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戴口罩出行。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当前我们国家大气环境的严峻形势,从全年看空气质量逐年改善,但是冬季的大气污染问题改善不大,甚至没有改善。就北方冬季空气质量而言,甚至还有恶化的趋势。”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22日在北京对记者表示。
冬季北方空气质量有恶化趋势
赵英民说,去年入冬以来,中国多个地区发生多起大面积长时间的重污染天气。进入采暖期后,全国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从81.2%降至60.1%,减少21.1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的污染天数比例从0.9%升至9.2%,增加了8.3个百分点。
尤其是今年1月份,京津冀等地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数据显示,今年1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仅为36.2%,同比下降19.6个百分点。
冬季大气污染防控措施针对性不够强
在受重污染天气影响明显的京津冀区域,1月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128微克,同比上升43.8%;PM10浓度为每立方米189微克,上升41%。
赵英民表示,分析原因,一是工业产品的产量增加、经济活动加强,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压力加大。去年下半年开始,钢铁、电解铝、建材等市场回暖,冬季京津冀周边地区火力发电量和钢铁、焦炭、平板玻璃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加,工业排放较高。
二是农村散煤用量呈上升趋势,且煤质相对较差,燃烧没有任何治理设施,又是低空排放,这也是冬季空气质量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受春节烟花爆竹燃放影响,有些城市PM2.5快速上升。监测显示,除夕晚18时,全国19个城市重度污染,至初一凌晨2时,受燃放烟花爆竹影响,183个城市达重度或严重污染。
“这说明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冬季的大气污染防控措施针对性还不够强,对因为供暖而增加的污染物排放缺少有效措施,需要进一步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还存在着预案不实、减排比例偏低等问题,没能有效地降低重污染天气带来的影响”,赵英民说。
多举措做好冬季重污染天气治理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我们国家大气污染突出区域,尤其冬季重污染治理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赵英民说,以冬季重污染天气治理为重点,首先,全面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加快“禁煤区”建设,限时完成小燃煤锅炉“清零”工作,传输通道城市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
其次,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力度,传输通道“2+26”城市要提前完成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10月底前完成违法“小散乱污”企业取缔工作。
“继续实施工业企业的错峰生产。在暂时没有办法改变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情况下,结合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部署,采取重污染工业企业错峰生产方式,合理调整生产节奏,为采暖排放增加的污染物腾出环境空间。”赵英民说,在水泥、铸造等行业继续全面实施错峰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错峰生产范围,石家庄、唐山、邯郸等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实施电解铝、化工类企业生产调控。
同时,加强工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重点行业要满足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率先完成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交通行业的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放,协同加强柴油车管控,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油品行为,取缔黑加油站点,全面加强机动车排污监控能力。
赵英民说,还要强化重污染天气的应对。统一预警分级标准,明确不同预警级别下污染物减排比例要求,实施区域联动,提前启动应急预案。(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