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春节成“非遗”民间技艺“大舞台” 火热背后仍存传承隐忧
2017年02月09日 14:0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宋立超

  中新社晋中2月9日电 题:春节成“非遗”民间技艺“大舞台” 火热背后仍存传承隐忧

  中新社记者 宋立超

  9日,在山西省晋中市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榆次老城景区里,“民俗中国年”大型实景演出仍在进行中。民俗表演、社火巡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等成为游客热衷围观的对象。

  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支“高高在上”的队伍尤其引人注目:几名男子身背长铁棍,铁棍顶端各绑着一名身着艳丽传统服饰的孩童。在古老的曲调声中,背铁棍者迈着有节奏的步伐前行,而铁棍上的孩童亦随着惯性悠扬摇摆,观赏性极强。

资料图 8、9岁左右的“00后”表演被誉为“空中芭蕾”的徐沟背棍。<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table>中新社</a>发 张云 摄

  资料图 8、9岁左右的“00后”表演被誉为“空中芭蕾”的徐沟背棍。中新社发 张云 摄

  这就是起源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的汉族民间艺术背棍。这项自明朝嘉靖年间流传至今的民间技艺,是由古时百姓祈福求雨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在发展过程中,艺人们将背棍与传统戏曲、神话故事结合在一起,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

  清朝咸丰年间,徐沟镇东南坊村人张联辉在河南经商,他将家乡的这项技艺带去异乡以招揽商事。从此,背棍在中国各地逐渐传播开来,形式和内容被不断丰富。

  张二宝是张联辉的第六代嫡孙,受家庭影响,从小喜爱背棍的他成立了专门的表演艺术团,带领村里的乡亲们走南闯北,四处表演。

  随着民俗游受到游客青睐,各大景区成为张二宝的艺术团最常出现的地方,而春节则是最忙碌的时候。今年的春节假期,张二宝的团队被分成了三部分,榆次老城的表演仅是其中一项。

  “游客很喜欢这项表演,这让我们很欣慰。”张二宝说。

  演出多了,市场有了,但这些并没有消除张二宝心中的隐忧。他坦言,四处表演获得的酬劳几乎可以用“微薄”来形容,但自己仍在坚持奔波的最大理由,则是希望背棍能够引起民众的关注和喜爱,从而招收到愿意学习的年轻人。

  “曾几何时,村里谁家的姑娘能够上棍表演,是最大的荣耀。可如今,我用村里的大喇叭广播收徒,却没有一个人报名。”张二宝表示。

  和很多民间传统技艺一样,习练辛苦、收入微薄是徐沟背棍在传承中遇到的最大桎梏。张二宝介绍,器械的重量加上棍上的孩童,每个表演者需负重近百斤,而表演时在惯性的作用下,表演者的负重将达到一百多斤,因此,不管是练习还是表演,均需付出很大辛苦。

  “如今,我们团中最年轻的表演者也已经四十多岁,而年轻学徒则怎么也招不到。”张二宝说。

  和徐沟背棍面临同样困境的还有拥有千年历史的“打铁花”奇技。在山西太原台骀山景区,韩氏铁花传承人韩建军也在为演出忙碌。

  “对于传统‘非遗’项目来说,春节是我们最大的舞台。几乎一个正月,我们的团员都不能休息。”韩建军说。

  但火热的市场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打铁花”的技术挑战性强,有一定危险性,加之表演成本不菲,民间自发传承这项技艺的年轻人几乎为零,韩氏铁花亦面临失传危机。(完)

标签: 责任编辑:周舸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