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昨天发布的信息。
昨天晚上,已阅君被一条消息惊呆了:5月6日,屠善澄院士去世,享年93岁,来源是微信公众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今天上午,各个媒体都报道了这事,来源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这事被证实了。
光看他讣告上的头衔,就会明白我们国家失去了多么重要的一位科学家:我国人造卫星工程的开拓者之一,著名的自动控制技术专家,国家“863计划”航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任首席科学家,原世界工程师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
他戴着一副眼镜,高大英俊、满头银发、文质彬彬……
他的成就,别的不多说,光两点就已够“惊艳”:他是中国卫星、载人飞船控制系统领域的先驱,还曾领衔提出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一位真正的大师。
但你可知道,他一生参加过无数次“重磅级”任务,却只有一次能全始全终。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已阅君就来讲屠善澄的故事。
屠善澄出生在嘉兴新塍镇,这个镇的西边,紧邻着乌镇。古镇的青砖黛瓦、幽幽绿水,往往使人岁月的脚步,记住历史的印迹。
嘉兴新塍镇现景。
屠姓是新塍大族,向来书香传世。
他父亲有个终生遗憾:曾经考进复旦大学,但祖父思想保守,不愿意儿子读新式学校,所以屠善澄的父亲只在复旦读了半个学期,就被迫放弃学业。
后来屠善澄说:
“我父亲每次讲起来都要掉眼泪。”
也正是这个原因,他父亲产生了个心愿:让每个孩子都上大学。
父爱如山,完成父亲未完成的心愿,自然就成了屠善澄早年的目标。
在屠善澄眼中,他父亲应该是个慈父。他后来回忆道:
“父亲在杭州的银行做财务,他大部分时间在杭州,我在嘉兴读书时,他有时来看我,就带我吃一顿。”
这段少年时的往事,他说起来很平淡,感觉就像看那些泛黄的老照片,是不是?
这就是经历那个时代之后的人养成的恬淡性格。
1937年前的嘉兴。
屠善澄少年的时光,恬静而又短暂,却在瞬间被彻底打破。紧接着的是血与火的战乱:1937年,正是屠善澄在浙江省立嘉兴中学(嘉兴一中前身)读初二时,这一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年年底嘉兴沦陷,他失学了。
第二年春天,不甘当亡国奴的屠善澄和家人逃难,到了上海租界。
“抗战时我们全家坐船逃难到上海租界,就没有回过新塍。2002年嘉兴一中百年校庆请我们回去,回了一次新塍。我家老宅子还在,在西南大街25号。”
国家衰弱,普通人也不得不背井离乡。
抗战全面爆发后,往租界逃难的人们。
在租界求学的日子里,他学会了怎么有效的自学。后来,他一直对此津津乐道,视为重要素质。
那是在1938年8月,他考入江苏省立上海中学高中理科。高中是考进了,不过遇到一个麻烦:他初中只读了两年,英语不大好,跟不上教学进度。
为了不退回初三,从头再来。他在姚志英老师的指点下,开始了自学。几个月后,不但跟上了进度,还获得了上海英文作文竞赛第一名。
他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
“我也因此掌握了自学的方法,终身受益。”
1941年,屠善澄高中毕业,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但苦难接踵而至:这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不久,汪伪政权接管这所学校的上海本部。屠善澄决定退学,去私立大同大学念书,理由是:
“我在上海念书的时候,有一条铁杠:汪精卫的学校我不念。”
在交通大学任助教两年后,1948年1月,屠善澄以私费公派考试全国第一方式,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主专业是电力系统,副专业是自动控制和应用数学。1949年夏,在美国一家电力公司做暑假工时,他对一个问题产生兴趣:电力系统和复杂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以及它们的控制问题,这成为他的终身专业。
美国康奈尔大学。
回忆自己当年的选择时,他是这么说的:
“做任何工作都需要认真二字,科学更需要认真。不仅要认真认识所处理的问题的方方面面,更要弄懂道理,真正吃透道理,能真正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这段在美国求学的生活,还使他遇到了终身伴侣:桂湘云,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他数学系的学妹。
屠善澄夫妇合影。
交了个好友:郭永怀。他是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8年因飞机失事遇难,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这段时间,国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
当时屠善澄的第一个孩子刚出生,为孩子考虑,他决心先等一等。万万没想到的是:很快,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军队直接交手。
这下子,有国也难回了。1951年9月,21名留美学生回国,在夏威夷的檀香山,学理工和医学的9位留学生被扣留。
“当时,美国政府不准学理工农医等技术性的学生回国帮助社会主义国家。”
接下来,就是钱学森被扣事件。
没办法,只得再等下去。这段时间,屠善澄完成了学业,还在康奈尔大学担任助理教授,收入丰厚。尽管生活优裕,他却非常想念祖国,他小儿子出生了,起的名字叫“怀祖”。这个名字含义深刻:
“‘怀祖’意思就是怀念祖国。为什么要回国?我一直想回国,没有什么道理。要唱高调,那就是爱国吧。”
这份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一直到5年后才得以实现。1956年,国际形势缓和下来,屠善澄终于能带着妻儿,经过香港回到祖国。
上世纪五十年代,大批海外留学的科学家回国。
