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始终坚持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为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提供舞台。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青年就业创业是《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其发展目标是:青年就业比较充分,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在较高水平;青年就业权利保障更加完善,青年的薪资待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青年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创业活力明显提升。
《规划》出台正当其时。眼下正值就业季,大量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也有不少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青年,正在为职业生涯中下一个岗位奔波谋划着。
当代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高校招生不断扩大,就业制度不断完善,就业出口明显增多,青年人受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变化、综合素质提升等因素影响,在面对就业时的心态,与过去几十年、十几年甚至几年前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多的掌控权,会尽量“遵循内心的声音”,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多元、务实、多变,更加体现自我选择、个性化,是当代青年就业心态的主要特征。
就业心态变化的背后是时代的进步。“80后”“90后”是当代青年就业主力军,他们的成长经历伴随着中国发展理念的进化,他们敢于追梦的就业心态之变,正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相合拍。
《规划》的落实,必将促使当代青年“有梦一代”的特质更为突出,在勇敢追梦的人生旅途上进一步展翅高飞。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半月谈记者奔赴北京、上海、重庆、青海等地,与青年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面对就业的真实想法,讲述他们的就业故事,客观、立体展现时代进步带来的当代青年就业心态变化之路。
(上篇)听父母VS听自己
——我的工作我做主
在独生子女浪潮拍打下的中国家庭,孩子的工作问题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青年人的工作选择上,来自家庭长辈的就业观念与新生代就业观念产生冲突的不少。相较于父辈,如今的年轻人更看重的是通过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实现梦想,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老话说得好,不如自己中意的好”
早上5点,在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中庄村一个2000平方米的厂房内,31岁的孔博正忙着到各操作间帮忙分拣包装西红柿、黄瓜、白菜、辣椒等各种新鲜蔬菜,几辆快递配送车辆在厂房外整装待发,准备将各类蔬菜送到顾客家里。
几年前,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孔博,还在北京朝阳区一家外企做着投资咨询的工作。在外人看来,这份年薪十几万元的工作让人羡慕。然而,孔博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家乡密云种菜。他和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的妻子双双辞了职,回到密云,白手起家,创办北京密农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
回想当初放弃外企的工作,孔博坦言“阻力不小”。“刚开始决定回来种菜时,爸妈每天睡不着,尤其我妈还哭过几次,说我好不容易考出去,不能再回到农村。我岳父岳母更是不同意,都觉得风险太大。”
孔博说:“我觉得经营蔬菜利润高,就想趁着年轻多试试。在城市,上班是在狭小的水泥格子间里,回家是只有12平方米的合租房,太压抑太难受了。”
与孔博考入城市又自愿返回家乡相反,中国政法大学应届毕业生小雯与父母的争执从考上大学那天就开始了:“爸妈一直想让我回县城当个公务员,端上‘铁饭碗’,但我喜欢北京,哪怕失败了也要闯一闯。”
提起父亲的口头禅“老话说得好”,沈博洋就一脸无奈。5年前大学毕业的沈博洋,接了父亲的班进了老家县城的邮政部门工作。“邮政虽然是过去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单位,可实在是不适合我一个学动漫制作专业的人,我一提出去上海做回本行,我爸就以‘老话说得好’作为开场白教育,我立马投降示弱。”
从更稳到更实际、更理性、更具挑战性
面对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父母一代人大多希望子女工作更“稳”,而新一代就业青年却更加务实和注重长远发展,对岗位、薪酬待遇的要求也更加理性。
从英国留学回上海的小关早早地为就业开始了准备,“我刚找到一份金融公司的工作,和我的专业也挺对口。虽然公司并不知名,但这是我第一份工作,我想认真工作,尽快积累些经验。”
“哪怕是零薪酬,还得自己倒贴饭钱,我也愿意来这里实习,事实证明我的选择对了,这里能学习到的技能无限!可以说颠覆了我的专业认知。”在北京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实习的刘硕说。
除了对自身的认知更加理性外,不少就业青年将目光放到了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上。有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上海外企计划招聘的技术类和销售类岗位需求最多,占比分别达51%和43.8%。
