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汽车燃烧PM2.5减轻雾霾? 实验结果大相径庭
2017年01月07日 08:19:48 来源:重庆晚报 记者 郝瑶 首席记者 冉文 摄影报道

▲怠速情况下PM2.5最高值达到600

  近日,雾霾成为重庆人朋友圈的热词,一段来自某汽车网站的实验视频也成热点——测试者在北京雾霾天,将空气检测仪伸到一辆小汽车尾气排放管口,PM2.5读数从300多降到40多,最后得出结论:汽车将PM2.5值为300的大气吸进发动机,排除PM2.5值为40的废气,说明汽车尾气对改善雾霾天是有益的。

  看完视频的网友均惊呼颠覆三观,汽车居然成了PM2.5的净化器!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前天,重庆晚报记者用实验证明:这种说法不靠谱。

  汽车燃烧PM2.5减轻雾霾?

  这段热传视频共5分54秒,测试者做了两次实验,实验对象是一辆2006年飞度小汽车。

  第一次实验,测试者先测试空气中PM2.5含量是315,车在怠速情况下,排气孔处显示297。第二次实验,发动机达到正常功率2500转速时,排气孔处PM2.5指数最终下降到46。

  为何汽车尾气PM2.5值比大气中低得多?测试者认为,当PM2.5颗粒物质被吸入发动机后,相当一部分PM2.5颗粒可以被燃烧掉,排放出碳氢化合物等物质。虽然汽车尾气并不比空气干净,但该实验证实:汽车尾气不会加重雾霾,反而会减轻雾霾。

▲北滨路鎏嘉码头PM2.5值在210-240之间

  记者实验结果大相径庭

  前天下午1时许,重庆晚报记者开车在北滨路鎏嘉码头进行实验。

  实验工具是一辆2014年大众进口尚酷,国五排放标准,器材是小米PM2.5检测仪。汽车实验前已行驶近半小时,停下后一直处于怠速状态。

  第一次实验,记者测试当时空气中PM2.5含量为220至240之间。怠速状态下,检测仪在排气孔处停留5分钟,数值攀升并稳定在600。

  第二次实验,记者让汽车发动机转速达到2500转,检测仪在排气孔同样停留5分钟,最终数值显示是573。

▲转速2500转时,测试PM2.5值最高达573

  专家称网友实验在偷换概念

  为何记者和网友实验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王教授称,无论是网友还是记者的实验数据,都不能作为下结论的依据。因为网友和记者所持的PM2.5测试仪,都不是专业测试仪。重庆多雾,测试仪可能将雾含量计算在内,所以数据应该偏高。

  王教授称,网络视频实验得出的“私家车尾气可减低雾霾”结果,是一种谬论。

  王教授解释,汽车尾气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还有部分碳氢化合物,它们排向空气中经过一系列转化,最后也会变成PM2.5颗粒物——所以排气管尾气只是中间产品而已。另外,汽车行驶中车轮与地面摩擦,不可避免产生一定数量的PM2.5。

  王教授强调,网友实验有一要点没说清,就是测试时汽车怠速了多久,转速2500转又持续了多久?这些尾气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一系列二次反应。汽车尾气不直接排放颗粒物,但时间一长就会变成颗粒物。所以,一个短时间实验就得出汽车是PM2.5的净化器,实际在偷换概念。

  王教授称,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PM2.5,汽车或许不是主要制造者,最主要还是来源于大型钢铁冶炼、焦化、火电、水泥、化工、采矿及其运输等企业。

  如何应对雾霾 肺科专家支招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仅重庆市中医院肺病科室,平均日门诊量就有130人左右,这几日飙升至200人。肺病科主任邬海桥表示,重庆人对雾霾的预防和保健知识知之甚少。

  首先,应减少雾霾天的户外活动,外出戴霾口罩,必要时戴帽子,减少头发吸附的污染物。口罩应正确使用,及时更换。

  其次,清晨和傍晚开窗的习惯要改,最好上午10时后开窗换气。

  回家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可适当食用萝卜、川贝等,可增强人体肺部抗污染力,增强排出污染物机能。


标签: 雾霾;燃烧;汽车;排放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秀才艺 迎“鸡”年

每日关注
  • 多领域“十三五”规划密集出台 这些人福利待遇将提升
  • 多地划出彩礼指导标准 婚恋嫁娶何时不再“天价”?
  • 陈吉宁:环保工作仍处于负“重”前行阶段
  • 37个部委出齐信访分类处理清单 各个地方有序推进
  • 探访“垃圾镇”:曾经满街废品 改变,正在发生
相关阅读
  • 为何北京遭遇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官方:与地区气候和地形有关
  • 吸入身体和肺里的雾霾永远排不出去?协和专家辟谣
  • 汽车尾气能降雾霾?网传视频不可信 便携式检测仪不能用于测尾气
  • “纬向环流”“静稳”“高湿”——专家解析北京持续雾霾原因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10733070811869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