爱国可能有多种含义,但屠善澄却是:祖国需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其中固然有他在美国打下的扎实学术基础,但也有他善于自学的本领。
祖国需要他做的事,件件都属于“重磅”式的。
第一件事:研制模拟计算机。
当时国内模拟计算机要靠苏联供货,至少要等两三年。这么长时间,国家等不起。
1956年9月起,屠善澄带领科技人员先后研制出MZ-2和MZ-4模拟计算机,为后来的巨型计算机奠定了技术基础。
如果继续从头到尾做下去,他以后的头衔说不定是“中国计算机之父”之类的了。
但没有!又一件“重磅”的事等着他。
现在看来,这纯属误打正着。
这里有个故事:1958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对什么是人造卫星,当时很多人还不懂,所以要组织宣传。在全国科联召开的各学会负责人会议上,屠善澄代表中国自动化学会,解释了什么是人造卫星。
会议结束时,一位负责同志说:
“这位年轻同志讲得不错,大家都能听明白,就让他去讲吧。”
讲着讲着,他就有了“重磅”新任务:研究人造卫星控制系统。对当时已经35岁的屠善澄来说,这是个全新的领域。
屠善澄早年练成的自学本事发挥出来了:他编写了《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我国人造地球卫星的控制采用自旋稳定的方式起步,配合喷气或磁控作姿态调整,为后来我国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控制系统提供了参考。
为何能很快在全新的领域取得成绩,他的解释是:爱好。
“首先,我喜欢这个领域,从技术上,我喜欢它,就想把它弄懂,这是最主要的。我自己一点点去啃,是下了功夫的。”
国家的需要,似乎要他往“全能型”发展。接着,又是一件“重磅级”任务:研究红外线的制导导弹控制系统。
他竟然再次成功。
在1961年到1966年,他研制成了能探测典型空中目标(轰炸机、战斗机等)各个部位、各种飞行姿态下目标辐射特性的红外辐射物特性测试仪,为后来研制低空防空导弹“541”型号提供了依据。
中国早期的导弹。
学术界的声誉,往往建立在持之以恒,全始全终地从事某领域的研究之上。频繁“换岗”,对一名科学家建立自己的声誉非常致命。
但只要贫弱的国家需要,屠善澄也就把个人声誉置之度外了。
他后来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是书呆子,喜欢看书、看报纸。我对专业一直有兴趣。空间技术研究这件事,既是我的专业,又是我的爱好。因为我喜欢它。”
1968年开始,屠善澄又“回归”到卫星领域:预先研究“曙光”号载人卫星控制系统。当时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才是最热门领域。
从事研究工作两年,他又“转向”:研制我国首颗地球卫星同步静止轨道“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控制系统。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能从头到尾参与整个研制工作的,就是这个任务。
“东方红二号”卫星和地球。
上世纪80年代,屠善澄研制的《试验通信卫星及微波测控系统》,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
每次有人说起他在航天领域的成就时,他回答很平淡:
“航天是集体的智慧,我只是一个见证者和参与者。”
在诸多“重磅”级的工作中,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载人航天“分三步走”的战略。
1986年春天,杨嘉墀、陈芳允、王大珩、王淦昌四位科学家撰写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并以书信的形式送到了中央最高领导人那里。
这个高科技发展计划,就是“863计划”,里面就有载人航天的内容。
航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论证组首席科学家是屠善澄。
屠善澄(右二,手持纸张者)在论证“863计划”关于载人航天的内容。
当时有个争论:究竟搞航天飞机,还是载人飞船?这两个大方向还分成五个小方向,当时称作“五朵金花”。航天飞机可重复利用,但技术风险大、投资风险大、研制周期长;载人飞船省钱,但不可重复利用。
这一争论就是3年,最后确定下来的方案是载人飞船。
1989年12月,专家组在调查研究后,提出载人航天分准备阶段、初期试验与配套阶段、各应用试验与开发阶段的“三步走”战略设想。
“863计划”的发起人之一杨嘉墀院士后来这么评价屠善澄:
“最后定下来的这个飞船方案,当然不是他一个人定的,但是他作为专家委员会的首席科学家,最后拍板,功不可没。”
近年来,不断升空的一艘艘“神舟”飞船,根据的就是这个“三步走”战略设想。
“神舟”飞船升空。
一个人的一辈子,做了这么多了不起的事,应该是个严肃而睿智的老人了吧?
在他去世前一年多,一位采访过他的记者写出了对他的第一印象:
“像个孩子,有些调皮和可爱。”
此时的屠善澄,没过多讲自己,内心满是对昔日岁月的怀念:
“当时,二中是除杭州中学外最好的中学,马路北边是文庙,可惜后来拆了。那时,嘉兴还有个嘉兴女中,在浙江省很有名,培养了很多人才,现在也没有了,很可惜。”
历史的长河,时缓时急。
缓的时候,只是静静流淌,人们可吟风颂月;
急的时候,则是风云际会,人们要面对诸多选择。
屠善澄所属的,就是在历史处于激流期时的一个特殊群体,
国家需要和个人成就、去国和归国,种种因素,犹如拆解不开的乱丝团,剪不断,理还乱。
有的选择报效祖国,有的选择成就自己。
最受人们尊敬的,就是那批在祖国最急需时,毅然回国的那些老科学家,
他们筚路蓝缕,见证了中国科学起步之初的艰难历程,
他们不计个人得失,虽然丧失了很多可能的荣耀,却赢得了人们尊敬。
这就是人们常称的“家国情怀”。
因为有了这些民族脊梁的家国情怀,
我们民族才能绵延至今,虽然屡处危难,却总能奋起,走向复兴之路。
他们生如春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
屠善澄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更多关于人生的思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