“销售类岗位需要跑客户、跑市场,也许没有管理类岗位轻松,但是个人回报却是比较实惠的。年轻人嘛,多赚一点钱,多跑一跑怕什么,太稳定的工作容易让人懈怠。”在上海一家信息智库就职的陈庆宇说。
“我觉得‘稳定’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一直穷着’。”心直口快的研究生二年级学生苏沐阳边说边哈哈笑。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就业大军云集的北上广,不断高攀的房价和生活成本,令年轻人的就业心态悄然改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公务员一直是年轻人追捧的就业“首选”。但这个“香饽饽”的人气从去年起有了明显滑落。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2.7万余人,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约5000个名额,但是报名人数并没有随之增多,弃考人数却在增加,2016年国考的录取比例也下降至33:1。
来自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几乎都表示,如果没有殷实的家底,基本不会考虑公务员。理由基本归纳为两点:收入少、难发挥专业特长。
面对艰难复杂的就业形势,许多年轻人选择了“逆向”就业:到西部去,到偏远基层去。《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来自北京、上海地区选择到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不断增高。中国政法大学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说:“我们既鼓励同学们走向国家部委这样的‘高大上’单位,同时也支持同学去基层工作。学生的就业方向既应该符合自身的发展需求,也要符合国家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实际建设需要。”
求人不如求己,与工作共同成长
与很多在城市长大的毕业生不同,一些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有着完全不同的就业创业路。对于他们,父母不能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不能在就业时提供关系,甚至连找工作的建议也没有。但是他们普遍坚信“靠父母不如靠自己,自己的路自己走”。
张诚来自安徽北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掏不起学费,研究生的生活费是靠贷款。“人还没毕业,已经欠了一屁股债。”他说。
能吃苦、有韧劲,是来自农村毕业生的普遍特征。张诚说,经历了就业困境,自己最终凭着持之以恒的劲头,进入了自己满意的国企工作。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人才总是稀缺品。随着社会的进步,靠关系、走后门终归会越来越行不通,只有真才实学才是最可靠的‘敲门砖’。”张诚说。
从四川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陈倩和两个朋友开办了一个艺术教育培训班。经历过合伙人出走、家人反对、新友入股等波澜后,陈倩坚持了下来。最终,培训班步入正轨,陈倩的父母也慢慢接受了现实。
“其实,父母只是希望孩子们过上好日子,他们不会执意让孩子们过自己设定的生活。要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接受子女的选择,最好的办法就是经济独立和事业有成。”陈倩说。
(中篇)一锤定音VS骑驴找驴
——频繁跳槽成常态
如今的青年择业再也不像“择偶”一样忠实地守护着一份工作,频繁“跳槽”是他们的典型特征之一。有的人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时间多则半年,少则几天,毕业不到一年已经换了五六份工作。对于这种现象,不少人将其归之为“眼高手低”或者“没长性”。但对这种说法,年轻人却有自己的看法。
一锤定音很难求,骑驴找驴是现实
伴随着就业季的来临,“你签了吗”正在成为高校人的问候语。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不少毕业生心中有理想,但在选择就业时比较现实,并不会囿于自己的理想而抉择,而是往往先签订一份工作,甚至先工作几年,有了一定的准备后再追求理想。
王智的理想是当一名律师,但他研究生毕业后到了一家知名媒体工作,4年后,他从这家媒体辞职,开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谈及为何选择“曲线救国”,王智说:“毕业时没有任何积累,做律师起步很难。我从事媒体行业期间,做的是法治新闻,通过采访了解了司法体系的运作模式,为创业打下了基础。”
当然,也有不少人坚持专业与岗位对口,要求就业“一锤定音”。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的马从容为追求专业对口,临到毕业前夕才选择了一家位于西部省份的国企。“由于专业与工作衔接得比较好,我觉得自己业务方面的进步是很明显的,这要得益于当年的坚持。”
不过采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找工作时“一锤定音”很难求,“骑驴找驴”才是比较现实的做法。一方面,一些高校片面追求就业率,会催促学生尽快就业;另一方面,就业市场供需不对等,急切间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只能骑驴找驴。
跳槽也是财富,但不能“暴富”
受访的不少青年人告诉记者,随着社会流动性加剧,跳槽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现象,“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哪里有更好的平台和机会,就往哪里去。跳槽是一笔财富,记录着自己的人生阅历,但过于频繁的跳槽也会拉低个人信誉。
