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1月10日表示,世界正以空前的速度持续变化,在这关键转折点,需要有担当有领导力的新模式来应对世界面临的新挑战。多名世界政经专家日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都认为,在全球治理体系力不从心之际,中国理应有所作为,向外界提供更多“中国方案”。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有三大缺陷
从2016年持续爆出的“黑天鹅”事件,到日益高涨的“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都将世界经济和安全局势置于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凸显现行全球治理机制在应对危机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曾参与夏季达沃斯论坛议题设定的南开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彭支伟向记者指出,从今年冬季达沃斯论坛将“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作为论坛的主题来看,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全球治理体制,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提供一个能够惠及各方的规则保障,将是今年论坛讨论的核心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八国集团”(G8)机制到2008年后“二十国集团”(G20),全球治理体制走到了当前的“南北对话”阶段。尽管参与治理的国家越来越多,但当前机制已显现出三大缺陷。他向记者解释这三大缺陷为:一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无法有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决策,治理机制仍由发达国家主导;二是过度强调经济自由化,忽视全球经济均衡发展;三是经济全球化速度已远远超过政治全球化的速度,多边机构决策体制无法真正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桑百川认为,当前世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际组织来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他强调说:“中国理应有更多作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11日在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上也向记者表示,中国可以在全球治理上有所担当的底气,来自近40年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徐洪才认为,当前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比较坚实,2017年稳健增长可期。他说:“中国经济在(2016年)三四季度以来有着恢复增长的强劲势头,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在6.5%至6.6%之间,未来会延续2016年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研究员,认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底气还来自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013至2015年间,尽管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26%” 。
中国应联合他国参与治理
从15年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到2016年主办G20杭州峰会,中国已经从世界经济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彭支伟认为,今年习近平主席亲自率团参加达沃斯论坛,充分体现了中国借助达沃斯论坛这一平台,参与全球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积极态度。
赵萍1月11日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中国要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更积极、更重要的角色,但不是要中国一家来独自担当。她解释说:“中国应当联合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通过经济外交发现彼此的共同利益,在全球治理中发现共同的利益诉求点,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好中国角色。”为此,她认为,中国仍应以自身发展带动全球经济增长,不断增强经济溢出效应;同时,作为一个贸易自由化倡导国推动相关规则的修订和建立。
彭支伟也指出,中国在2014年APEC峰会上推动《北京反腐败宣言》的诞生,和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力促中美率先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都显示了中国有能力联合其他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推动重大的全球和区域性现实问题的解决。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应“有守有攻”
面对当前世界市场失灵、全球治理机制“力不从心”的现实,中国如何才能为全球治理提供支持的“压舱石”?多名中国政经专家开出了自己的“中国方案”。
桑百川认为,中国应做好三件事:坚定维护多边体制的治理地位、推进G20机制化以及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他解释说:“‘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对外发出的倡议,更应该被建设成惠及各方共同发展的平台,愿意参与进来的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共商发展大计。”桑百川认为,中国在参与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同时,更应积极主动地向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比如“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他说:“未来,我们应当向世界推出更多类似的平台,这将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方式。”
徐洪才则认为,中国应充分利用好G20等多边机制和主场外交的优势。他指出,2017年G20峰会将在德国举行。作为前任主席国,中国可在相关议题的延续性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今年中国将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两大国际性会议,可进一步将中国的理念、元素、方案融入国际规则中,推动各方形成更多共识,扛起推动全球化的大旗。
赵萍建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具体策略应“有守有攻”,既关注全球,也注重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和本国利益的保护机制。她指出,对外,随着对外投资高速增长,中国的海外利益日益增多,如何保护企业和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应引起重视;对内,中国应利用好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市场换话语权。赵萍说:“如果能用好世界第二大进口国、第一大电子商务国的这一优势,中国今后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扮演角色时将增加一个筹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应着力于经济治理和安全治理两方面。他指出,在经济治理方面,考虑到特朗普上台、美国贸易保护色彩日趋浓厚,中国应坚持开放路线,坚持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在安全治理方面,中国应当沿“一带一路”拓展。他还指出,中国在向全球治理角色转变过程中应注意两大问题:一是军事和海外事务的卷入必须谨慎;二是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发展和完善不能过度,应保证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和经济生活的活力。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则建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更应激励自身完善好内功。他指出,在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施过程中,都离不开人力资本的升级。中国应持续加大科研、教育投资,放松过度管制,并吸收全球人才为中国所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