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扶贫驻村调研
“井杆要自立”——一个脱贫村党支部书记的心愿
2017年05月22日 21:43:19 来源:新华社 李亚红

  新华社石家庄5月22日电 大森店村曾是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远近闻名”的穷村,2015年全村整体脱贫。按理说,村党支部书记鲍际英肩上的担子小了不少,但在记者驻村调研的20多天里,却发现他经常眉头紧锁。

  记者问原因,这个被晒得黝黑的汉子望着漫山遍野的果树说:“靠外力实现的脱贫,有可能像手扶井绳,手一松就出溜了。啥时候能像井杆一样,能扶起来又能立得住,就不怕了。”

  “带着大伙儿找一条新路”

  青龙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大森店村祖祖辈辈就被夹在两个山沟里,房前屋后犄角旮旯都被乡亲们开垦出来,即使如此人均耕地仍不足1亩。

  刘海茹2002年嫁到这个村时,村里没一条像样的路,出村必经之路被一条河隔开,“夏天蹚水,冬天走冰”,“狼进村儿都要钉掌”。

  “当时,没人愿意挑头儿,村里的党员只好轮流当村支部书记。”65岁的鲍振起说。

  2001年底,村党支部开了两天会,决定让年轻人上。那年鲍际英31岁,村委会“欠着20多万元的饥荒”。

  这个事在家里炸开了锅,家里人也不支持。“他爹不同意,说你要干就断绝父子关系。”鲍际英的母亲回忆说。

  “老人是为咱好。”鲍际英说:“大伙儿信任,我就得带着大伙儿找一条新路。”

  咱村只有山,干什么能挣钱?2002年春,鲍际英召集村党支部、村委会研究决定,栽果树。几个月工夫,资金跑下来了。可是,村里世代种大豆玉米,要栽果树很多人有顾虑。

  鲍际英二话不说,扛着把锹先翻了自家的地,又带领村民开荒坡栽黄冠梨树苗。两年后的秋天,栽了梨树的村民收获了“黄金梨”,有了收入。

  见此,全村都动起来了。2007年鲍际英又张罗着成立果品合作社。鲍承志第一批入股合作社,除了分红,在合作社拾掇果树、施肥打药,也都有收入。村里还成立了养羊合作社、食用菌合作社等,村民收入不断增加。

  后来,秦皇岛市科协的精准脱贫驻村工作组来到村里,手把手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村民们感到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大家伙儿劲往一处使”

  2014年,全村246户,有238户搬进了新区的楼房。

  不少村民告诉记者:“别看鲍书记现在看着这房子乐颠颠地,当初也犯愁着呢。”

  2009年,鲍际英盯准了县里易地搬迁政策,召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村民代表商议建新农村。按当时的政策,村民可用老房子、宅基地置换楼房。

  “哪有这种好事?”几乎没人相信。有村民代表说:“你要是能盖楼,我家村口那块平地让你盖。”

  这是村里唯一一块窄长条平地。鲍际英丝毫没犹豫: “你要是签字,就在那儿盖。”

  征地、赔偿、平整,就要开工建设时,市里的易地搬迁政策发生变化,原先不用出资的村民,按照新的政策需要出一定的钱。鲍际英一下子坐在了“火山口”。村民们涌进他家吵着要说法。

  “压力太大了,几天几宿睡不着。”鲍际英说,后来村里开会研究,如果大家愿意盖就集资,不愿意盖就把征来的地退回去。

  “没想到,几天内就有100多户交了钱。”鲍际英说,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后来政府也给了资助,新区终于建了起来。

  现在,大森店村成了先进标杆,很多村来参观学习。可是鲍际英不满足,又提出“村里的发展,要从零开始。”

  “自从去了华西村,书记就把那儿当‘榜样’了。”村委会主任鲍承安说。  

  “宁扶井杆一尺,不扶井绳一丈”,鲍际英用一句当地俗语给大家伙儿鼓劲儿,大意是井杆能扶直,井绳扶不起来。有些村民致富的“志向”还没立起来,“大风刮油炸糕都不知道张嘴”,鲍际英决心要拉着他们走。

  “要走共同致富路”

  只要有空,鲍际英每天都到老村子走走。他记挂着依然住在山沟里、没钱集资建楼房的家庭。其中,大部分是五保户、低保户。

  63岁的鲍承坤是低保户,曾患过脑血栓,两个儿子长年外出打工,他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房屋一度成为危房,还是村里帮着加了固。

  “乡亲们怕生病啊,每次看着他们的境况,尤其是得大病的人,我也很犯愁,出路在哪里?”鲍际英对着记者,眉头又锁起。

  如何让乡亲们在致富路上不掉队,是鲍际英最操心的事儿。

  根据他的规划,村民们搬到大森店新区后,腾出来的100多套老房子可以改造成农家院,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等集体经济壮大了可以给五保户、低保户等困难家庭更多照顾。

  鲍际英把这些想法都放到了村委会展板上——户户有股份、天天有钱赚、人人得幸福。现在,鲍际英时常对着办公桌对面张贴的村五年规划冥思苦想:脱贫不是目标,真正的目标是要让村民富起来。

  谈到发展农家休闲游、采摘游时,记者多次听到他说要“打造”大森店,有的村民搞不懂,但是他们说跟着鲍书记,心里就有主心骨,踏实。

  “走共同致富路,让村民真正幸福。” 大森店村委会大门外写着的这个大标语,是鲍际英和村民们共同的愿望。

  “井杆虽然扶起来了,还要自立,要像树一样扎根。”鲍际英说。

标签:村民;村党支部;合作社;脱贫 责任编辑:王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