30多岁的陈亮现在是重庆的一家私企老板。他曾经是一名媒体从业人员,5年间跳了四五个媒体,最后担任了一家媒体的总裁。然而没过多久,就从总裁的位置上辞职了,自己创办了一家企业。
“作为媒体人,知识面必须宽广,跳槽可以学到不同的东西。”陈亮说,在一个单位工作,很容易看到职场“天花板”,而跳槽是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记者采访发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对跳槽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也有些人跳槽的原因过于奇葩:嫌上班地方太远,嫌弃加班,更有甚者嫌弃食堂饭菜不合口或者单位无线网不够快!这些,都暴露出一些求职者个人意识过强、心态浮躁等问题。
在重庆一家国企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张诚认为,跳槽是把双刃剑,跳得好了是柳暗花明,跳得不好则是丢弃机会。“现在的企业都看重求职者的忠诚度,过度频繁跳槽,会让人觉得你没有定力,缺乏忠诚,从而很难对你委以重任,这又可能引发再度跳槽,形成恶性循环。即使把跳槽看成一笔财富,也不应该‘暴富’,而应当逐步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瓶颈、痛点:跳槽话题引出的核心技能之困
“频繁跳槽还能够越跳越好的,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有‘硬本领’的,到哪里都不愁没有饭吃。然而像我,三类本科中文专业毕业,应聘好点的小学老师都不够格,好不容易有个工作,怎么还敢跳槽?”北京远郊一所乡镇中心小学语文老师徐雯雯说。
徐雯雯的想法同样代表许多年轻就业者的心声,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学历、技能、家境都不算上佳。“工作6年了,现在难以晋升,我也没有勇气辞职。年龄越来越大,这种感觉就像现在很流行讲的‘中年危机’,看不到前景。”徐雯雯说。
专家认为,职业发展瓶颈原因可以从个人方面入手分析。首要原因是缺少必要的职业规划,造成职业方向缺失。很多职场人没有认清自己在职场中的优势和劣势,在随机游走的发展状态下,早晚会感到迷茫。
其次是知识和能力储备不足导致发展受限,在职场中如果不能持续学习,可能就会因为知识老化和结构断层而面临职场“天花板”。
对此,专家建议:就业者需要制定清晰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持之以恒提升个人修养,对自己的职业差距进行评估,并充分利用在职培训、进修、轮岗等机会,学习新的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扩大自己的工作技能范围,还可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面对未来挑战的从容态度。
(下篇)就业VS创业
——走在创业路上
就业与创业并不矛盾,一些边就业边创业的青年群体在社会上越来越多。“双创”的时代,许多年轻人心中都有一个躁动的创业梦。因为没有学历背景、家庭经济的门槛,对于有一技之长的人来说,创业往往是比就业更好的选择。然而创业说不尽酸甜苦辣,各种困难接踵而至,考验着创业者,也考验着社会。
从就业到创业如何实现“路转粉”
马军的创业灵感源于一次家庭旅行。
2015年国庆长假期间,有一份正式工作的马军和家人去美国游玩,机票、签证、酒店都从网上订好了。可是到目的地后不熟悉交通和语言,让带着一家老小的马军没了方向。
后来,马军通过贴吧结识了一名华裔司机,司机为马军一家提供了全程司机和导游服务,在这名华裔司机的帮助下,马军一家的这趟海外游完美结束。
“相信在自助游过程中和我有一样困难的人很多,为什么不进行一次创业尝试?”马军说。
2016年3月,马军成立的西宁必约车车电子商务公司在青海青年创业园正式“起航”,通过第三方网站,为各地游客提供网上约车和包车服务。短短半年时间,有200多名司机加盟他的平台,营业额超过460万元。
研究生毕业的韩春辉已经在重庆的一家企业上班,但创业一直是他心中的“诗和远方”。“研究生没毕业的时候,我就跟同学谋划创业了。”韩春辉说,在学校的时候,他和另外两个同学看到学校有大量的资源当作垃圾扔掉,感到非常心痛,就想创立一家环保科技公司,变废为宝。
然而当时受资金影响,创业条件并不成熟,韩春辉和合伙人们约定只要条件成熟了,他们就会重启自己的创业计划。
今年4月,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中心发布《市民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16~35周岁青年的创业活动率为12.4%,每8位青年就有1位是创业者。
一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告诉记者,现在国家对创业群体给予很大扶持,融资、培训、免租等方面都有政策,创业的门槛更低。相反,就业的难度却日益加大。近年来,毕业生数量居高不下,而岗位不见增长,就业的竞争日益加剧。显然,创业的诱惑更大。
也有人认为,就业是创业前必做的“功课”。网友“王思然”在半月谈微信公众号留言:“就业是积攒经验的过程,不懂行怎么行?难道拿钱换经验么?建议先就业,有经验后再创业。”
创业路上,荆棘和美景都是财富
重庆科技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大四学生武孔波自大一起就迷上摄影。2016年5月,他在学校里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专门为大学生拍摄证件照、形象照、艺术照。今年初,武孔波又联合重庆高校的多名合伙人成立了重庆影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担任CEO,目前公司旗下已有两个实体工作室。
“我几乎每天都要在公司忙到晚上11点左右才回到寝室,创业确实辛苦,但我是苦并快乐着。我在创业过程中不但感受到了进步,也感受到真正的温暖,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武孔波说。
然而不是所有创业者都有武孔波的实力和运气。“2015年创立公司后的半年内没有任何收入,团队中最初的16人只剩下2人。”生于1991年的张鹏忠,不顾父母的反对,从广州一家商贸公司辞职后创立了青海乐活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原本想通过互联网销售青海特产冬虫夏草,却在一开始便遭遇了创业“滑铁卢”。
