅飞

  在已经过去的2016年,中国航天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七号成功首飞,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我国全年宇航发射次数超过了俄罗斯的17次,以22次的成绩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一。

  2017年,中国航天将再创新高。记者了解到,我国全年计划实施约30次发射任务,不仅载人、探月、北斗、高分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将继续推进,在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科学实验卫星以及商业航天领域也将“多点开花”。中国航天要干哪些令人期待的大事?

  货运飞船要给天宫二号“送快递”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此前表示,我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将于2017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试验。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李剑此前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天舟一号是我国全新设计的飞船。它拥有两个独立设计的推进剂储箱,不仅为天宫二号携带一箱推进剂,用于自身控制的推进剂也可以“转让”。

  “推进剂补加是‘慢工出细活’的过程,需要5天左右时间。”李剑说,以前无人及载人飞船的对接机构主要是电路连接,为了补加燃料,货运飞船跟天宫二号增加了液体连接,而且推进剂和氧化剂分别有不同接口。燃料补加共有30多个步骤,所需地面操作十分复杂。

  天舟一号的轨道设计也与此前飞船不同。“此前神舟飞船是‘28圈转自主,31圈完成对接’,整个过程要2天左右。”李剑说,“货运飞船的设计是3到5天完成对接,因为没人,不用很着急,可以用更多圈次来节省调姿所需的燃料。燃料省得越多,可用于补加的就越多。”他还透露,此次任务中将开展一项快速对接试验。目前俄罗斯已率先在货运飞船上实现了快速对接,整个过程仅用4到6圈就能完成。我国也将开展相关试验,技术成熟后可用于载人飞船对接。

  与天宫二号对接后,天舟一号的工作时间将达到半年左右。我国将开展试验,利用它对空间站姿态、轨道进行控制。

  嫦娥五号要从月球带回土壤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近日表示,我国将在2017年12月前后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软着陆以及采样返回。这意味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即将完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科技委顾问叶培建院士介绍,嫦娥五号包括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着陆器四部分。到达月球轨道后,轨道器和返回器绕月飞行,着陆器和上升器在月面降落。着陆器用所搭载的采样装置在月面采样后,装入上升器所携带的容器里。

  随后上升器从月面起飞,与轨道器、返回器组成的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把采集的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分离。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飞向地球,在距离地面几千公里时分离,最后返回器回到地球。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介绍,嫦娥五号重达8.2吨,将由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此次任务有望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重大工程、商业航天多点开花

  2017年,我国多项航天工程将继续推进。

  记者了解到,我国新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信号体制已经确定,计划于2017年公布,北斗系统全球组网也将拉开序幕。继2016年成功发射3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后,目前我国已有22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运行,其中新一代卫星达到7颗。“如果能在2018年以前发射18颗左右新北斗卫星,就将构成全球基本星座。”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说。

  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任、高分专项工程总设计师童旭东此前透露,我国将于2017年发射高分五号卫星。高分五号装有高光谱相机和多部大气环境和成分探测设备,将与此前发射的4颗高分系列卫星组网运行,进一步丰富我国自主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类型。

  此外,我国风云家族等气象卫星有望添丁,首颗高通量卫星中星16等通信卫星蓄势待发,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以及实践十三号等科学卫星也有望在2017年升空。

  近两年来,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迅速。1月上旬,吉林一号灵巧视频星03星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加入吉林一号商业卫星组星。这也是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的首次商业发射。

  2016年年底,我国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高景一号01组双星升空。2017年,它们将迎来两位小伙伴。届时,4颗0.5米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完成组网,将实现全球任意地点每天重访一次。

  一年内,航天科工虹云工程的首颗技术验证星也将升空。该工程建成后,能让用户在世界任意角落接入互联网。

  (记者 付毅飞)

标签: 对接;货运飞船;发射;卫星;嫦娥;运载火箭;轨道;商业航天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警察男友意外身亡 她如期完成订婚仪式

每日关注
  • 社科院专家:2017世界经济最大挑战在于流动性拐点
  • 5日11时56分“小寒” 恰逢“三九”一年中最冷
  • 中国计划在2017年实施近30次航天发射
  • 1月1日开始未实名手机号随时可能停机
  • 农业部: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试点将增加100个县
相关阅读
  • 中国计划在2017年实施近30次航天发射
  • 资源三号02星成功交付 “千里眼”精准立体测图
  • 力争2030年跻身航天强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 我国发表航天白皮书 航天探测将走向更远的深空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