迫于压力,他不得不搬入郊区一间月租金500元的出租房,每天的伙食费控制在15元以内,最难的时候连吃饭都是问题,后来经营情况才渐渐好转。
记者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有的学校创业学生人数增加了50%以上,大学生创业热情空前高涨。然而,部分高校创业指导教师表示,目前大学生“三分钟热度”的创业行为多见。其原因首先是心态不稳定,对困难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抗压性较差;其次是专业知识十分欠缺,一些大学生创业者缺少企业管理、经营策略和财务流通等相关知识;三是缺乏必要和基本的社会经验,一些大学生与社会严重脱节,一些所谓的创业理念与市场衔接不上;四是筹集资金困难,导致许多大学生创业者打退堂鼓,放弃了最初的梦想。
创业扶持并非“画大饼”
尽管大部分人的创业路途崎岖坎坷,但近些年,创业者们的心态也随着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变化。“早期创业热潮当中有不少人比较盲目,创业以快速挣钱为目的,叫‘做生意’。如今更多的创业者是在创事业,追求实现自己理想、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事业。”青海青年创业园孵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国超说。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青年菜君”创业项目负责人任牧建议,大学生创业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创业观,要想清楚自己适合哪些领域,不要盲目选择“风口”,因为无论经验和人脉都无法与社会上的企业相抗衡。政府、高校、媒体、机构等也应全面呈现创业生态,让大学生认清风险。此外,创新创业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是单干才是创业,加入创业公司、做小生意等也都是创业。
当前,为重点帮扶大学生创业,全国各地高校、就业管理部门等多措并举,为创业者打造坚实后盾。重庆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李为民说,2015年以来,重庆共发放高校毕业创业担保贷款4.59亿元,扶持创业3619人,带动就业17009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已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帮扶大学生创业。北大推出了“创新创业成长计划”,为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提供3万元至5万元的资金支持;中国人民大学专门成立创业学院,聘请各领域专家及企业家校友担任“创业指导高级导师”,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创业实训基地。
“也许明天,我会加入创业的队伍,也许我永远都不会创业,但无论选择哪条路,我都遵循着自己内心的声音,踏踏实实地为青春涂上色彩。”北京城市学院毕业生王硕朔说。 (采写记者:韩振 赵小帅 魏梦佳 吴振东 李琳海 徐文婷)
每个岗位都是梦想起飞的舞台
又到一年毕业季。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较去年同期再增30万,达到795万人。眼下,大部分毕业生的求职之旅已尘埃落定,但也有一些人焦虑、烦躁,甚至迷茫,在毕业季里承受着压力与痛苦。
是就业岗位少吗?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所谓的就业难,并非岗位总量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找一个合适的工作难。因为薪酬水平低于预期,因为工作不在北上广,或是不想为“跑市场”而奔忙等原因,有的毕业生在择业时思前想后,畏缩不前;有的毕业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才能和品性,与岗位要求不契合,一次次失去机会。
大学生的择业观,是社会价值观变化的风向标。尽管就业过程较为艰辛,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年青一代毕业生们的择业观正在更加趋于理性、务实。
过去担心“天之骄子”沦为“普通劳动力”,如今“从底层做起”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过去强调体面和待遇,如今更看重个人兴趣和发展空间;过去或许活在父母的期望和别人的目光中,如今更乐于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接受挑战,看重工作的成长性……这些就业观念的变化,是当代年青人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最好证明。
奋斗,是最靓丽的青春底色。无论是“留在大城市里闯一闯”,还是去基层“大干一场”;无论是选择安定舒适的办公室工作,还是追赶“双创”的时代浪潮;无论第一份收入是高还是低,我们相信,每一个选择都值得尊重,只要笃定务实、不懈奋斗,每一个岗位都能成为梦想起飞的舞台。听从内心的召唤,可以成就属于时代的骄傲。
勇敢地向理想看齐,勇敢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样的青春值得点赞。当前,政府和社会各界要不断夯实促进就业的现实土壤,加强就业引导、完善就业服务、开展就业帮扶,
让更多有勇气、有闯劲的青年学子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帮助毕业生实现个人理想和现实环境的成功对接。
如今,就业选择越来越多元化,人生出彩的机会只增不减,期待更多年轻人投身奋斗潮流,为自己点燃“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放飞精彩梦想,共同绘就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美妙风景。(半月谈记者 吴振东 实习记者尹雪竹、实习编辑钱瑾对此专题亦有贡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